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清北】2022年北京大学811古生物学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
考研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811古生物学没有官方指定的考研参考书目,盛世清北根据专业老师指导及历年考生学员用书,推荐使用如下参考书目:
《古生物地史学概论》 地质出版社 杜远生
《古生物教程》 何新一 地质出版社
盛世清北建议参考书阅读方法:
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重难点知识梳理
北京大学811古生物学暂未提供考试大纲,但盛世清北的课程中总结了复习的大体方向,考试重难点知识梳理内容如下:
古生物的主要门类(一)——无脊椎动物及半索动物
1、腔肠动物门四射珊瑚亚纲
概述:腔肠动物门主要特征——两胚层,中央腔,触手环,外骨骼,水螅型和水母型。分类概况;四射珊瑚亚纲:四射珊瑚的外形——单体和复体外形。四射珊瑚骨骼基本构造——外壁、表壁、萼部(外部构造),隔壁(内部纵列构造),横板、鳞板、泡沫板(内部横列构造),中轴、中柱(内部轴部构造)。四射珊瑚的构造类型——单带型、双带型、三带型、泡沫型,地史分布;珊瑚的生态:非造礁型和造礁型。
重点:四射珊瑚的基本构造,珊瑚的生态。
2、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头足纲
软体动物门概述:一般特征及分类概况;双壳纲的一般特征,软体构造:外套膜、外套腔、鳃、水管、足丝;双壳类的壳形、壳饰;双壳纲的外部构造:喙、壳顶、后壳顶脊、后壳面、基面、耳、耳凹、足丝凹口、足丝凹缺;双壳纲的内部构造:外套线、外套湾、肌痕、铰合构造;双壳纲的定向;双壳纲的生态及地史分布。头足纲的一般特征;外壳类壳形、壳的定向、壳表纹饰;外壳类的外部构造:原壳、外壁、住室、壳口、脐、脐壁、脐接线;外壳类内部构造:隔壁、气室、闭锥、隔壁孔、隔壁颈、连接环、体管及类型、缝合线及其类型;头足纲的生态及地史分布。
重点:双壳纲的基本构造,头足纲的体管类型和缝合线类型。
3、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
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分类概况;三叶虫纲背甲构造:头甲——头鞍、鞍沟、鞍叶、颈环、颈刺、前边缘、颊面、颊角、颊剌、眼叶、眼脊、面线及类型、固定颊、活动颊。胸甲——轴节、肋刺、肋沟、间肋沟。尾甲——尾轴、轴节、肋沟、间肋沟、尾边缘、尾刺;三叶虫的生态及地史分布。
4、腕足动物门
腕足动物的一般特征;腕足动物的外形:正视、侧视、前视(中槽、中褶);壳体的定向、度量和壳饰;腕足动物硬体构造:壳体后部构造——喙、肉茎孔、铰合线、主端、壳肩、基面、三角孔、三角板、三角双板。壳内部构造——铰合构造(铰齿、铰窝);腕足动物的生态及地史分布。
重点:壳体后部构造和铰合构造
5、半索动物门笔石纲
半索动物门主要特点;笔石纲概述;笔石的硬体构造:胎管、线管、芽孔。树形笔石胞管类型——正胞、副胞、芽茎、茎系。正笔石正胞管类型。笔石枝及其定向、共通沟。正笔石目笔石枝的伸展方向。笔石枝胞管的排列。笔石体。笔石簇;笔石动物的生态和地史分布。
重点:正笔石胞管类型。
六 古生物的主要门类(二)—脊索动物及古植物
古植物学意义,分类概况;高等植物的形态和结构:根。茎的形态和结构。叶的形态和结构——叶的组成和叶序、叶的形状、叶脉及类型。高等植物的繁殖器官;原蕨植物门一般特征,地史分布,起源和进化;石松植物门的一般特征,鳞木叶座结构,地史分布;节蕨植物门的一般特征,地史分布;真蕨植物门的一般特征,蕨叶结构——单羽状复叶、双羽状复叶、三羽状复叶、小羽片及类型、羽片、间小羽片、羽轴。地史分布;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种子蕨植物门、苏铁植物门、银杏植物门、松柏植物门的一般特征及地史分布;被子植物门的一般特征及地史分布;植物界演化的主要阶段。
重点:高等植物各主要门的特征,植物界演化的主要阶段。
盛世清北建议: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考研经验
考研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各位备考北大的小伙伴们,一定要稳住,血槽全满,能捞一分是一分,学到就是赚到!但会虽如此,考研冲刺时段遇上了考试周,这个时候,小伙们是不是火急火燎的,不知道该如何做抉择了?
