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简史【一】上古时代
引子:
谈越南脱离不开谈中国,书接《中华上古史二:》,在伏羲-女蜗王朝覆灭后,位于山东地区的伊耆氏部落有一个叫做伊耆轨的小伙子,改名姜轨,以表示和伊耆氏的决裂【伊尹来源于此氏】,并建立了神农氏王朝。
神农氏王朝接续大庭氏王朝的法统进行统治,总共前后相传23炎帝。在神农氏王朝统治中国的时候,在中国分封了无数姜姓诸侯国。
距今约4700多年前,神农氏的统治趋于衰落。轩辕黄帝势力在中原崛起,阪泉之战大败末代炎帝姜罔榆。逐鹿之战打败神农氏的宗室姜蚩尤。此后,黄帝就任命伏羲氏的后裔风后作为宰相管理政事,自己则携带着亲卫部队和左右大监巡狩镇压万国,把上古的各个氏族打了个天翻地覆,他打到哪里就和哪里的女子通婚,播撒种子,在血腥征服的同时也奠定了华夏诞生的基础。
那么问题来了,在炎帝姜罔榆和宗室姜蚩尤被轩辕黄帝打败之后,剩余的神农氏后裔去哪儿了?这些神农氏支系后裔建立的诸侯国又是怎样的结局呢?答案:分三种流向,各自拥有不同的结局。
1.通过婚姻融入华夏
黄帝的征服是通过播撒种子建立的血缘征服,黄帝征服部落后,往往要娶这个部落的女人为妻子。在这种情况下,落败的炎帝部落的贵族妇女就通过婚姻的方式,把炎帝的血脉大量的融入到了黄帝部落之中,比如有【女戎】氏部落的公主简狄通过嫁给黄帝,诞生了商朝的先祖契。有邰氏部落的公主姜媛通过嫁给黄帝,诞生了周朝的先祖后稷。再比如周文王的父亲娶的妻子太姜也是来源于炎帝的后裔。
炎黄二帝的后裔通过通婚的方式,融合成了炎黄子孙,成为中国上古三代统治家族血脉的主要来源。
2.通过分封融入华夏
比如申,吕,许,纪,路等国,他们也是炎帝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山东周围。但是由于政治觉悟足够高,投降速度足够快。所以黄帝征服后并没有遭遇到清算,反而被纳入册封体系,受到历朝历代的承认。这些国家的特点就是两面三刀,特别能勾,一路勾过了三皇五帝,勾过了夏商周三代,甚至到了春秋后期还一直存在在历史舞台上发挥作用。比如著名的二五仔纪国,甚至还鼓动周王烹杀了齐哀公。
说起来,这个齐国的创始者姜太公他也是炎帝的后裔,本来是吕国人,叫做吕尚。后来跟对了老板,和黄帝后裔的姬周一顿创业,夺取了天下,因此周天子也把姜尚分封在他的老家,神农氏的祖庭山东,建立齐国。可是齐地还有一些老牌的神农氏封国,比如这个纪国,历史上纪国和齐国在西周初年是矛盾不断的。
3.沦为四夷
以上两种情况是大多数,但还有少数的炎帝后裔并没有融入华夏,他们由于天高路远,躲过了黄帝的征服,既没有被肉体消灭,也没有被"血液融合"。恰恰因为地理闭塞躲过了黄帝的征服,导致他们也躲过了黄帝时代的科技大发展,使得文化越来越落后于中原,逐渐沦为蛮夷戎翟,【蛮夷有一部分是炎帝后裔,但并不是所有蛮夷都是炎帝后裔】成了夏商周三代被歧视,驱逐的对象。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历史上曾经和周天子做战的姜氏之戎,以及五胡乱华中的氐族和羌族,参与武王革命的牧誓八国里的百濮,羌国,还有南方的百越,他们全都是炎帝的后裔。那么这里面的百越,就是越南的始祖,也是我们这篇文章重点论述的对象。
下附图:上古血缘传承略表


越南历史【传说时代】
1.鸿厖氏统治时代
传说第9代炎帝姜明统治时期,姜明有两个儿子,长子姜直【越南史书写为姜宜,中国史书写为姜直,宜和直字形相似。显然是有一方抄错了。并且按照中国史书,姜明是第九代炎帝,但是越南史书说是第三代】继承炎帝之位统治北北【即越南人对中国的称呼】,小儿子姜禄续则被分封为泾阳王,统治南方,建立赤鬼国。
