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屠桥电商+产业园,能否引发聚变

2020-11-06 14:53 作者:泰州未来之城  | 我要投稿

【基本情况】

  上世纪80年代,医药高新区寺巷街道屠桥社区形成了以家庭作坊为主的化学玻璃仪器加工产业。从2008年起,当地企业和村民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借助百度、阿里巴巴、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销售教学仪器产品,逐步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教学仪器(教仪)电商销售模式,塑造了教学仪器的“屠桥品牌”。目前,屠桥社区开设网店近300家,电商创业、就业人数2000多人,年销售总额达2亿元,教学仪器销售占据了京东、淘宝、天猫商城同类产品80%以上份额。

  【富民效应】

  被互联网改写的乡村生态

  从市区出发,驱车沿长江大道一路南行,20多分钟后屠桥社区到了。

  远离城区和街道中心地段,区域内还分布有大片农田,这个涉农社区俨然一幅田园风光。

  下午4点后,到了物流收货时间,沉寂了大半天的屠桥社区才热闹起来。居民家的空地上、店铺门前堆满了要发往全国各地的货物,物流公司的中小型货车在社区巷道穿梭往返,嘈杂的鸣笛声和喧嚣的人声,无一不彰显着“淘宝村”的活力与繁华。

  当地的乡村生态如何被互联网改写的?

  “在天猫、淘宝等网络平台搜索‘教学仪器’的相关店铺,有八成是我们屠桥居民开的。”在屠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孙维俊看来,屠桥社区的电商产业发展,一批带头人功不可没。

  上世纪80年代起,屠桥人出门跑销路,把当地家庭作坊生产的化学玻璃仪器卖到了全国各地学校,赚到了第一桶金。

  教学仪器种类繁多,总数多达3000多种,而屠桥仅能生产以化学玻璃仪器为主的100多种。为实现屠桥教学仪器的全种类营销,当地供销员孙勇成立了泰州市中泰教学装备有限公司,整合全国各地全种类教学仪器货源并向屠桥供销员供货,一度助推形成了屠桥“买全国、卖全国”的营销模式。

  然而,从2000年后,全国各地陆续改革,变学校单一采购为政府平台统一招标,因缺乏相关资质,屠桥产品直接被挡在门外。

  另辟蹊径,上网销售教学仪器,现任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芮艺生是社区第一人。2006年,当时还在就读江苏科技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的芮艺生,发挥自己专业优势开始创业,他在网上开设门户网站,通过向百度购买流量发布广告,打开了屠桥教学仪器的网络销售新世界。

  2007年7月,居民吉小燕大学毕业返乡后,率先在淘宝开网店销售教学仪器,主攻个人消费群体。与传统销售不同,吉小燕推出物理实验套装、化学实验套装,将零散小教具打包成套出售,方便学生携带,在填补市场空白的同时也赢得市场,她当年销售额就超过了其有着多年营销经验的父亲。2010年,吉小燕又新开了天猫商城的第一家教学仪器旗舰店,营销额在天猫始终名列前茅。

  “这个行业农民都能做得好,我为啥做不好?”毕业于西安交大的王策,6年前不顾家人反对,放弃在深圳华为公司的优厚待遇回乡创业。为提高产品竞争力,他利用专长,钻研产品外观专利,先后收获“微型马德堡半球实验模型”“有机电池盒”“电磁铁实验器”等上百个外观设计专利证书。同时,王策强化品牌化经营,他创立的“沪教”牌教学仪器产品主攻中高端市场,被选入京东自营店,年营销额达上千万元。

  返乡大学生们的成功,激发了村民们的创业热情,常有村民上门取经。为提升村民开店能力,市人社部门主动到屠桥开展培训,并组织屠桥优秀学员赴清华大学参加“创业育苗”特训。

  如今,屠桥已形成“户户创业,人人就业”的浓烈氛围,成为全国最大的教学仪器电商销售基地,先后荣获“省电子商务示范社区”“省信息化示范社区”称号。

  【发展瓶颈】

  “涟漪效应”带来同质化竞争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认为,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这种熟人社会关系网络不仅具有较为一致的“集体意识”,而且信息几乎是全对称的。

  在屠桥实践中,这一社会关系网络在电商前期成长与扩散中发挥着助推作用,无一不是通过亲属邻里之间的“涟漪效应”进行传播和扩散的。但随后,又面临因同质化竞争而产生市场饱和危机。

  在屠桥,电商生意越来越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现在也就是忙个热闹。”当地一位电商业主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近期他每天营业额能做到6000多元,但利润不到2000元。且开销大,雇佣的六七个理货人和两个客服要发工资,每天还要交给淘宝500元广告引流费,除去各项开支,基本不挣钱。

  “以前,常能听到一单生意赚几倍利润的传说。现在,已有了亏本也要拉销量的个例。”芮艺生深有感触:“屠桥电商拿货渠道大同小异,同样的产品,凭啥你能卖出去,拼价格呗。对于社区不少电商而言,不打价格战没销路,打了价格战没利润。

  过去,在淘宝、天猫上,教学仪器电商寥寥无几。现在,淘宝上至少有几百家,天猫上也有几十家电商同行,各家产品价格、销量都一目了然,竞争可想而知。

  在王策看来,创新产品是关键。“在屠桥社区,只要是搞创新的,市场份额就高、利润也高。相反,搞同质化竞争的电商由于不创新,一味跟风,利润空间相对会变小。”