考研临近,期末考试也近了,加上专业的一些实习等,小伙伴们忙的焦头烂额,心情也变得焦虑。但是考研时间已定,无论怎么抱怨都是无济于事,这个时候,最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应对技巧,不仅能闯过重重压力,坚持到上“战场”,还能再这期间快速捞分,赢得初试好成绩。下面由盛世清北老师来给小伙伴们支大招:
一、分清各种事情的轻重缓急
此刻的考研人除了要备考可能还需要应付期末考试,或者实习,事情千头万绪,哪个都比较重要,都不能延后或者推迟。这个时候就要对你手里的事情重新排序,按照二八原则,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要着急,也不要慌乱。事情总得面对,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当你面对这些事情导致压力较大时,把这些事情按照重要性一一安排好,按计划进行。除了整体时间地利用,碎片时间也要充分有效地合理运用,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
二、对一些相对不重要的事情做一些取舍
根据重要性把事情排序之后,如果时间还不够用,那么就要做些取舍了。虽然考研重要,但是考试和实习或者毕业设计一样都重要,这时候需要小伙伴们应该先根据每件事情的倒计时长短和所需要的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做出不同的排序和取舍。学校考试在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地复习专业课。期末考试结束后,把重心放到实习或者毕业设计的准备上,其余的时间一定要全力进行考研复习。与此同时,只要不是跨专业考生,专业课的复习,对于小伙伴们考研备考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三、缓解心态,沉着应对,站稳阵脚
有时候,让我们无助的,仅仅是无助本身。压倒我们的,往往是一种抽象的感觉。当我们满心都是“我完蛋了”的念头时,也许我们可以将它具体化一些,比如将自己绝望的念头具象化到是哪一科哪些问题让我们沮丧,然后就是找出自己当前能做的具体补救方法。努力了那么久,我们不能让心里的魔鬼打倒自己。
所以,无论何时何地,保持一颗平常心,当各种事情通过罗列时间表的方式安排好之后,剩下的更是要沉着冷静并且专心地逐个完成了。这个时候,小伙伴们最应该放松心情。距离考研的时间很短了,但是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只要努力去做,不辜负自己,至于结果怎么样,顺其自然就好。只要你这样想,你的考研并不会差。
四、改变冲刺阶段的备考策略
这个阶段是最为重要的阶段,需要改变策略,对知识整体化一,全面突破。因为冲刺期的复习策略应该是与前期的复习不同的,前期的复习看重的是对知识的掌握,主要的复习重点就是全面突破,主抓每一个零碎的知识点。但是复习到了冲刺阶段,侧重点就应该从零碎的知识点转移到宏观的知识框架上来。因为,要想将知识长久地记住,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对知识化为一个整体,并认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点就体现在框架体系中,最直观的一个方法就是将复习书本拿出来翻到目录页,如果能够在看到题目的同时将本章节的大致内容回忆起来,这种程度,就是对于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已经有了直观的印象了。盛世清北以往的进入北大的学长们大多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书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最后只剩下目录了,根据目录就能把所有知识脉络延展,相互关联起来,检查是否有知识盲区,知识盲区是高分的大敌。冲刺阶段把握整体,化繁为简,这样的好处就是不仅对所有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整体的认识,在碰到综合类题目时也能够应付自如了。
五、复习要有计划性和系统性
这个时段,已经进入到考试周中,这时候除了学校安排的课表之外,还要必须有一份自己安排的课余时间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每周课余时间的学习课表,做到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心中有数,才不会造成顾此失彼。这种计划性的安排应与相关科目的教学保持一致性,但千万不能被相关科目的频繁考试打乱阵脚。被动的应付平时的小测验,也就无计划性可言。除此之外,这个时段应该化零为整,可进行专题及真题的训练,查漏补缺,尽可能的掌握考试的重点,要点,突破自身复习薄弱项,最好能采用实战模考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实战能力,强化考试技巧,查找知识盲区与弱项,提高考试的速度和正确率,更需要理清各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并努力构建相应的解题思路和技巧的网络。回过头来重新系统复习具有典型意义的例题,易错题,抓住这些题目的切入点,归纳这些题目的命题立意和命题手段,概括解题的基本思路,是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
考研不仅是一场智力的比拼,更是一场耐力和毅力的考验。虽然这个时段事情比较杂乱,但是这个时段的复习,对于整个考研复习进程却是至关重要的。当小伙伴们看到倒计时一天天减少,更要努力让后面的每一天都过得都不后悔。所以,一定要在这个时期激发出自己体内最大的潜能,帮助自己获得最大的提升。
盛世清北愿每位备考北大的学子,都能够付出不亚于努力,赢得最后的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