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感觉快要释怀了,但过一阵又放不下了,一直在反反复复好难受怎么办?
在一个非洲的寓言里,提到一头河马在过河时失去了一只眼睛。接着,那只河马开始疯狂地寻找自己的眼睛。它看了看自己的后面、前面、两边、下面,但一直找不到。河岸上的鸟和其他动物都建议河马先休息一下,但它拒绝了,它害怕再也找不到自己的眼睛。于是,它继续绝望地寻找,直到筋疲力尽,不得不休息。就在它停下来时,河水也跟着平静了。这时,它揽起的泥土沉到了河底,河水也变得静止、清澈、透明。然后,就在河床只上,它看见了自己的眼睛。 通常我们停下来、退一步后,我们才能真正审视或者看清暴风雨的真实面貌,也包括你所有身心经历过的兵荒马乱,所有的“故事”或者称之为“事故”的缘起缘灭。生而为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维度来看,无法被满足的遗憾人人都有,但是无论哪个时期的遗憾,其实它都是一个人的认知壁垒所导致的主观意识层面参差不齐的问题,同样一件事,你过不去的,也许别人一笑而过,也许你觉得不值一提,别人却可以无限煎熬意难平。事实上,没有谁可以真正的成为谁的树洞,因为真诚比聪明更珍稀可贵,世界上也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最多也就是每个人在自己的伤口结痴“愈合的过程当中,友好分享一下啥药止疼啥药管用,以作参考。所以咱们延伸一下,您其实想探讨的真正的问题可否等同于“如何做到有效的面对遗憾”,当然也说明您已经对其有了很好的觉知和省悟,脑子让你明白它已经到了不是你单纯地凭着一腔孤勇和热血挣起袖子全力奔赴就可以让事情回到你想要的样子的程度,内心却又让你不得不深陷煎熬与磋磨的泥淖难以自拔。有的时候,面对自己的混沌之渊,一刀、两刀的往往不够,多刀几刀就彻底透彻了。 但凡真正的爱过,当你循着时间的肌理去打捞一些记忆的旧影,并在无人知晓的时候不断反刍往事时,你会蓦然回首惊觉那种心动,近如昨日,惊觉岁月流逝,短若一霎,时光深处的很多碎片般的刹那都定格成了心底的永恒,哪怕到如今,故人已经散落在人海,往事早已风飘云散,如鲠在喉的仍旧不胜唏嘘。 对于爱而不得的感情,大多数人都会产生执念,这符合心理学的研究: 越是难以圆满的事情,越容易让人念念不忘。也许久而久之,你也分不清自己到底是不甘心,还是真的难以忘记了。 不甘心是想得到,是想要赢的愿望。放不下是无所谓得不得到,也无所谓赢不赢,你心口的窟窿的形状找不到吻合的东西填补。而且放不下只跟你自己有关,那种烙进记忆里的淡淡的疼只会如同下雨天的关节风湿一样来提醒一下你。 正是这些欲言又止,克制和收摄,知难而退的时刻,让你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个成年人,也意识到生命越来越厚重。然而成年人的世界,相逢是意外,走散是常态。每一个合格的成年人,都不只是为自己而活。每一个合格的成年人,绝不会为了一个人抛弃全世界,更不会困死在过去的遗憾里。人这一生,要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当你的灵魂开始觉醒,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再为某一件事而沉沦。 当你真正的明白很多执念毫无意义,就会觉悟并释然于那段不圆满的感情,也许它自始自终就是从未真正的归属于你,得到和拥有的只是某些主观意识层面的错觉,也许一步步丈量过生命的长河的深度和广度后,你才了然你以为的金玉良缘,可能于你而言只是你命定的劫数,或者换句话讲于你而言的是心心念念意难平的遗憾,你怎知于他人而言不是拿起却早已淡定放下的解脱?不要个人还站在原地,在自我构筑的世界里,你在跺脚,在呐喊,哭着叫着,在挣扎煎熬不愿醒来的每一秒,都像个孩子在胡闹。你的自我感动其实很无聊,你该微笑,该带着和“过往”告别的一点点骄傲,走到阳光下,为自己“解除封印”,做自己该做的事,给时间一点时间,只差半步成诗,也算留存一份美好,拒绝被执念裹挟,逝去的感情就不会再牢牢占据自己的心,也能看到更多闪闪发光的人。当你不再单纯为自己或者某一个人而活,就能感受到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黄宇辉说过:翻篇,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总抓着过去不放,对委屈和伤害耿耿于怀,在那些无法改变的人和事上消耗自己,就是将人生拖入死循环,会对任何事提不起兴趣,无法迎接崭新的开始,人不能总被过去困住,因为有些过往有些回忆是个无底黑洞。人也不必惧怕分离,毕竟走掉的人就是无缘。 张爱玲说,忘记一个人,只需要两样东西,时间和新欢。如果还忘不掉,就是时间不够长,新欢不够好。给自己一点时间吧,生命里尽是去留不定的人,我们要做的,无非是聚时真心以待,散时绝不回头。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这样才是真正的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虽然绝大部分人都是不耗尽自己所有的期待,是不肯说再见的。但是,这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所有最开始的肆意热烈的快到最后终究是既无风雨也无睛的平和来收梢。事实上,你和其他人的关系只是你和你自己关系的延伸,你拥有的最长、最强大的关系是和你自己的关系。所以,尽力让我们生命中出现的每一次离场,也能成为一次体面的转身!毕竟“体面”是成年人的必修课之。我们要学会迎接所有的相遇,也请务必尊重所有的失去。所谓成长,就是一遍遍的怀疑自己以前深信不疑的东西,然后推翻一个又一个阶段的自己。长出新的智慧和性情,带着无数的迷惆与不确定,坚定的走向下一个阶段的自己。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开始崭新的一页吧。 “放下”需要多久?愿意蜕变重生的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