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走进金庸馆,缅怀侠之大者

2023-11-03 10:17 作者:笔中文化科技集团  | 我要投稿

好展馆  笔中造

侠义之心,

与其有关。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查良镛)在香港与世长辞,享年94岁。

5年过去了

百度百科至今仍是以黑白单色屏幕

讲述金庸生平


这里,请允许我们走进展馆展厅同参观、共缅怀的形式,向他致敬,缅怀这位侠之大者。


(图片 | 金庸文化馆外立面)


(图片 | 馆门外立柱所绘经典人物图案:天山童姥)


进馆


前言,非常值得一看




那些脍炙人口的文字,耳熟能详的金句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神雕侠侣》

“人使剑法,不是剑法使人”《笑傲江湖》

“打遍天下无敌手”《雪山飞狐》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神雕侠侣》

“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射雕英雄传》




查先生使用过的物品,反应许多生活的细节



屏风



这屏风刻画了很多射雕英雄传里的经典人物:郭靖,周伯通,一灯大师,瑛姑,欧阳克…


英雄年少时


林欢·夏梦



引人入胜的书籍




电影《射雕英雄传》分上下两集的电影宣传单

(1959年)




镇馆之宝


《笑傲江湖》报章连载版手稿

(1967年)

每张纸前后空两行,手稿几乎一气呵成,没有太多地方改动



《佳视周刊》(1976)

报导电视剧集《碧血剑》的拍摄花絮以及人物介绍



香港话剧团《乔峰》舞台剧剧本及剧照

(1981年)



《射雕英雄传》电视剧主题曲录音带

(1983年)

顾嘉辉作曲/黄霑、邓伟雄填词



不同版本的电视剧和电影小集



影音的世界里,那些或美丽,或侠义的角色永垂不朽;


而现实生活里,痴迷于金庸武侠的少年,梦想的翅膀都渐渐在生活的重负下消溶。


但曾经神往的武侠世界,还是在心中顶天立地,还有那些惊世骇俗的爱情金句:


“我要你永远这么待我,要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


《神雕侠侣》新修版 修订手稿

(2005年)



董培新《天龙八部》第三十三回

(2005年)

“奈天昏地暗 斗转星移”水墨画

金庸作品情节丰富、场面壮阔,给画师提供了不少绘画题材



香港舞蹈团《笑傲江湖》舞剧宣传单

(2006年)

另外《雪山飞狐》《神雕侠侣》都曾经被改编成舞蹈演出



“好声金庸系列”有声书籍

(2010年)



改编手稿

《书剑恩仇录》


《射雕英雄传》


多媒体


还有许多有趣的,等诸位亲自去尝试吧








拿起令牌,开始旅程



无疆界  跨领域


各种译本



日本NHK广播电台《中国语讲座》教材

(2002年)



1980年代开始,海内外掀起一股研究金庸小说的热潮,这是第一本研究金庸小说的英文学术论文集

(2007)



还有许多的衍生品

下图这对是史上最萌神雕侠侣



游戏卡片



其实,自1980年代开始,金庸作品的文化衍生效应也开始在商业领域崭露头角。


金庸笔下林林总总的武侠人物,极富想象力的武功秘笈,成就了香港的电玩游戏、玩具以及动漫产品。


比如金庸馆展出的一系列公仔娃娃,有披着袈裟的一灯,有扛着打狗棒的洪七公,有戴着蒙古帽的靖哥哥,还有明媚皓齿的蓉儿。连中国电信也曾推出过面值为10元的《金庸群侠传》电话卡……


天下没有自封的豪杰



留言板



有人说过,优秀的作家是可以在作品里搭建起一个可以承载世界的价值观的。

能做到这个段数的,华人世界,唯有金庸一人而已。

金庸馆的设立,意味着二十世纪武侠小说作者尽管才子辈出,但只有金庸,才真正在华山论剑中最后胜出。

严家炎曾评价说:“武侠小说到金庸手里,真正登上一个高峰,超越一般所谓‘雅’、‘俗’之上,而进入优秀文学的殿堂。”

而金庸馆,则将这座殿堂,变成永远的纪念。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敦煌壁画展》在金庸馆的楼上展览

以此结尾



金庸已逝,幸好还有金庸馆可供凭吊。

谨以此文,致敬金庸,以及大侠年代!

走进金庸馆,缅怀侠之大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