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动生电场:手把手教你伪证(bushi


模型简述:如图在水平平面内有两根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其间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平面向内。左端连有一电容器,电容为C,初始不带电,且电容耐压值极大。现将一根质量为m的金属杆放置在导轨上,初速度为v,分析杆的运动状态。一切电阻以及阻力均不计。

如下推导:设杆受安培力大小为F,加速度大小为a,易知 U=E,
又
此时突然发现:

So amazing 啊!四个常量居然以一种特殊的等量关系联系在了一起!这,这不对吧?让杆的质量增加一倍,那不就不符合这个等式了吗?回顾刚刚的推导过程,每一步似乎都很严谨,但到底为什么会得到如此荒诞的结果 /<_>/<_>/
这是伪证?

思考:
从数学角度来说,其实有一步是不严谨的,即

到

过程中约掉了两边的a,细心的你一定想到了Bug——没错,a可能为零啊!既然a不等于零时结果如上(十分滴荒谬),那说明加速度a很有可能为零,也就是杆在导轨上是作匀速直线运动。但匀速运动也就表示杆的能量没有损耗(杆的能量只包括动能),但电容器此时已经带上一定电荷,由电容器能量公式

可知电容器“储存”了一定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这部分能量只能来自杆。那这不就自相矛盾了吗?
所以这针的是伪证?
因此还需要从物理的角度分析。实际上,这些推导的基础是建立在第一步,即 U=E。这里成立的条件是电路中电流恒定,而在杆放上去的一瞬间,电容器两端电压与动生电动势是不同的,电流有一个从大到小的变化过程,只不过时间极短——那么我们是不能用上面的公式;此外,电容器是“允许”变化的电流通过的,因此在这段极短的时间内,电路存在容抗。综合上述可知,杆以初速度v刚放上导轨时,电容器极快充电,对电流有一定阻碍作用;同时,杆损失一定速度,之后就像上文所说作匀直。
想到这里,我觉得这个所谓的“伪证”应该就解释清楚了。不知你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
本人之陋见,望多多指教
p.s. 了解容抗可以看一下这个 www.zhihu.com/question/5963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