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设计者应当拥有“人格分裂症”-关于人物形象设计的些许拙见

2022-04-22 23:28 作者:青柠木橘  | 我要投稿

        正如在下前几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在一个故事当中,人物形象设计的成功与否是关键因素。任何故事的建立离不开人,一个人或者一群人,人物的重要性在叙事中永远占据最头等的位置。但是人物形象的设计往往是看似简单却又容易出错的部分,主要就在于:设计者是否真的将自己和人物“剥离”之后再进行“融合”。

        所谓“剥离”,指的是设计者要学会将自己的性格移除人物性格之外(以自己亲身经历为叙事的情况除外),否则就会出现人物行动、语言方面的怪异感,也就是偏差。举个例子,设计者是一个瘦弱文静的眼镜男孩,根据自己性格的差异,他想要在脑海里构造一个高大、威猛、阳光、乐观的男人,那么这个虚构的男人在性格上就不能出现畏难、懦弱,说话的时候就不能嗫嚅、声音不能尖细,很多人会说:“这不是很显而易见的事情吗?”对的,要创造这样一个男人确实简单,但是问题在于,这个瘦弱文静的设计者会不会在设计的时候纳入自己的性格缺陷,就如同一个本来和A对应的a,现在却和B对应上来,就算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是匆匆浏览,但是因为这种不对称而产生的怪异感会一直存在对这个人物的印象之中,给后续的人物形象丰满产生阻碍。

         而下一步“融合”,则是很多人难以做到的。融合的涵义是:在设计进行当中完全摒弃设计者自身的个人意识,让设计的人物占据自己的主意识,用自己的身体接纳一个虚构的意识来行动,通过肢体的直观感触对人物进行深入的了解。但是这种行为真的很难,首先,设计者自身能否接纳创造物,比如一个饱受欺凌的男孩儿或者女孩儿去设计一个霸凌者,从生理心理上来说,接纳这个行为都是很难的,其实在更多的情况下,接纳行为的本身就意味着要和自身的弱点、痛点进行斗争,斗争最后的结果不是你死我活,而是相互融为一体;第二,能否坚持让自己的潜意识作为主导,避免让虚构的意识完全占据自己,(这就涉及到医学上了,在下毫无医学方面的知识,对此也只是一些拙劣的想法,若是有错误还请指正,在下自不胜欢喜)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人格分裂症”,而这个“人格分裂症”,是要像开关一样,能够让设计者主动把握住开关的按钮,在限定的时间内为设计而“疯魔”的同时,不要真的“疯魔”。

        总而言之,对于设计者和创造物之间的关系,鄙人认为,要能够做到“成为一个身体中的两个人”,而不是真正的变为单独的“一个人”。


设计者应当拥有“人格分裂症”-关于人物形象设计的些许拙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