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斗兽总论第四章(1)

2020-10-24 23:52 作者:自然地球守护者  | 我要投稿

第四章 人为斗兽

第一节 虎狮斗简介

前一章讲述的,是自然斗兽,即因为领地重叠等原因,在自然条件下猛兽之间产生的冲突。因为动物的种类很多,猛兽的种类也很多,因此自然斗兽也是多种多样的。

这一章主要讲述的是与自然斗兽相对的人为斗兽。人为斗兽是人类用人为的方式让自然状态下无法相遇或相遇难度较高,相遇机会较少的两种动物近距离接触,从而引起争斗的斗兽形式。

与自然斗兽的多样性不同,人为斗兽的对象一般较少,一般都是老虎与狮子之间的虎狮斗,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从前一章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长期以来,能够称得上人们心目中兽王的,只有老虎与狮子这2种猛兽。因为老虎是欧亚大陆没有争议的兽王,狮子则是非洲大陆没有争议的兽王。美洲虎虽然在南美洲可以称王,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南美洲并不熟悉。因为狼群的存在,美洲狮在北美洲的地位并不像上面3种动物那么稳固,自然也不能称得上兽王。

虎狮斗与前面的斗兽不同,多是以人为斗兽的方式展开的。这是因为虽然老虎和狮子可能过去共享过领地和猎物,比如孟加拉虎与亚洲狮有过领地重叠。但自从大猫们自然地而不是自愿地调整领地及栖息地范围,也即亚洲狮衰落,让双方都能生存以后,就没有很多冲突了。所以,一般只有在人为安排的斗兽场内,才能看到虎狮斗。有关虎狮斗的记录很多,古代和现代的都有。


第二节 老虎科普简介

老虎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被称为百兽之王。野外大个体可长达3.38米(11.1英尺)、重388.7千克(857英磅)。虎是掠食性肉食动物,有敏锐的听力、夜视力,可自由伸缩的尖爪和粗壮的犬齿。同时,它们也是自然界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除了庞大的体型与有力的肌肉之外 它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白色到橘黄色的毛皮上有黑色垂直的条纹,这有助于其在捕猎时隐蔽自身。

虎为亚洲特有种类。其分布的范围极广,从外兴安岭针叶林到开阔的草地到热带沼泽都有。它们的领地观念十分强烈,会划分属于自己的地域范围,而且是独居的。它们通常需要大面积的栖息地,以满足相当的猎物数量。

虎的身体被满浅黄色到红色毛,有黑色至棕色条纹,可与草丛背景融为一体,是很好的保护色,可避免被猎物发现。腹部及四肢内侧为白色或白里透黄。夏日毛短而平滑,冬日毛明显较长。每只虎脸上的斑纹都不同,类似于人类的指纹。调查人员可据此判断不同个体。虎的虹膜呈黄色,圆形瞳孔。(除白虎为蓝色眼睛)虎的夜视力是人类的6倍,因为虎的视网膜后方有一种称为视毯的特殊膜层,可通过反射入射光线而增强对视网膜的刺激,从而提高夜视力。这同时也是虎眼在夜晚发光的原因。虎的耳背为黑色,上有明显的白斑,有科学家认为这有助于幼崽在野外跟随母亲活动。虎有敏锐的听力,对高频率音波尤其敏感,可达70KHz,且两耳可随声波来源而转向。在野外的森林中,虎能听见2km以外的叫声。虎的胡须很敏锐,能帮助虎在夜间探寻道路,并能感触到与物体的距离与宽窄。一般情况下,凡胡须的宽度能通过,虎本身就能顺利通过。虎通过粗壮有力的犬齿攻击猎物,但通过直线排列的臼齿撕刮下猎物骨头上的肉。成年虎的舌头约30cm,正面布满角质化的倒刺,便于舔净猎物骨头上的肉。同时,其还具有饮水和调节体温的作用。虎的前后肢十分有力,且前肢较后肢更有力。虎的前足有5个脚趾,后足有4个脚趾,趾端连有尖锐的虎爪。虎爪可以自由伸缩,在行走或奔跑时,爪子会缩入骨质爪鞘中,避免磨损。为了不刺破掌垫,虎常有磨爪的习惯。与大多数猫科动物一样,虎的掌垫为趾型,柔软而有弹性,从而行走时落地无声。虎的尾较长,由25-30节尾椎骨组成,长度约为1米,具环形斑纹。尾尖没有长毛,为灰黑色。虎尾可作为防御武器,还可在虎高速奔跑时保持平衡和控制转向。

