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唯物辩证法大纲》1.4.1.1 哲学的对象

2023-11-07 10:35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78年 仅供学习参考】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对象及其一般特征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对象

1、哲学的对象


  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唯物辩证法是一门哲学科学,它也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在阐明唯物辩证法的内容之前,先应当阐明它的研究对象。

  唯物辩证法是哲学和科学长期发展、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长期斗争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的对象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说明唯物辩证法的对象,还需要简略地回顾唯物辩证法产生以前哲学对象的演变过程。

  产生于古代的最早的哲学,是当时一切知识的总汇。在古代,由于在个别领域中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材料,还不可能产生独立的专门科学。当时的一切知识都是哲学的组成部分。哲学的对象不仅包括了世界观问题,而且还包括了那些应当由后来产生的专门科学来研究的问题。这样的哲学,按其实质来说,是尚未分化为各种专门科学的一般科学,是关于整个世界及其个别部分的一切知识、思辨和臆测的汇集。

  随着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发展,产生了对世界的个别部分进行详细研究的必要和可能,于是各种专门科学就开始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这对于哲学和科学来说,都是一种重大的进步。这种分化是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的。各门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先后,取决于它们的研究对象的复杂程度。最先成为独立的专门科学的是天文学、力学、数学,然后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最后是社会科学。这个分化过程远在古代就已开始,但是,就西欧来说,主要地是从十五世纪后半期开始的。到了十七世纪,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对于各种专门科学的迫切需要,这个过程大大加速了。到了十八世纪,差不多研究一切基本运动形态的专门科学都从哲学中分化了出来,哲学的对象日益缩小了。

  不过,从十五世纪后半期到十八世纪末的大约三百年中,先后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各种专门科学主要地还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即研究既成事物的科学,它们还不能阐明自己所研究的对象在世界总联系中所占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哲学就以所谓“科学的科学”的身份出现,想要凌驾于各门科学之上,把各门科学的成果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说明各门科学之间的联系以及整个世界的一般联系。但是,当时的专门科学并没有为说明这样的联系提供足够的材料。于是哲学就只得用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当时还不知道的真实的联系,用逻辑的论断来填补实际材料上的空白。当时的“自然哲学”、“历史哲学”等等,都是通过这样的途径构造起来的。

  但是,到了十九世纪,专门科学从搜集材料的阶段进入了整理材料的阶段,从研究既成事物的科学转变成了研究发展过程的科学。它们不仅揭示了自己所研究的专门领域中的各种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表明了自己所研究的对象在整个世界的一般联系中所占的地位。这时,不需要依靠主观的思辨和臆想,而只要依靠各门科学所提供的材料,就可以对整个世界的总图景作出系统的说明。在这种情况下,那种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僭称为“科学的科学”的哲学就没有存在的余地了。在全部以往的哲学中,除了关于思维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中形式逻辑不是哲学)还保存着独立的意义以外,其余一切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学说都归属于各门实证科学之中了。

  那么,从此以后,哲学是不是失去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无事可做了呢?

  不是的。由于科学的发展而变得无事可做的,只是那种僭称为“科学的科学”的旧哲学,即依靠主观思辨和臆测来构成体系的非科学的哲学。至于科学的哲学,即沿着概括各门科学成果的道路来说明世界的总联系的哲学,却正是在这个时候才诞生的。就这个意义说,科学的发展不是使哲学失去了自己的研究对象,而是使哲学真正确立了自己所特有的研究对象。各种专门科学都是研究特殊领域中的特殊规律的,任何一门专门科学都不研究整个世界的最一般的规律。这种最一般的规律,正是哲学的研究对象。

《唯物辩证法大纲》1.4.1.1 哲学的对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