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黄帝内经》高清字幕版

2023-05-23 20:06 作者:蚕豆妹  | 我要投稿

01

越是精细的东西,人吃到身体里面会产生成瘾性。

人要持满才是长寿的要诀。过五十岁容易衰老的人就是不知道节制。

本臓有病称为正邪,受母臓影响得病称为虚邪,受子臓影响得病称为实邪。被侮称为微邪,被乘称为贼邪。

“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这里指的是虚邪和实邪。

“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肝有实证,补肾令其虚。

如果人能做到无欲无惧、多劳动的话,活过百岁不成问题。

小孩七岁换牙,女子十四岁天癸是最标准的。

治疗女性的奶水病是以强心为主。

吃西药会把人体里的水(这个水是气血津液的液?)释放出来。

灸足三里胃气不会衰败。

足太阳起于睛明,足少阳起于瞳子髎。

一般乳房长肿块、肿瘤,长脑瘤的都是常年情志不够安逸。

道家炼丹用金石类的药物,因为千年不坏,可以使长寿。

冬天出汗多伤肾,会造成肌肉萎缩,精神萎靡不振。

阴脉太盛——溢脉;阴虚——覆脉;不管是溢脉还是覆脉,在过去都是胃气已觉的脉。

肺里的津液来自大肠,大肠里的水来自食物。

里寒(心和小肠)很盛的时候,阳气就不会上来,不会卫外。

久坐湿地,阳气受到湿伤,头重如裹。

气伤:经脉的气受伤的时候,一个人的外形就会改变。先形伤后引起气伤也是有的。

阳气本身行的速度会很快,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如果过于操劳,阳气损耗掉了,人的阳气就会累积在身体里,会使人昏厥、不出汗、眼睛看不到。

湿气附在皮肤表面一段时间后就会生疣。

白日见鬼——魄散了。

俞穴是阳气走的地方,募穴是阴走的地方。

风为百病之始。

臓的收藏和腑的宣泄都是靠阳气。当阳气不行的时候,不管好坏统统堆积起来。

吃太饱容易生痔疮。

强力抬重物伤肾气。

~~~~~~~~~~~~~~~~~~~~~~~~~~

02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原本五色存于五脏之中,当某一脏受到影响,这一色待不住,人就会呈现病色。

好久没吃的东西暴饮暴食一顿可能会得盲肠炎。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日: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

冬春病在阴,夏秋病在阳。横隔以上为阳,横隔以下为阴。

浊气太过跑到横膈膜以上,就会反映到印堂的位置,这就是阳明头痛,扎中脘穴。

望诊中青黑为痛,赤黄为热,白为寒。治疗后颜色若按相生方向转变就是好转的迹象。

当令节气看到当令的颜色是正常的,看到相生的颜色问题不大,看见相克的颜色就不好。

味淡入气分,味厚入血分。

天一生水,在人为肾,肾之窍为耳,又主骨齿。地二生火,在人为心,心之窍为舌,又主血气毛发。天三生木,在人为肝,肝之窍为眼,又主筋膜爪甲。地四生金,在人为肺,肺之窍为鼻,又主皮肤喘息。天五生土,在人为脾,脾之窍为唇,又主肉色。

肝之果为李,所以李树的一些部位可以入药治肝病。

一般的稻米对肺很好。

人有气的时候会出头油,临死之人不分泌油脂,头发会蓬起来。

精炼盐吃多了会水肿。(存疑)

心之果为杏,肺之果为梨,脾之果为枣,肾之果为栗。

横膈膜分清浊。清气在下会泄泻,浊气在上会臌胀。

寒气待在身上太久就会生浊,所以所有的肿瘤癌症都是寒。热不会累积在一个地方。

治一个人的病,如果面色按照相生的方向转变,就是越来越好。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补精神要吃淡味的东西,补形要吃味厚的东西。

热盛伤气,寒伤血。

肚脐的左边有动悸是肝风,下方有动悸是心,右边是肺,上方是肾。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五藏与五变:五变指五藏病变。肝在变动为握,肝气病变表现在握力上,比如手没劲或者是抽筋痉挛等。心在变动为厥,指四肢厥逆症,即手脚冰凉。脾在变动为哕,哕是打嗝呕吐。胃气以降为顺,上逆就说明元气虚,肾精不足。肺在变动为咳,咳嗽就是通过振动把肺寒振出去。 肾在变动为栗,为打哆嗦打喷嚏。(曲黎敏)

贫血是寒证,要把寒去掉,血才会恢复。

走路飘的人是上实下虚。

左边的阳比较强,所以左耳比较灵敏。

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人工合成的西药绝大多数都是酸味。

病在皮毛上,用针在皮表刮一下,汗就出来了。病在肌肉,针就下在肌肉。

病进入五脏后,就是半死半生。

左病右刺,右病左刺。

浮脉、滑脉为阳;沉脉、濇脉(似有若无)为阴。如果摸到寸脉(阳脉)很沉,就是阳不足;如果尺脉又浮又大,就是阴太盛。

~~~~~~~~~~~~~~~~~~~~~~~~~~


《黄帝内经》高清字幕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