这个泾阳王娶了洞庭女君神龙为妻子。【泾阳王和洞庭女君的这一段故事后来演变成了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柳毅传书》,祥见柳毅传书】,生下一个儿子叫做姜崇缆。
泾阳王分封姜崇缆为貉龙君,并且为自己的儿子向自己的侄子,第11代炎帝姜来提亲【中国史书称为姜厘,越南史书称为姜来,两个字音近,显然有一方记载错了】,娶了姜来的女儿妪姬。
貉龙君姜崇缆和妪姬致力于生产婴儿,一共生了一百个儿子。这一百多个儿子散布于中国南方各地各自建立邦国,形成了百越。
这一百多个儿子中,长子叫做雄王,雄王建立的国家叫做文郎国【即中国史书说的骆越。今越南的前身。关于文朗国,史记索隐,水经注等书均有提到】,雄王作为长子,他建立的文朗国的君王是整个百越的老大。【这一点应该是越南人的夸大其辞】

包含文朗国在内的百越,地域跨度十分宽广,北至洞庭湖,东南及南海,西及巴蜀,南及占婆国【即孟高棉语族的占婆人建立的国家,后面讲东南亚时会说到】。【吴越江浙,瓯越浙南,邹越皖南,扬越江西,闽越福建,西越广西,南越广东,骆越越南】
文郎国的习俗,称呼君主为雄王,名号世代相传。官名以貉为号,宰相叫做貉侯,将军叫做貉将。王子叫做官郎,公主叫做媚袅,法官叫做蒲正。文朗国全国划分为十五部,分别为交趾、朱鸢、武宁、福禄、越裳、宁海、阳泉、陆海、武定、怀驩、九真、平文、新兴、九德。
在文朗国偏安东南一隅的同时,中原的炎帝王朝覆灭,黄帝征服开始,五帝治世,夏商相代,武王伐纣,周公辅政,成王治世。
在周公辅政时期,文朗国为了表示对姬周新政权的归顺,派人自称越裳氏,向周公行聘问之礼,赠送一只白色的野鸡作为贡品。周公似乎是看不上寒酸的贡品,表示说:姬周不向文朗国行使政令,文朗国也并非姬周的臣子,因此姬周不受文朗国的礼物。周公拒绝了文朗国的礼物,并且制作了一量指南车送给越裳氏做礼物,送使者回文朗国。【记载于资治通鉴前编】
于此同时,在中原经历巨变的同时,文朗国西北方的邻居巴蜀地区也在经历巨变。
巴蜀灭国史
巴国本是伏羲后裔,在武王伐纣的战争中,作为盟国支持周武王一方,因此获封子爵,称巴子。
蜀国,是历史悠久的古国,远远早于伏羲女蜗,炎帝黄帝。上古有蚕丛氏,拍濩氏,鱼凫氏三大王朝相继在在蜀地称王,这三大王朝被统称为蜀山氏。在黄帝征服的斗争中,蜀山氏落败,被迫将公主昌仆嫁给黄帝的二儿子昌意,生下了五帝之一的帝颛顼。
这这次联姻中,孤悬西锤的蜀地开始纳入华夏文明,同时也让西蜀的王室沾染了黄帝家族的血液。五帝时代过去后,西蜀地区又开始脱离中原,或服或叛。
在商周之交,望帝杜宇结束了蜀山氏的最后一个王朝鱼凫王朝,在蜀地建立起统治。杜宇作为支持周武王的一方,作为盟国参与了伐纣运动。望帝杜宇没有子嗣,传位于丛帝鳖灵。
丛帝鳖灵建立开明王朝统治蜀地,开明王朝一直延续到战国末年。开明王朝的君主对内自称开明王朝,对外则自称蜀王。蜀君称王,是为僭越,称王是为了表示齐平于周天子,不服从周天子的统治,蜀王在自己治下独立封爵,建立了一个独立于周天子之外的封建体系。
蜀王是商灭之后,除了周天子之外,第一个敢称王的诸侯国,蜀地称王要早于楚王,秦王,齐王等僭越称号的出现。
周慎靓王五年,蜀王和巴子因为矛盾相互之间爆发战争。前任蜀王封自己的弟弟为苴侯,苴侯和巴国交好。后任蜀王和苴侯爆发矛盾,就灭了苴国,苴侯逃亡到巴国。蜀王因此迁怒于巴子,兴起大军伐巴国。
在巴蜀战争的同时,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秦惠王动了伐蜀的念头,在张仪和司马错的一番关于先伐韩,还是先伐蜀的争论后,秦惠王决定听取司马错的意见,派司马错发兵伐蜀。经过十个月的战斗后,巴国被秦军灭亡,建立巴郡,巴国君主被俘虏到咸阳。巴国遗民被迫流亡,最后变成了土家族。
