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程砚秋与梁华亭暗斗,新艳秋平空受益

2022-08-13 19:31 作者:凝律馆主  | 我要投稿

   程砚秋先生开始组织鸣和社时,还未改名,彼时还叫“程艳秋”。他的鸣和社所用的“经励科”叫梁华亭。所谓的“经励科”,相当于现在的演出经纪人,班社的主演一般只负责演出,而组织演出,接洽业务、安排演员、劳务费结算等业务,都由班社的经励科负责,这样主演就能心无旁骛,专心唱戏,随之而来的是,经励科的权利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左右主演的演出安排和收益,很多经励科也靠此盈利甚至发了大财。

   程砚秋先生的经励科梁华亭,是当时北平最有名的经纪人之一,他头脑聪明,干事果断,处事圆通,因此在鸣和社成立的前一阶段 ,确实出了很大力,对程先生的成名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程先生的名气造诣越来越大,身份地位不断提升,演出收益也水涨船高,这样,他与梁华亭之间的矛盾就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程先生“翅膀硬了”,要求更多的演出自主权和更多的收益分配权,而梁华亭呢,性格比较强势,一直想控制整个班社的业务和收益,因此,程和梁的矛盾逐渐公开化。

     刘迎秋老师听程先生谈过他和梁的斗争。程先生对他说:“鸣和社是梁华亭建的,对内对外全由他一个人垄断。开始他对我唯唯是从,百依百顺。比如我今天演完戏,心里正在考虑下一期演《玉堂春》,我还没有说出来,他就订出来了,他订的和我想的是不谋而合,他真把我摸透了。我从法国回来以后,身体发胖,他认为我‘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论什么事,总是和我闹别扭。我不想演什么戏,他订什么戏,比如大过年的,他偏给我安排【鸳鸯冢】这种哭哭啼啼的戏,给我堵心。后来甚至我的日常生活,他都控制得很严,我实在是忍无可忍,最后在李先生(李锡之)的热心帮助下,把他辞掉,改组剧团,成立‘秋声社’,由吴富琴、高登甲两位负责一这才不受经励科的欺侮。”

   程、梁之争斗的事情很多,除了前几篇已谈过的以外,王老师还谈过曹先生讲的一件鸣和社武生换人风波,这件事竟让新艳秋无形中得益不少,有点儿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意味儿。事情是这样的。

周瑞安剧照

   程先生鸣和社班里的武生,叫周瑞安。周瑞安原籍江夏,是当时北方剧坛仅次于杨小楼的著名武生演员,周和梁也有亲戚关系。但是程先生想起用一个与程家有亲戚关系的武生叫钟鸣岐,一方面关照自己的亲戚,另一方面是减少开支,因为周瑞安的戏份比后起之秀的钟鸣岐要高不少。本来,作为一班之主的程先生这个做法并不为过,他有这个权利用谁不用谁。      但是毕竟梁华亭是老江湖,手腕儿多,想出了先发制人之计策,提前向程砚秋言明“武生不能换人”的规定。程先生当然不能接受,于是双方僵持不下,而结果就是两败俱伤,一段时间内鸣和社竟然武生空缺。而最终离开程先生班社的周瑞安心里不爽,立即去帮新艳秋,一同去天津在春和大唱程派戏。周瑞安在程剧团多年,他对程派戏非常熟悉,而且他能说戏,所以新艳秋这段时间从周瑞安这里又学了很多程派戏,受益良多。

钟鸣岐剧照

   程、梁这一对儿主演和经纪人的明争暗斗,确实使班社的一些配演演员遭殃,这样的事例不是没有。富连成的花旦刘盛莲,也是梁华亭拉进鸣和社短暂搭班的。有一次刘给程先生配【弓砚缘】,因动作夸张使程先生笑场,造成演出事故,程被叫了倒好挨了茶壶盖儿,下台后怒气冲冲找到梁华亭,责其安排配演不谨慎。梁不得不狠狠批评了刘盛莲。此前程和梁刚发生争吵,程借此扳回一局。(此事见我写的【程砚秋一次被叫倒好的经历】一文)。

刘盛莲便装照

   补充几句别的话题。 程先生的班社当时叫鸣和社,后来侯玉兰在中华戏校毕业后组班,班社起名“承和社”,意即继承鸣和社、唱程派戏的意思。程先生性格独特,连徒弟都不怎么爱给说戏,对指点别的演员就更不大可能了,特别是对坤伶女演员更是如此。因此,真正得到过程先生主动传授和指点一二的侯玉兰、王蕙蘅、李世济这三位女士,是多么的幸运。

  

                                              凝律馆主

                                   中元后一日于张北赤城 


程砚秋与梁华亭暗斗,新艳秋平空受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