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把握原则才能摸清方向,21世纪教育原则是这些 |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②

大家好,我是娇娥。上期我与大家分享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第一部分,我们回顾一下思维导图:

针对报告第一部分分析的21世纪的教育前景,第二部分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两条原则。本期娇娥将与你导读《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第二部分,我们一起看看21世纪的教育原则有哪些。
01 四大支柱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的广泛传播,21世纪将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教育不仅要让人们认识到社会的变化,还要教会人们适应和掌握社会变化的方法。为此,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应当成为教育的重要支柱。

第一点,学会认知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普通人的基本学习需要不再只是学会一些固有的知识,而是掌握随时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当然,进行学会认知的教育,并非忽略普通文化知识的意义,反而更加肯定广泛普通文化知识,在提供不同思考角度、发挥各学科协同、激发批判精神方面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认知手段。

学会认知意味着学会运用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来学习。注意力的训练,可以运用全身心投入到实验、实习当中等形式进行;记忆力的训练,可以充分发挥传统背诵方法的作用;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以结合演绎法和归纳法进行。
报告强调,在以上三种学习能力的训练中,都要避免受音像媒体切换便捷、传播信息短平快的影响。
第二点,学会做事
学会做事意味着一方面将知识学以致用,另一方面使当下实然的教育与未来不可预测的工作相适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作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劳动市场越发看重劳动者的能力而非资格。
举个例子,考过了教师资格证,属于什么?
拥有资格。
进入校园,为人师表,学生、家长满意;与人为善,同事关系良好,属于什么?
拥有能力。
资格是一旦认定便长时间占有的标签,这不符合劳动内容变化的要求,而能力是一种结合了社会行为、协作能力、首创和冒险精神的混合物,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资格。
第三点,学会共同生活
尽管当今世界总体呈现和平局面,但小范围内的动荡乃至战争却从未间断。面对充满冲突和暴力的社会,教育应当促使人们学会共同生活。这意味着人们既要发现和肯定他人,又要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欲使学生发现和肯定他人,应当首先使学生认识自己,具有情感同化的态度;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和相似性,知道人类是相互依存的;教学形式本身不要与对他人的承认相违背,而应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批判精神。
欲使学生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应当从幼儿阶段开始进行这种教育,并在学校教育结束后,由社会的其他组织接替开展。
第四点,学会生存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基本作用是保证人人享有充分发展的才能。
人的全面发展表达方式是复杂多样的,“学会生存”的教育不仅是一种个体本位的理论,也是建设相互影响的社会关系的需要。学会生存是其他三大支柱的结果,只有做到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才能做到学会生存。

02 终身教育原则
终身教育指从幼儿时期到生命结束,帮助人们获得上述四个知识支柱,使人们更全面地认识世界、认识他人、认识自己的所有活动。它在保持个人自力更生和适应职业变化,以及促进整个社会文化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受教育年限与受教育意向呈正相关,这种因受教育年限不同而产生的受教育意向不同,将继续拉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社会内部不同地区或集体的不均等现象。终身教育可以为不能入学、辍学等青年提供教育,以实现机会均等的教育愿景。

终身教育与社会各方面结合、互补,呈现出多样形式。
学校与家庭的对话,可以帮助家庭更加了解学校,以建立对学校的信任,这有利于儿童入学率的提升、辍学率的下降。学校与社区合作,使学校教育更加适应社会真实环境,社区也可以承担一部分非正式的教育工作。学校与企业的连接,使学生将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工读交替的模式有助于青年在正式进入岗位之前,对职业生活占有充分的信息,以更好地选择他们的学习内容和职业方向。学校与文化机构的配合,有助于学生更加了解当地的文化,并以更加平等的目光看待不同文化。学校与传媒系统的协作能够增强学生的批判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
在各种合作、互补关系中,终身教育应当牢记学生的四种基本学习需要,以合适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
以上便是《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两条原则:四大支柱原则和终身教育原则。
03 我国的教育方针
《报告》中两条原则的提出对我国教育政策方针的制定提供了权威的理论基础。
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第六条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二章提出,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规划纲要》还提出要“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这与《报告》中教育的四大支柱原则一脉相承。
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培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也部分体现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原则。
21世纪的教育方针应当以教育的两大原则为导向,报告第三部分详细论述了学校、教师、政治当局和国际社会的方针,下期娇娥将与你导读《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第三部分。
新来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这样等我更新的时候,你就能第一时间看到啦!本文对应的视频已发布在【哔哩哔哩】和【知乎】,欢迎观看。
喜欢本期内容,欢迎留下您的点赞,想让更多朋友看到这篇文章,不妨分享出去,对了,不要忘了收藏,等交读书笔记的时候就可以翻出来参考了。
我是娇娥,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