而蜀国作为西辟之国的戎翟之长,秦为他保留了三分薄面,只废除了蜀王的王号,更爵为蜀侯【当时秦国已经僭越称王,废蜀王为蜀侯表示对蜀的征服优胜】。并且派遣秦国官吏陈庄担任蜀国的宰相,挟蜀王以令诸戎翟。
周赧王四年,秦朝派遣的官吏陈庄杀蜀王自立,蜀国开明王朝宣告覆灭。周赧王五年,秦武王得知陈庄谋反的消息,派遣甘茂再度伐蜀,诛杀陈庄。
蜀泮灭文朗国
陈庄杀害末代蜀王后,古蜀国的王子蜀泮东逃,就来到了文朗国的地界。
蜀泮为了获得立足点,发兵攻击文朗国。文朗国的末代雄王聃迷酒色,蜀泮的军队兵临城下,仍然酒醉不醒,慌乱之中,跌落于荒井摔死了。文郎国百姓见大王已死,纷纷投降。
由此,蜀泮灭亡了传承了2622年之久的文郎国【这个时间基本靠得住的,从炎帝时期到周赧王,约2600年,因此从炎帝到现在,就恰好5000年】,建立了瓯貉国,自称安阳王【从骆越和瓯越各取一字,基本盘在今越南北部和广西大部】。
蜀泮在文朗国的越裳地方修建了一座田螺形状的,盘旋而上的,有点类似于圣经里巴别塔那样的城池建筑,叫做升龙城【即今越南河内,因为形状像盘曲上升的飞龙,所以叫升龙城,又称螺城】。关于升龙城的建造,有一个故事传说。因为过于荒诞不羁,难以算作正史,因此附录在评论区,请自行参考。
始皇帝时期
公元前256年,周朝末代皇帝周赧王姬延在贫困交加中去世。同年,洛都的西周文公去世,秦国乘乱吞并其地。不久后,秦又灭了东周公国,吞并其地巩都。周朝正式宣告灭亡。
灭了周朝之后,秦王赵政一统六国,称始皇帝。铸铜人十二以扬威。
第33年,始皇帝赵政派遣一只由死刑犯,赘婿,商人,流氓组成的军队深入岭南,攻打瓯骆国。驱逐土人,掠夺其地,在当地设置桂林郡【今广西】,南海郡【今广东】,象郡【今越南】。派遣任嚣担任南海尉,赵佗担任龙川令统治今两广越南一带。蜀泮南逃,收缩领土指越南北部一带。
任嚣,赵佗时不时的派遣军队入侵骚扰蜀泮,蜀泮坚定的与以还击,导致战线僵持于越南北部一代。任嚣,赵佗见久战没有进展,占不到便宜,于是派人去与蜀泮讲和。要求秦与瓯骆两国划江而治,天德江以北为秦国,天德江以南为瓯骆国。随着两方休战,关系缓和,赵佗为了表示对蜀泮的友好,派遣自己的儿子赵子仲去给蜀泮当人质。赵子仲长得一表人才,在蜀泮大营里颇得大家喜爱,蜀泮的女儿媚珠因此喜欢上了赵子仲,两人一来二去勾搭上了,巫山云雨会,海誓山盟后,媚珠就把蜀泮营里的军事机密,山川险要的情况全部都泄露给了赵子仲。赵子仲借口想家,想北归探亲,媚珠就让护卫放赵子仲北归,还让赵子仲探完亲马上回来,不要忘记两人的海誓山盟。
赵子仲北归后,就把蜀泮大营里的情况全部告诉了赵佗。
不久后,秦始皇赵政在东巡的过程中得病去世,赵高和李斯合伙发动沙丘兵变,拥护胡亥登基,称秦二世。两年后,爆发陈胜吴广起义,不久义军遍地开花,反秦势力如火如荼。
当时任嚣已经得病将死,他在死前叮嘱属下赵佗两件事情。第一件,陈胜吴广的起义不知结果如何,但一定会引起天下大乱,到时候中原的流民强盗流窜到岭南会危害岭南,不如即使把秦朝修建的通往岭南的直道全部捣毁,让中原人进不来。第二件,番禺这个地方背山靠水,地势好,又有很多老秦人士兵效忠我俩,我死后,你不如占山为王,裂土分疆,在这里做一个土皇帝岂不美哉?
任嚣死了,赵佗听取了他的意见,号令各郡县,捣毁直道。各郡县杀秦长吏,提拔自己人执掌衙门。以此为标志,赵佗建立南越国,正式叛秦自立。
南越国成立后,赵佗马上发兵出征蜀泮,由于提前掌握了蜀泮的地理形胜信息,赵佗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攻破了瓯骆国,蜀泮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