虎由古食肉动物进化来。大型食肉类在距今700万年的新生代第三纪上新世出现并逐渐发展。古食肉类中的猫形类进化出多个分支,其中一种是古猫类,古猫类又分化为恐猫、真剑齿虎类和真猫,经过第四纪冰川期,只有真猫类存活下来,分化为猫族和豹族两个分支。现在的虎就是从真猫类中的豹族演化而来。现在的虎种从1.2万年前分化扩散,有东北虎、孟加拉虎、印支虎、华南虎、马来亚虎、苏门答腊虎6个亚种。在虎的各个亚种中,华南虎是各亚种的祖先,它们的头骨结构最接近于原始的虎。

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西伯利亚南部、朝鲜半岛北部等地。西伯利亚虎体重180~380千克,是虎中体型最大的亚种。在进入冬天的过程中,东北虎会大量进食而增加体重,冬天过后体重会渐渐回复正常水平。其条纹常为赤褐色,较窄且稀疏,且腹部白毛较多,从而利于在北方地理背景下隐藏自己。毛丰满且柔软,以抵御严寒气候。两眼上方各有一白斑,前额上有数条黑色条纹,形似“王”字,尾上具黑色环纹,尾尖黑色。因为其环境食物不足,西伯利亚虎的领地要比其他虎大。

孟加拉虎是目前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虎的亚种。孟加拉虎体重约220~240千克。孟加拉虎的皮毛以棕黄及白色为底,加上黑色的条纹,腹部为白色或淡黄色。孟加拉虎主要生活在孟加拉和印度。在尼泊尔、不丹和中国也有少量的孟加拉虎。

印度支那虎,又称科比特之虎。印支虎体重在180千克以上。与孟加拉虎相比,印度支那虎的体形较小,而毛色更深,身上的条纹更短、更窄;而腹部、咽喉和两颊有较大的白色斑痕。其分布在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和泰国一带。

华南虎,又称中国虎,是中国特有的品种。其体形较小,体重约160千克。其毛较东北虎短一些,毛色和条纹颜色也略深,浓而艳丽。体侧有条纹交汇而成的菱形纹。华南虎生活在中国从山东半岛到岭南的广大地区。

马来亚虎只分布在马来半岛的泰国南部与马来西亚境内,早前一直被视为印度支那虎的一个分支。2004年,经过基因定序和线粒体DNA分析,马来亚虎被确定为一个不同于印度支那虎的亚种。马来亚虎体型小,体重约120千克。

苏门答腊虎是体型最小的一种老虎。雄虎体重约120千克,雌虎体重约90千克。和其他种类的虎比起来,苏门答腊虎的条纹较为纤细,可使它们藏身于草丛中。苏门答腊虎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

虎的栖息地需具备三项基本条件:必须具备足够的动物资源,供它们猎食。必须具备足够的水源,供它们热时洗浴和饱食之后饮水。必须有足够的林木或丰草,供它们隐藏。西伯利亚虎喜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密林中,基本林型为针阔混交林。2010年,BBC摄制队发现虎生活在不丹海拔高达4100米的喜马拉雅山山区,是至今发现虎的最高海拔,亦确定虎能在高海拔地区生活及繁衍后代。西伯利亚虎也常到杂木林、高草灌丛、草甸中觅食。华南虎主要分布在湖南、福建、江西、广东、浙江五省的边远山区,活动在人烟稀少、动物资源丰富的林区。印度支那虎主要栖息在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中。孟加拉虎是山地林栖动物,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极强,在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中均能生活。其也常出没于山脊、灌丛和岩石较多的山地中。

