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届华政考研法律与金融专业 行则将至丨二战华政法金385详细经验

24届华政考研法律与金融专业 行则将至丨二战华政法金385详细经验
本文由作者授权独家发表,转载请联系本号,谢谢!
本文特色和标签:
1.二战
2.总分385分高分,专业课136分高分
3.政治各轮复习安排
4.法综改革后如何学习七门课
5.固定每天复习页数+思维导图式学习
6.法金那么多复习科目如何学习
7.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三点(必读,通用)
8.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一、基本情况
我是2022届双非法本毕业生,大四选择双考了法考和华政法金。这年大约是从3月准备到12月,侧重点是法考,所以不出意外,法考顺利通过(220+117);法金没通过,距复试线4分之差。今年,我还是选择再考一次法金,以初试总分385分进入复试。

图 1 具体分数
吃过了两年准备考试的苦头,所以也想写一个帖子,一则是想着也许有备考生需要,权当分享,二是给自己这段时间好好做一个回顾,画一个句号。
二、资料准备
我准备资料的思路是,在第一年的资料的基础上,补充第二年的热点资料和我觉得重要的资料,同时因为时间所限,放弃一部分资料。以下是我今年用到的资料:
英语:红宝书+真题
政治:肖一千腿七十、肖八肖四腿四、腿姐冲刺手册、腿姐技巧班、冲刺班
法综:21年震川冲刺、22年震川精讲和冲刺、anki牌组、自制思维导图、机构模拟卷
法金:21年震川冲刺,22年震川精讲和冲刺、自制思维导图、机构模拟卷
三、科目安排
(一)英语
我英语基础还算不错,一战也是裸考,而我英语的薄弱点在于单词记忆不够扎实,所以我一开始就打定主意把重心放在单词上,花的时间相对少一些。红宝书是乱序词典式的排版,比较适合我,到考前大概过了三四遍。
刷红宝书我有一个小习惯,遇到看到一个词的词义有多个单词可以对应的时候,我会把目前知道的单词写在旁边,这样就可以形成词义集合,这样写的时候加深了记忆,看到背到的时候又加深了记忆。如果是形似词非常多的,我会统一记在扉页上。

图 2 记在扉页上的词群
(二)政治
有第一年的基础,我没有再听徐涛的强化课。
第一轮,直接看腿姐的冲刺手册(新版发行前我都是看的前一年的)。每天看固定的页数,然后刷对应的肖一千。
第二轮,看腿姐技巧班,配合app上刷主流老师的选择题,同时把书上没有的知识点补充到手册上。
第三轮第四轮,回归手册每天复习固定的页数,回家前和朋友互相抽问,穿插肖八肖四腿四的选择题,同时看腿姐分析题课程,再加上背腿的主观题。腿姐主观题是我主要的背诵材料,也补充背诵了肖四里腿没有的题目。我体感,两个老师对重点热点的把握差不多,比较起来,肖更全、语料库更丰富,腿更精简,更注重考生能运用语料库自己组织出答案,各有千秋吧。
今年上海地区政治分普遍不高,67也是一个我能过得去的分数了。这门课我花的时间蛮多的,比起其他科目,性价比略略有些低。
需要注意的是,真题的风格和肖、腿选择题的风格并不太一样,出题范围更广,会出现偏门知识点。我后期模拟卷选择题都在40分左右,考场上依然觉得不太顺手。
关于腿姐技巧班的争议,我觉得技巧班选择题部分对我来说用处不大,主要是求一个看了心安,考场上还是按照自己的基础做题,不过腿姐的主观题答题技巧,我受益颇深。
(三)法综
(我的复习情况)今年法综卷子改版,题目更灵活,改卷上也更严格,我完全没想到会拿到这个分数。七月学完一遍法综之后,我前期一直是背anki,反复地背,坚持了大概两个月,我发现背anki我每天都压力很大,后期只想赶紧速刷完成任务,背了不入脑,于是我就放弃了anki。

图 3 anki背诵记录
开始每天背固定页数,从15页/天到20页/天,这样过了两轮,基本熟悉了内容。
九月重新梳理了思维导图,十月底开始对着思维导图默写内容再订正,既是逼自己输出,也是查漏补缺,就这样过了两三轮直到考试。这种默写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没有遗漏地覆盖所有知识点,会与不会一目了然,后期复习的时候会更有针对性。同时,因为是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默写,体系感比较强,可以在默写的时候对知识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我非常推荐这种方式。专业课我也是这样复习的。
图 4 思维导图导入笔记软件后默写
(建议)法综今年改革的风向还是很明显的,超纲题时有出现。
建议要全面复习,我想这次法综分不低的原因在于我都是地毯式复习,几乎所有知识点我都要求自己能默出个八八九九,这样最后考场上能默出个七七八八。最基础的背诵以外,各个学科还有自己的特点。
具体来说:中法史、外法史以背诵为根基,考场上是不可能自己编出来的。
刑法、民法的案例分析、法条分析可以看一下机构的专题课(震川有专门开,不贵),着重学习如何将自己背诵的知识转化成卷面上的得分点,这一方面是答题框架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论述逻辑的问题。
经济法、法理学部分要培养将背诵的内容与自己的理解、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能力。
诉讼法部分近年容易超纲,可以额外学习下法考的内容,光看机构教材是不够的。
总结来说,法综的学习,不背是不行的,光背是不够的。要背到教材上有的纯默写的题丢不了几分,不太会的题能有依据地写满,不会的题能有有逻辑的思考过程展现在考卷上。
(四)法金
(我的复习情况)法金我的背诵方式与专业课类似,都是利用思维导图默写的方式记忆。但是考虑到法金的热点更多,我会用便利贴把相关的补充贴在书上,这样方便查阅。有些热点性知识点并不需要全部背下来,只要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就好,这种情况下,便利贴的方式就很契合“路过看一眼”的需求。

