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成师浅谈鼓励教育
近日,宁波一位爸爸上了热搜,网络流传他用鼓励的方式将儿子从倒数第一夸到全班第一。在网友的讨论中,发现观点分为两派,一派家长非常赞成这种鼓励教育方式,希望自己也能通过友好的方式激励孩子成长。但大部分网络留言提出家庭教育中非常现实的问题,即一味地鼓励可能助长孩子的傲慢,导致家庭教育的本末倒置。下面聚力成师与您具体聊聊,鼓励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成效究竟如何。

想必,大多数家长都希望用鼓励教育的方式帮助孩子成长,但在实际生活中总是事与愿违。如果仅仅是通过鼓励的方式,便有可能助长孩子的傲慢之心,不利于其人格的进一步发展。
聚力成师认为,首先我们应该明确“鼓励教育”的使用场景,扩大对鼓励教育的认知。谈及鼓励教育就不得不说起它的对立面——批评教育。批评教育阻碍孩子童年自信的培养,即使表面看上起能言善辩的孩子,在感情或者生活其他方面容易养成一种不配得感。当孩子犯错后施行批评或是惩罚容易造成孩子对失败的恐惧,并在未来人生选择上避免尝试与挑战,压抑自己真实的需求,表现出萎靡不振的情绪。
既然批评教育不能帮助孩子塑造健康人格,那么鼓励教育就一定正确吗?其实也不然。聚力成师认为,家长应该清楚批评与鼓励的适当界限。当孩子处于人生的尝试阶段,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和对事物认识不清而犯错时,家长应该尽力包容采用鼓励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要在意一次成败。相反,如果孩子明知故犯,比如,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态度有问题时,家长应该及时提醒孩子存在的问题,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今后争取避免。
聚力成师提醒各位家长,孩子的行为是家长的镜子,在家庭教育中不应该紧盯孩子的问题,适当反思家庭气氛与环境是不是助长孩子的坏习惯,在要求孩子改正的同时也要及时对家庭氛围有所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