成年虎过着独居生活,只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说丰富的食物下,它们才会短暂地聚集起来。它们建立和保持其领地范围。成年虎无论性别,都趋向于将自己的活动限定在一定的区域,即领地内。这片领地需能满足它们的生活需要,而对于雌虎而言,则还需满足其子女所需。共享同一块地盘的虎会对对方的活动了如指掌。老虎活动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猎物的丰富度。对雄虎而言,还包括与雌虎接触的机会。一只雌虎一般可以有20平方千米(7.7平方英里)的领地,而雄虎的领地则大得多,约为60至100平方千米(23至39平方英里)。一只雄虎的领地往往与数只雌虎的领地重叠,为其提供了大范围的潜在配偶。

人类自古以来着迷于虎的优秀品质,虎元素在人类文明中以各种形式体现。虎是一种有魅力的动物,在全球各地的环保运动中抛头露面。动物星球频道2004年对来自73个国家的超过50000名观众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老虎获得21%的选票,成为世界上最受喜爱的动物。

虎的象征意义在亚洲文化中得到最大的体现,被看作是美丽、严肃、勇猛的象征。在中国,虎的形象随处可见,许多神明信仰以虎为象征。在台湾,虎在民间信仰中为传统神兽;在各地庙宇人们奉城隍、山神、土地公所乘之虎为神,谓曰虎爷公,有驱邪之能。许多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题材也与虎有关。中文的“虎”字起源极早,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虎字,其写法很像一只虎。民间传说,汉字中的“王”就来自于老虎前额上的斑纹,还有许多成语、俗语中都有虎出现。虎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三位,在十二地支配属“寅”。白虎是中国星官的四象之一,位于西方,代表秋季。在中国民间还有很多与虎有关的习俗,如给孩子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睡虎头枕等,以保佑孩子平安健康地长大。

由于虎被视为勇猛的象征,故在古代军事中常有出现:勇猛的战将称为“虎将”、“五虎上将”;调兵的兵符称为“虎符”;盾牌上常出现虎的图案以示威武;衙门前立“虎头牌”。1895年成立的台湾民主国国家象征即是“日夜双虎”。

在南亚,早在5000年前的印度河(今巴基斯坦一带)古文化中,就发现有雕刻在图章上的虎的形象。在印度教中,有一个骑虎的女神杜伽,其形象多见于印度的火车两侧。

在朝鲜半岛神话中,朝鲜文化的起源就跟虎有关。韩国人常将朝鲜半岛形容成一只猛虎,而有“槿域江山猛虎气象”之名。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朝鲜虎被定为吉祥物。

虎的存在对于维持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若某地区有虎的存在,则表明该地既有大面积丰富的植被,又有多种多样的食草动物。因为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是密切相关的,植物的生长需要很好地能源和物质基础,多种多样的植物提供了生物的初级产物,初级产物的消费者食草动物则又产生了生物的次级产物。以食草动物为食的虎则处于整个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顶级位置。因此,虎被称为自然保护中的旗舰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与科学价值。


第三节 老虎的物理数据

不同的老虎体型差异很大,不仅不同的亚种体型不同,而且居住的地方不同的老虎体型也不同。在尼泊尔、不丹以及印度的阿萨姆邦,北安查尔邦和西孟加拉邦(北部)州发现的孟加拉虎比在孙德尔本斯发现的孟加拉虎更大。印度南部的纳加尔霍勒国家公园和印度中央邦州的国家公园中发现的孟加拉虎也相当令人印象深刻。据说苏门答腊虎是最凶猛的,但它们是老虎最小的亚种。东北虎,即西伯利亚虎是最大的老虎亚种。但孟加拉虎在所有老虎中得到了最充分的研究,并被普遍认为是最熟练的战士。所以,每当提到老虎时,若没有指明任何区域,一般就意味着是孟加拉虎。

