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不懂?不会做?高中必读《红楼梦》资料来啦~

2022-03-12 22:17 作者:雪堂语文  | 我要投稿


《红楼梦》核心讲义(部分)
《红楼梦》系列讲座持续更新

《红楼梦》解读

【后世评价】

①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清•《竹枝词》

②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

③ 人生“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张爱玲

让鲁迅和张爱玲都赞叹的书,让世人不得不谈的书,正是这本《红楼梦》。而又是谁能够创作出这样一部让人惊叹的巨著?

 

【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祖籍河北省丰润县。清初,入满洲正白旗籍。他本人生于南京。

1.第一阶段:曹雪芹生在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达60年之久。祖父曹寅当过康熙的“侍读”,曾祖母又是康熙的乳母,曹家与皇室的关系非常密切。

2.第二阶段:少年时代,他“锦衣纨绔”、“饫甘餍肥”,过了一段豪门公子的奢侈生活。

3、第三阶段:雍正五年(1727),他父亲曹頫因事受到株连,被革职抄家。从此,家族的权势和财产都丧失殆尽。他的家庭居处屡迁,生活极不安定,有时甚至不得不投亲靠友,以维持生活,还常常受到歧视和凌辱。

 

小结:

(1)曹雪芹一生经历了由锦衣玉食到“举家食粥”的巨大反差,对贫民百姓的命运有了切身感受,对社会上的黑暗和罪恶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也许正是这般命途多舛,才成就了曹雪芹。

(2)胡适考证说,书中主人公贾宝玉就是曹雪芹的原型。后世也有人考证认为,贾宝玉的原型是曹雪芹的叔叔曹頫。所以红学界又有“叔传说”的说法。

 

【创作历程】

《红楼梦》是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今传《红楼梦》80回以后他已写完,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流传下来。后40回由高鹗续书。

 

【历史影响】

由于曹雪芹对诗词、金石、书画、医学、建筑、烹调、印染等各门学问都十分精通,所以描写贵族家庭的饮食起居、园林建筑、家具器皿、服饰摆设、车轿排场等等,都真实而细腻。有人称它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百科全书”。

由于《红楼梦》引起广泛的研究兴趣,清末时人们把相关的研究称之为“红学”。

 

【主要情节与结构】

全书一百二十回,从林黛玉进贾府开始,叙说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和婚姻悲剧,这是一条明显的情节发展线索。

这条线索在一个总体背景中推进,即贾府(荣国府和宁国府)由盛而衰,由烈火烹油、花柳繁华到革职查抄、树倒猢狲散。

全书的“大事件”不多,主要有:秦可卿之死、贾元春省亲、宝玉被打、抄检大观园和晴雯之死、黛玉之死、贾府被查抄,等等。比起《三国演义》的中原逐鹿,烽烟四起,刀光剑影,《红楼梦》几乎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用脂砚斋的话说,它写的全是“家常老婆舌头”,“大旨谈情”。

单是请客吃饭,《红楼梦》就不知写了多少回,但回回都不一样。

这就是《红楼梦》的情节特色。

所以,我们在阅读《红楼梦》的时候,要特别留意其中的生活画面、生活细节,因为这是构成《红楼梦》情节的十分丰满、生机勃勃的“血肉”。譬如,我们一定要细细品味黛玉初入贾府的人情交往、性格碰撞,要欣赏“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晴雯诀别”“宝玉祭晴雯”“黛玉焚稿”等精彩篇章,甚至要留意黛玉和湘云夜深联诗,吟诵“寒塘渡鹤影”与“冷月葬花魂”的精彩细节,以及那种令人心旌摇曳的诗情画意。“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阅读《红楼梦》,只有在情节细处认真品味,才能进入“大观园”的奇妙天地。

 

【艺术特色】

《红楼梦》的结构主要是以网状形式全面展开的。

所谓“网状形式”是指,作者曹雪芹在一本书中组织了大大小小的故事,描写了无休无止的人事往来,在这蔚为大观的历史长廊里,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宝、黛爱情悲剧的发展始末,两者相互穿插交织,是支撑这座艺术大厦的栋梁。而每一人物又几乎自成起讫的故事线索,条条线索,错落编织。

全书一百二十回,上半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下半部写“树倒猢狲散”的衰败局面。其中第五十四回与第五十五回之间是个转折,由喜转悲,由盛转衰,由荣转枯,第五十四回是全书热闹的顶点,第五十五回便开始急转直下。

全书按贾府的衰败阶段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前5回):序幕,对于全书起着纲领性作用。它对全书的主题、主线、副线以及贾府家事、人丁、四大家族之间的关系和十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命运都作了或明或暗的概括。

第二部分(6~55回):贾府的全盛时期。

第三部分(56~104回):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时期。

第四部分(105~120回):贾府彻底衰落的时期。

 

【主旨情感】

《红楼梦》以贾府的衰败为背景,主要写一批贵族子女的生活,特别是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通过一个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客观上展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通过宝黛爱情悲剧的描写,表现了人生理想的幻灭,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意义。


【附录】人物关系图


注 括号内的人是相关人物的丫鬟或小厮。

“金陵十二钗”解读资料

《红楼梦》简答题汇编资料

可私信了解获取方式。

读不懂?不会做?高中必读《红楼梦》资料来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