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吨级可能是新战略轰炸机的最佳起飞重量!


对全球性的战略力量而言,具备三位一体的打击能力是基本的标配。实际上当今还有现役轰炸机的国家,只有三大国。俄美现在仍然各自有70架到140架的战略轰炸机,但是现在只有中型轰炸机的一方就成了最明显的一个短板。有短板就必须尽快的补上,否则在未来还要吃暗亏。全球战略平衡,就要讲究兵对兵将对将,虽然真正开战可以采取田忌赛马的系统性不对称优势战略。但是更多的时候还是没掀桌子的战略威慑。这就需要有更多的对等手段。比如俄罗斯现在的经济实力只不过相当于一个富裕的经济大省。但是俄罗斯却动不动的喜欢派遣图160和图95,没事就到加利福尼亚的外海打个擦边球;或者到委内瑞拉的和古巴的机场停一下;或者在西太围着4岛转一大圈。这种战略姿态带来的战略红利,仍然是显而易见的。而没有战略轰炸机。

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B52像飞贼一样的经常闯入自家的近海。却不能回敬一下他们的关岛、迪戈加西亚甚至是夏威夷,这在战略上就是很吃亏的。要研发战略轰炸机,尽快的补上超级短板,首要的一个问题,在于这飞机的体量指标要设计到多大?只有体量先定下来,才能再定下用什么发动机,用几台发动机,航程多远,作战半径多大,可以带多少炸弹和其他武器,机组需要几个人等等。现在全球严格算战略轰炸机的,只有5种。就来先看看这5种的主要指标:
B2最大起飞重量170吨,有效载荷23吨,最大不加油航程11000公里。BIB最大起飞重量216吨,有效载荷30吨,最大航程12000公里。B52,最大起飞重量220吨,有效载荷31.5吨,最大航程16000公里。图95,最大起飞重量约180吨,最大有效载荷21吨,最大航程15000公里。图160,最大起飞重量275吨,最大有效载荷45吨,最大航程16000公里。

这里面的最大航程都是单次不加油航程。这些战略轰炸机的作战半径,都采取高高航线计算,也就是高来高去,以空气阻力最小的方式发动洲际突击。在不加油的情况下,最大作战半径是理论最大航程的40%到45%。若像B1B一样需要采取传统的低空超音速突防的模式,会因为低空空气阻力大而且超音速油耗高,实际不加油作战半径,可能只有最大航程的三分之一,也就是4000公里之内。这5种战略轰炸机美国占据了其中的3种,可以说选择手段最丰富,而且有独一无二的隐形战略轰炸机。美国可全球接应的基地遍布全球,加油机的应用也最为熟练,因此美军的这三大战略轰炸机在实际运用中,都要进行至少2次空中加油,有的特殊任务,甚至要进行4到5次的接力性空中加油,这样导致美军的这3种战略轰击机,都不能只看表面参数,他们实际上都能进行环绕半个地球的洲际轰炸!
俄罗斯现在基本没有遍布全球的海外基地,加油机的运用也不太多,因此俄罗斯的图160也是所有这5种战略轰炸机里面体量最大,载弹量最多的一种。图160即使不经过加油也可以实现8000公里的作战半径,可以从本土起飞,直接越过北冰洋突击北美大陆。

而未来全球出现的第6种战略轰炸机,由于先天军事地理条件的限制,比如无法越过北冰洋,而且海外也没什么可以起飞加油机的基地。那么这航程还真不能比以上5种战略轰炸机中航程最远的图160短太多。也就是说,有15000公里的不加油航程,至少7000公里的作战半径是必须的。从体量上讲,这就是一种最大起飞重量不能低于220吨的大飞机,最好能放大到240吨才能满足基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