一   体型

老虎的体型主要包括平均体重、平均肩高、平均体长以及最大实测记录这四项。

1,平均体重

虽然在野外研究老虎非常困难,但夏勒、辛格、布兰德、卡兰斯、撒帕尔等在他们关于老虎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提供了关于这些神秘的动物的真实数据。

辛格在《老虎哈文》第97页提到“平均雄虎的重量为400至500磅,肩高为36至39英寸,臂围为18至19英寸。这些都体现了它们是非凡的。” 

保守的夏勒引用了较小的数字。他在《老虎:野外的生命》第15页提到:“老虎的体重约四百磅。”

卡兰斯在《老虎之路》第131页报告了大量的老虎的体重:175到260千克(385到570磅)。

古吉斯伯格根据众多的测量样本来提供数据。 “测量的所有老虎(大约200只)的平均长度为2.819米(9.2英尺),雄虎体重为190公斤(428磅)。”来自特莱地区的孟加拉虎可能略大一些,因为古吉斯伯格提到“布兰德得出的结论是特莱的老虎往往比印度中部的老虎大,3.05米(10英尺)的老虎更为常见。”

国家地理杂志称孟加拉虎的可能重量范围为240至500磅(109至227千克),东北虎的重量为660磅(300千克)。

自然(BBC)称老虎体重范围为180至280公斤。

老虎之家网站估计成年东北虎的体重最高达1000磅,一般为650磅。

哈纳克和马扎克在《成为狮子的艺术》第213页提到东北虎可以“体长达到310 到325厘米,肩高105厘米,体重可能超过250公斤。”。马扎克的论文还提到了大量有关数据。孟加拉虎的体重相当大,为200至270公斤,而东北虎的体重则高达360公斤。

宋奎斯特在《世界野生猫科》第7页提到老虎重量高达325公斤。

卡兰斯在印度纳加尔霍勒国家公园测试过几只孟加拉虎的体重,从230到260公斤不等。 

《印度中部的野生动物》第44-48页布兰德提到印度中部的老虎平均体重要小得多。对于雄虎,他估计420磅可能是平均值。他实测过的老虎,最重为500磅,并且相信他曾经看到过一只重达600磅的老虎。他还提到喜马拉雅山脚下的老虎比印度中部的老虎大。

不同学者提供的关于老虎体型的数据存在很大差别。特莱的孟加拉虎平均体重约为490磅(222公斤),通常最大体重约为570磅(260公斤)。尽管西伯利亚虎的体重范围仍然存在争议,但如果野外猎物数量稳定,它们至少与孟加拉虎一样重,很有可能会更重。

2,平均肩高

辛格提出的36到39英寸(91到99厘米,平均37英尺,95厘米)的数据是有大量数据来源支持的。

3,平均体长

特莱虎的平均长度(包括尾巴)约为3米。 宋奎斯特在《世界野生猫科》第7页提到老虎的体长可达3.2米。

4,最大实测记录

《动物事实和事件:动物王国的吉尼斯纪录》第44页记载:野生虎的最大实测记录为:体长3.22米(10英尺7英寸),共有2例,一例位于杜阿尔斯,另一例位于北安查尔邦。体重388公斤(857磅),位于北安查尔邦 。

在研究中已经提到测量体长达13英尺并且重达900磅的野生阿穆尔虎是很有可能存在的,但收集的准确数据很少。 马扎克和哈纳克在《成为狮子的艺术》第213页提到,“经实测的雄性东北虎最大体型为:全长335.5厘米,肩高110厘米。记录的最大重量为306.5千克。”

圈养虎的最大实测记录为:人工饲养的最大老虎,也是有史以来最重的大猫,是一只名叫斋浦尔的9岁雄西伯利亚虎,由美国新泽西州克拉克斯堡的动物训练师马拉塞克饲养。这只老虎的体长为3.32米,10英尺11英寸,1986年10月测得体重为423千克,932磅。

