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四节:审题步骤及方法(3)

2023-04-02 08:04 作者:七色花学园  | 我要投稿

三、审清作答范围,知道材料在哪里找

一份申论试卷上的材料一般有8000字左右,答每个题目时若都去读这8000左右的字数,时间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确定答题的材料范围,精准识别要点位置,避免无效材料干扰。题目对作答范围的限定有三种形式:一是明确限定范围,二是部分限定范围,三是完全未限范围。题目选用什么限定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题型的难易程度。对作答范围的断定,可运用本章第三节方法,此处不再赘述。但要提醒一点的是:与之无关不必看,纠结不清先算上

四、思考答题思路,明确怎么回答问题

审题的意义在于得出答题思路。申论作答中,常有人在写了一段话后又涂掉重写,为何会出现这现象?主要原因就是在审题时没搞清楚答题思路,就匆匆动手书写。答题思路的明晰,取决于理清作答方向及答题逻辑,会答题的人必然会提前理清作答方向及逻辑结构。作答方向和逻辑的确定,相对于答案是先在的,甚至还是超越材料的,因而也是可以(不必然)脱离开材料、不阅读材料确定的,只需要仔细审读题干就可以了。除非当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特殊的“空题干”的时候,那答案逻辑结构的确定就必须要依托材料进行了。

答案表达方向和逻辑的确定,直接体现了答题者的能力和水平,可根据题型、作答对象及要求确定答题思路。比如观点分析题作答思路为“释义(根据专家观点、与解释的词句相近的句子、总结句等,进行简单的字面表达得出词句的含义)+相关要素(问题、危害、意义、事例等)+对策(应该怎么做)”。再如作答对象为“作用”,常见的作用表述一般为“做法+带来的效果”,通过效果判断作用。因此,本题在找点时应先找到做法,再找到做法带来的效果,从而确定作用作为答案要点。

“给定资料1”中,H市开展交通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活动,请指出该活动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做简要说明。(15分)

分析:答案要求指出可能存在问题,并做简要说明,也就是答案需要归纳总结、并说明,所以答案的每一个点应该是:我总结的观点+材料中的依据。同时,这一题15分,那应该是3点或5点,不然分数不好算。


第四节:审题步骤及方法(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