  ODM模式,是当下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的一种新模式,在互联网企业的牵线下,电商直接连接制造工厂,消除中间环节,以“性价比”吸引消费者。目前,我国电商企业正扎堆涌入上游生产端,电商与工厂合作的产物此起彼伏地涌现。

  熟谙此模式的王策,也早已布局了一家教学仪器加工厂,不过厂房并不在屠桥,而是毗邻屠桥的扬州市江都区浦头镇。在王策的浦头镇厂房里,一排排机器正在自动生产着塑料学具。与屠桥许多家庭式生产作坊相比,这里宽敞明亮,空间很大。

  “受基本农田保护的制约,屠桥土地资源少,在自家院子旁扩建厂房很难申请,我们才把厂房设到浦头。泰州、江都两头跑,我也没办法啊!” 王策不无遗憾地说。

  与王策一样,屠桥目前已有7家教学仪器网店正在向上游加工企业延伸,但大多都面临在家庭作坊“蜗居”式生产的困境,亟待转型升级。

  【路径探索】

  筹建产业园加快抱团发展

  浙江义乌青岩刘村被称为中国网店第一村,当地有2000多家淘宝网店。随着电商发展,已带动当地各种实体工厂、纸箱包装、快递、网店装修、淘宝技术培训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义乌青岩刘村一直是屠桥社区追赶的目标,也是我们全区电商发展的标杆。”医药高新区发改委商务处长刘力认为,经历简单的形式复制与大规模扩张后,屠桥电商发展已站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如果一味打价格战,不求创新,不建立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屠桥想要坐稳全国教学仪器销售‘领头羊’这把交椅很难。同时,还将错失发展黄金时机。”

  孵化特色产品,被不少屠桥电商视为突围同质化竞争的一条良策。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现在更注重产品品质。接下来几年,电商会进入比拼质量和品牌的时代。目前,我已启动教学仪器的原创设计和生产,也提前注册了不少品牌。”对未来,王策有自己的判断。

  “抢占市场得靠杀手锏。”为把父亲创办的试纸生产企业做大,屠桥退伍返乡青年孙帆联合科研院所,成功研发填补国内空白的“0-14”精密试纸。2019年,企业试纸在全国市场线上线下占有率分别达到72%、51%,产值突破1200万元。

  但在屠桥电商创业者中,像王策、孙帆这样“吃螃蟹”的,只是凤毛麟角。

  “要避免‘单打独斗’,成立屠桥电子商务协会,很有必要!” 刘力表示,对已拥有全国八成销售份额的屠桥教学仪器电商产业来说,利用市场、货源和商贸的优势,成立电商协会不仅是屠桥电商的强烈愿望,也是医药高新区壮大电商产业、文创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创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着眼当下,屠桥电商转型,还需破解土地、人才等瓶颈问题。南理工泰州科技学院商学院院长许小军认为,破解这个难题需要政府、企业高效联动。例如,电商主体中的领头羊和政府共同协力,才能构建一个完善的“淘宝村”生态。生态建立后,才能吸引更多创业者在此聚集,并一起应对复杂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许小军建议,希望政府能够助推、顺应市场主体的行为,巧妙施政、施策,让“屠桥电商+产业园+人才”,产生“化学聚变”,使得这个从化学仪器起步发家的小社区,真正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教学仪器产销两旺的“小义乌”。

  采访中,正在筹建中的屠桥电商产业园成为村民热议话题。

  如何把社区小电商聚合起来,有更强能力参与市场竞争?去杭州、义乌等地参观后,孙维俊发现,电商产业园这种形式是一种不错选择。“相信有了园区后,类似王策那样需要土地建厂房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了。此外,我们还能帮助入园电商解决人才需求、落实政策优惠,集中提供摄影、美工、物流等服务,还能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入园电商搭建融资平台等。”

  孙维俊说,目前,屠桥电商产业园正在办理土地审批手续。该园区建成后,将招引社区电商加快入驻,并整合社区电商企业和人才,组建屠桥电商行业协会,放大抱团效应;打造教学仪器生产、销售新平台,向上、下游不断延伸;优化服务功能,让物流运输和仓储成本更低廉,为地方电商产业发展提供更有效支撑。

  要产生强大的“化学反应”,还要付出很多探索。纵观全国电商产业园发展,不少产业园以租赁模式为生,存在运营主体培育难、市场运营难、人气冷人才少、入园企业基础差等问题,有的企业“进了园又出园”。

  “电商产业园好建,运营难。”对此,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处(电子商务处)处长朱国平建议,屠桥电商产业园建设要结合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拓展经营领域、提升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层次,尤其要主动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研制开发出拳头产品,持续叫响更多“屠桥教仪”营销品牌。

  “真正的电子商务园区应该是以电子商务为平台,辅以创新、孵化、品牌运作、知识产权、人才对接、资金对接、项目对接等,帮助园区内商户成长,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真正形成集聚,达到抱团闯市场的目的。”朱国平说。

  执笔/本报记者 张虎林 张仲明

  通讯员/许子健

  图①:教学仪器设备电商产业富了屠桥百姓,社区成片的集中居住区尤为漂亮。图②:泰州市中泰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组装教学仪器。图③:电商吉龙林(左)正在认真核对发货地址。小雨摄

来源:泰州日报

屠桥电商+产业园,能否引发聚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