二   硬件

老虎的硬件主要包括牙齿、爪子、力量这三项。

1,牙齿

罗曼普罗斯克在《狮子、老虎和我》第40页提到老虎有所有猫科动物中的最长的犬齿。它们的长度在6.4到7.6厘米之间。老虎拥有比狮子长得多的上犬齿。

2,爪子

成年孟加拉虎和西伯利亚虎的爪子从8到10.5厘米不等。前爪尺寸通常在15至17.5厘米之间。

3,力量

老虎的力量是惊人的。在著名的猎人、学者和动物训练师的文献中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说法。

西蒙巴恩斯圣马丁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老虎》第76页提到:“孙德尔本斯的孟加拉虎,拥有30人之力的老虎,是这个地区的人们必须面对的。” 

《老虎世界》第120页提到:“科比特的一只老虎,在与一只非常大的黑熊战斗,杀死熊之后,咬住之前杀死的那头重六七百磅的母牛,将它在一个树木繁茂的小山上拖行了两英里,路上覆盖着密集的灌木丛、倒下的树木和大量的岩石。”

《老虎世界》第121页提到:“科比特已经记录在案,他看到一只老虎拖着一头成年的母牛行走了长达四英里……一只四百磅的公牛从地面被拖行了三百码,穿过了非常茂密的灌木丛……一只马歇尔的老虎通过某种方式,拖行了一只四百四十磅的水牛四分之一英里的距离。”还有提到老虎叼着成年公牛,跳跃和游泳:“波科克在缅甸见证了一个类似的例子: 一只非常大的牛(重量不可能不到1700磅 )被一只特别大的老虎拖了十五码,尽管十三个人加起来也不能使它移动一码,但老虎把它拖走了。”

三    咬合力

老虎的咬力商为127(用于实验的老虎的体重为186.9千克,咬合力为1525牛顿)。

以同样的方式,也测试过了其他大型猫科动物的咬力商。 美洲虎和云豹为137,狮子为112,花豹为94,棕熊为99,北极熊为92。

四   解剖学研究结论

老虎的解剖学研究结论,主要包括头骨、肌肉这两项。

1,头骨

 《英国哺乳动物:描述和介绍哺乳动物种群》第178页提到:“老虎的头骨有一个更拱形和凸起的轮廓。除了这颗牙齿的三个叶片外,内侧还有一个结节。老虎的这个结节比狮子更大并且发育地更好。老虎的头骨也比狮子的头骨更宽更大。”

西伯利亚虎或孟加拉虎的头骨长度通常在31至39厘米(12至15.5英寸)之间。宽度通常在24.5至30.5厘米(9.5至12英寸)之间。

老虎的粗壮、圆形和更宽的头骨使它在下颚处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

2,肌肉

老虎通常有比狮子更发达的骨骼和肌肉,这是为了单独捕食足够的猎物。

《老虎世界》第120页提到:“老虎的脖子和肩膀有着惊人的肌肉。” 《世界野生猫科》提到:老虎只用爪子一击就可以杀死巨大的猎物。老虎肩部强健,前肢有巨大的力量。与前肢相比,后肢看起来稍瘦,但即使后肢也非常强大,允许老虎在战斗中同时使用两个前爪。


第四节 狮子科普简介

狮子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体型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皮毛柔软。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尾较发达。狮子是非洲顶级的食肉动物。非洲雄狮体长约246-284厘米,体重150-189千克。亚洲狮体型较小,体长约240厘米,体重约150千克。狮子毛发短,体色有浅灰、黄色或茶色,雄狮还有很长的鬃毛,颜色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

狮子是以雌性为主的群体, 雌性终其一生不会离开狮群,但雄狮可能会因为年龄或是受到外来雄狮挑战而离开群体,在狮群中,雄狮主要负责巡逻地盘、保卫幼狮与母狮等工作, 雌狮主要负责猎食,当猎食体型较大的猎物时,雄狮会协助雌狮一同捕猎。一个狮群可以由3至50只狮组成,一般在一个较小的狮群中只有一只成年的雄狮,而较大的狮群可能有几只成年雄狮,未成年的雄狮在狮群中,一般在成年时就会被驱逐,以防其挑战生父的狮王地位,而雌狮成年后则留在群内。