图 5 便利贴贴一些补充知识点
(建议)法金要把握好教材和热点,建议重要度有区分地准备。
法金涉及的部门法很多,金融法部分包括证券法、银行法等小法,民商法部分包括民法总论、合同法、公司法等,国际金融法包括IMF、跨境融资等等。
就金融法部分来讲,金融监管和证券法是重点,也是老师们研究比较多的。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对法律中的各种制度,成体系地进行分类记忆,例如投资者保护中包括普通投资者与证券公司纠纷的强制调解制度、中国式集团诉讼等等,而对于重要的制度要知道它的前因后果,如法律规定内容、制定目的、与域外立法区别等等。保险法等小法,通常情况下不会考论述题,考得一般比较基础,所以全面记忆到位很重要,不能投机取巧。因为考的分虽不多,但考到就是会与不会的差距,失掉这样的分很可惜。
民商法部分来讲,其中一部分内容与法综民法重复,这部分可以省下一些力气,另一部分如公司法是重者恒重,这部分要在理解掌握法律制度的基础上,了解一些学界热议问题,对学界的不同观点能说出一些,比较典型的有股东认缴出资提前到期等。事实上今年的初试中就考到了这样一题,也就成为了拉开差距的重要一题。
至于国际金融法,考的分数不多,大致在10分左右,因此我还是以震川笔记为主,事实上也没有超出笔记范围。
四、学习习惯和方法
讲到学习方法,因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我所说的仅供参考。以下主要是依据我踩的坑和获得一些小经验来展开。
首先,我认为最基础的一条是: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是耐性强,细水长流类型的,还是高专注度,多快好省类型的,是乐观的心态平稳的,还是悲观的患得患失的。无论是哪种,只要好好学,都能考上华政。所以,请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前提上,不要与别人比较。例如,我就是速刷遍数,耐力比较强的类型,我保持心态的方式源于一遍又一遍地速刷,通过四次五次六次的遍数来获取安全感。但是,我同样考上华政的好朋友就不是,她是慢慢啃,遍数只在两三遍的类型,有时讨论问题,我觉得她的记忆反而比我多遍重复更牢固。所以复习风格不同没有关系,到达罗马的路从不唯一。另外,没有完美的复习过程,即使是高分考生,复习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背了又忘忘了又背、看不懂论文、进度赶不上自己的预设等等等等,这些问题普遍地存在每一个考生身上,不必因此而过分焦虑。即使到考前一刻,仍有知识点没有背熟、仍有热点没有关注到,这是非常正常的,我们所做的仅是尽量,尽量复习更全面、尽量记忆更牢固。做到这些,已经非常棒了。
其次,要关注自己的复习状态,及时调整学习方法。考研还是一个比较长线的复习阶段,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及时调整复习重心和复习方法。人在复习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种惯性,惯性沿着既有的复习模式复习。看惯了视频课的就不太愿意转入枯燥的背书中、默写熟练了的就不太愿意实战做题遭受挫折、优势科目的学习顺风顺水就抗拒困难科目的学习,考研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与自己的惯性、惰性对抗。因此,我建议在学习过程中,定时检验自己的复习情况,比如,用默写检验背诵情况的,用模拟卷真题卷检验掌握深度和全面度,强迫自己认清复习现状,把时间精力用到补弱上,补弱之后再提优。
最后,生活上注重劳逸结合,复习上注意删繁就简。前者,如果学了一段时间觉得比较累了,可以给自己放一个一天两天的假,和朋友散步或者唱歌运动等等都可以,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一定要坚持可持续的复习方式。如果有某一段时间杂事比较多也没有关系,尽量在短的时间处理好就好,不因为琐事破坏了自己的心态更重要。后者,市面上的复习资料、复习课程有许多,认准一套吃好吃透就可以了!我因为是二战,手头资料非常充裕,但实际我用到的专业课资料也没有超过5本,另外补充了一些热点相关的小资料。学习是永没有尽头的,但时间是有限的,理想的复习状态是面面俱到,实际的复习情况却很可能是顾此失彼。法金考试重者恒重,切勿盲目求全。
四、写在最后的话
写到篇尾,也已写了不少字。回头望一望这半年,每天早出晚归,疲惫倦怠之感常有,专业知识显然长进许多,精神上也成长许多。
考试是自己的事情,如果真的有一个想完成的目标,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为自己的选择“自负其责”。许多情绪感悟一时间词难达意,也就不再赘述了。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吧!

收集:震川考研
编辑:小楠学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