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故事】好好杯
大二的某天,团委突然要求我们打扫旧学生会办公室,说是为明年换届之后搬新校区做准备。我那段时间正被筹备“好好杯”女子乒乓球赛和“三走”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接到任务自然是不情不愿。
“好好杯”是学校体育部的一个传统活动,我策划筹备的已经是第二十二届了;“三走”则是指的“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既是一句口号,也是策划的另一场运动会的名称,更是我一整年工作的核心。所有的问题也由此产生,回顾一年来策划过的活动,结果总是“应者寥寥”,报名参赛人数不足的问题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悬在头顶。除了篮球3v3,几乎很少有自主报名,即便获奖就有第二学分,但比起体育竞技比赛,似乎去坐俩小时就能拿分的讲座对同学们来说吸引力更大。
这么想来,我当部长这一年还是挺失败的——没有让更多同学真的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就例如正在准备的好好杯,我最终还是只能麻烦各院的体育部长和体院的学生会帮忙,把院际杯时候参赛的同学再召集过来凑数,这才好歹搭起了“戏班子”。
打开学生会办公室尘封的旧书柜,灰尘裹挟着霉味翻涌出来,大家一齐捂住口鼻,另一只手在面前扇风,又把窗户全部打开,通风好一会儿才开始整理。
我从抽屉里翻出一堆旧报刊,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都有,里面还夹杂着学校还没改名前的干部考核记录,指不定几十年都没人碰过。

正在我纠结这些东西到底是该丢该留,有没有价值的时候,从报刊中又掉出一堆照片,我叹口气弯腰去捡,突然发现,这些照片竟还与我有点关联:




拢共有十几张照片,我挨个码在桌上用手机拍下来,期间在一旁打扫的主席还问“你怎么玩起手机来了?”,我便拿起最上面那张给他看过。
“哦,留着吧,收拣好,拍完继续帮忙。”主席笑笑回道。
看到陈旧的报刊时我只感到割裂,而发现这些照片,竟让我有种在和过去对话的奇妙错觉。照片里的乒乓球馆现在还在使用,并且仍然是这次第二十二届比赛的场地,可以看出格局没有多大变化,只是现在换了球台,重新粉刷了墙面。照片中人头攒动,展示着以前比赛的盛况,过去学校活动只能靠在食堂和教学楼门口张贴大字报、广播、口口相传来宣传通知(也是从其他处的照片看到的),但那时候的部长也许不会为报名不够而担忧吧。只有如今的时代才会提出什么“三走”......我看着照片愣了神,甚至开始思考时代和网络之类有的没的,意识到自己尽在厚古薄今,只好自嘲地笑笑,收好照片,继续打开其他柜子抽屉,看看还有没有“宝物”。
隔周的例会上我提出一个想法,想要在学生会QQ空间和微信公号上登载《好好杯的故事》来进行宣传,鼓励报名,而具体的内容就我根据找到的照片编写出来......

后记:实际上我连载了七期的《好好杯的故事》也只吸引到两个同学的报名,虽然这个主要靠各学院队伍攒起来的比赛最终办得效果还不错,但没有吸引到更多同学的踊跃报名依然是我的一个遗憾,没能重现以往好好杯的“辉煌”。第二年换届以后也没有搬新校区,而是直接拖到了我毕业以后,我因而也不知道这些照片有没有被妥善保存,有没有被带到新校区新的学生会办公室。
从现在回顾过去,我都不时会想,当时如果再用什么方法宣传和组织会不会更好?即使我工作以后依然被策划活动吸引不到人,甚至只能靠打卡、签到、上级发话强制参加等方式来确保参与人数而困扰,但这就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