年轻的雄狮在被驱离出生的群体后,可能过着独自流浪捕猎的生活,直到向别的狮群的狮王挑战。雄狮们也可能会结盟成一群体行动,雄狮联盟终其一生会迁徙许多次,最后到离出生地非常远的地方,或直到它们自己成为一个狮群的首领。当狮群的雄狮王老了或虚弱时,就会有年轻的雄狮向它挑战,战败的雄狮不是死亡就是逃跑。新狮王会将前任狮王所生的幼狮全部杀死,这样雌狮才愿和新狮王交配。

一个狮群的领地面积从20到400平方千米不等。一个领地的大小与狮群的大小和领地内猎物的多少有关。狮群一般用粪便、尿液和从远方就听得见的咆哮声来标志它们的领地。

一般雌狮猎取食物,雄狮只在它们年轻时,鬃毛还没有完全成熟时狩猎,它们深色的鬃毛使它们比较容易被看见,因此不太容易获得成功。占据狮群的雄狮很少狩猎,如果要捕捉体型更大的猎物时,雄狮也会和雌狮一起参与猎杀。

由于狮子没有长途追击的耐力。一般它们潜伏靠近猎物,然后跳起将猎物扑倒。所以一般采取伏击的方式捕获猎物,攻击中的瞬间速度可达到时速60千米。小的猎物一般被咬断头颈,大的猎物的头颈被撕破或被压抑窒息。狮子集体合作捕猎,对付长颈鹿这种巨大的猎物会耗尽其体力再扑倒,往往耗时数小时,对水牛或牛羚等大型猎物都是从后方抓住腿而扑倒并咬住其喉咙使其窒息。

猎物被捕获后按群内地位的高低进食:首先是雄狮,然后是地位最高的雌狮,幼狮最后。往往会因此产生群内的地位争端,这样的争斗往往会导致受伤。狮子有时也食腐食,抢夺其它食肉动物如豹、鬣狗或猎豹的猎物。


第五节 狮子的物理数据

每当提到“狮子”时,一般是指非洲狮,因为非洲狮亚种之间没有太大差异。《塔索沃狮子会:探索非洲臭名昭着的食人者》第114-115页写明:“查沃狮子缺乏鬃毛。但除此之外,非洲狮的体型或特点没有太大的差别。”

一  体型

狮子的体型主要包括平均体重、平均肩高、平均体长以及最大实测记录这四项。

1,平均体重

有关狮子体重的数据很多,无论是圈养的还是野生的。虽然狮子饲养员报告的重量可能存在差异,但野外测量的体重似乎相互一致。

克雷格•帕克在《进入非洲》第41页表示“350磅,相当于塞伦盖蒂雄狮的平均水平。” 

夏勒在《塞伦盖蒂狮子:捕食者与猎物关系的研究》第30页提到“14只雄狮从150到189公斤(平均172公斤),总长从246到284厘米(97-112英寸)。”另一只雄狮“体重196公斤,包括2.8公斤胃容物。”。在《塞伦盖蒂狮子:捕食者与猎物关系的研究》第210页再次提到塞伦盖蒂狮子的平均体重相似,“成年母狮体重平均约120公斤,雄狮约170公斤”。 

艾伦•特纳提到,来自南部非洲的狮子的平均体重比非洲东部的狮子更大。他在《大猫及其化石亲属》第73页提到“东非的雄狮平均约170公斤,而母狮平均约120公斤。在南非,雄狮平均记录约190公斤,最高225公斤。” 

古吉斯伯格在《世界野生大猫》第142-143页报道说:“在肯尼亚拍摄的 14只雄狮体重从148.23千克到190.96千克不等,平均383磅,总长度从2.47到2.84米不等,平均9英尺,肩高81至106厘米不等,平均37英寸。塞卢斯得出的结论是,一头体重超过181公斤(407磅)的野生狮子必须被视为例外。” 

国家地理测量的体重范围为265至420磅(120至191千克)。BBC测量雄狮的体重范围为150-225千克,与特纳测量的数据相同。

哈纳克和马扎克在《成为狮子的艺术》第208页提到:“雄狮的总体长为280-300厘米,体重180-220千克。 

IUCN / SSC 猫科专家组报道,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的成年雄狮的平均体重为181千克。

从不同专家的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在非洲南部地区发现的狮子平均体重为185千克(408磅),略大于东非的平均重量约170千克(约375磅)。

2,平均肩高

根据各种来源的数据,狮子的肩高为81到106厘米(32到42英寸),平均肩高为94厘米(37英寸)。

3,平均体长

夏勒和古吉斯伯格报告的范围相同,为246至284厘米(97-112英寸),平均为274厘米(9英尺)。布鲁斯帕特森在《塔索沃狮子会:探索非洲臭名昭着的食人者》第32页提到: “成年雄狮的体长很少超过9英尺。”宋奎斯特在《世界野生猫科》第7页提到雄狮体长可达2.2米。

4,最大实测记录

《动物事实和事件:动物王国的吉尼斯纪录》第45页记载:野生狮子的最大实测记录为:长度3.11米。共有2例,1例位于乌干达,另一例位于苏丹。体重313公斤(690磅)位于德兰士瓦。

圈养狮子的最大实测记录为:体重、体长、肩高最大的雄狮均为圈养的辛巴。体重375千克(826磅),体长3.2米(10英尺6英寸),肩高112厘米。这种巨大的体型很可能是由某种疾病引起的。 

二  硬件

狮子的硬件主要包括牙齿、爪子、鬃毛这三项。

1,牙齿

雄狮上部犬齿平均长60毫米。

2,爪子

成年非洲狮的爪子长度范围为6厘米到8厘米之间。前爪尺寸通常在11.5至12.5厘米之间。

3,鬃毛

虽然鬃毛可以为狮子提供一点保护,但它现在被普遍认为是狮子健康状况、年龄的指标。布鲁斯帕特森在《塔索沃狮子会:探索非洲臭名昭着的食人者》中专门讨论了为什么鬃毛不能保护狮子。发表在SCI上的一项研究也得出结论:“鬃毛的保护作用微乎其微。”

三  咬合力

狮子咬力商为112(用于实验的狮子的体重为294.6千克,咬合力为1768牛顿)。 

以同样的方式,也测试过了其他大型猫科动物的咬合力商。 美洲虎和云豹为137,老虎为127,花豹为94,棕熊为99,北极熊为92。

四  解剖学研究结论

狮子的解剖学研究结论主要包括头骨、肌肉这两项。

1,头骨

非洲狮的典型头骨长度通常在32至37厘米(12.5至14英寸)之间。典型的宽度通常在23.5至26.5厘米(9.5至10.5英寸)之间。

2,肌肉

狮子颈部和肩部肌肉非常明显。而后半身看起来相对较小。由于后腿较弱而且身体不那么敏捷,狮子往往无法在战斗中使用前爪。 霍顿在《动物力学原理》第392页介绍了老虎和狮子的优势比较研究。狮子在髋关节处的力量约为老虎的66%,而狮子在肩关节处的力量约为老虎的70%。该研究使用成年孟加拉虎和非洲狮。

霍顿还提到“五个人可以很容易地压制住狮子,但需要九个人才能控制一只老虎。” 马夏尔还指出:“老虎总是在马戏团杀死狮子。事实上,狮子是一个自命不凡的欺骗者,并且将自己的名声归功于它雄伟的鬃毛,并且在老虎可能会大胆攻击并杀死它的情况下,会像被鞭打一样逃跑。”  




斗兽总论第四章(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