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频的宅斗和主站的后宫——浅谈红楼梦同人所反射的意识形态(魔怔人参赛视频文稿)
《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首,在问世后便一直拥有着大批拥趸,甚至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在近代,对于《红楼梦》的研究甚至已经变成了一个独有的学术流派“红学”。而随着教育和网络信息的普及,读红楼、了解红楼、谈论红楼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某种意义上算是续写或者改写红楼的一堆红楼梦同人,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在几年前的起点女生网,甚至还有专门为红楼同人文开设的分类。而事实上,不管是目标受众为女性读者的女频,还是目标受众为男性的主站,都有许多人在写,也有许多人在看红楼梦的同人,甚至有些读者未曾看过《红楼梦》的原著,也会津津有味地去阅读这些红楼同人。而其最本质的原因是,这些网文作者笔下的《红楼梦》同人其实大多都已经脱离了原著的精神,换掉了《红楼梦》的灵魂,他们仅仅是借用了原著那详细描绘的贾府内封建贵族家庭生活的一切以及隐晦叙述的封建王朝政局变动的环境作为一个舞台,又用曹雪芹用尽心血描绘构造的一群人物作为傀儡,来上演他们所喜爱的现代“爽文”式的喜剧——女频的宅斗文和主站的后宫文。
宅斗,百度百科是这么定义的:宅斗文是网络上所有宅斗小说的统称,是属于古代言情小说的范畴。宅斗文的故事背景一般都设定在古代或者近代,故事发生的舞台多数在商贾世家或官宦世家的后宅。剧情则以妻妾之间的权利较量和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纠葛为核心情节。事实上,在宅斗文之前,还有所谓的宫斗文,就是把故事舞台换成了皇宫,而人物则换成了皇帝和他的嫔妃。《红楼梦》被誉为宅斗文鼻祖,甚至还有种说法,写宅斗文一定要读红楼梦。
而有人则认为,其实现代所谓的宫斗剧和宅斗剧,其内核是职场剧,一群人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每天工作生活,和一堆形形色色的人产生交际和斗争。这种说法其实也颇有点道理,如果把整个大观园当成一个公司,那么粗使丫鬟和婆子们就是基层员工,而高一级的丫鬟、妈妈们,则是小管理;各个院子是独立的部门,住在里面的宝玉黛玉宝钗三春等则是部门经理,他们的贴身丫鬟或者小厮则是经理秘书,管家的王熙凤是整个大观园CEO……等等等等。而宅斗化的红楼梦同人则毫无疑问地采用了这个模式,让主角或重生或穿越,进入了大观园这个舞台,使用着“看过剧本”或者其他更神乎其神的金手指,改写本应“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剧本,使自己和自己喜爱的人物,逃过命运的摧残,逆天改命,升职加薪经济自由,而且必须嫁得良人——毕竟,这是一个以女性读者为目标群体的作品。
而在这类作品中,原版男主贾宝玉常常是被唾弃的,在很多所谓的现代读者看来,这个男主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用情不专一,见了姐姐忘了妹妹,还和袭人发生了实质性的关系,而且懦弱,没有担当,也没有责任心,有个很典型的评价说:“贾宝玉唾弃所谓的人情世道和经济学问,却不知道只有他学好了这些,才能拯救他所爱的姐姐妹妹们。”这种评价毫无疑问地被这类现代作者奉为圭臬,于是乎,在他们的笔下,要么是比贾宝玉更“完美”的男主或者角色出现,才配得上他们的女主角或者他们喜爱的女性角色,要么就是贾宝玉痛改前非,变成了他曾经所厌恶的“禄蠹”,有了所谓的“能力”,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然而,《红楼梦》是《红楼梦》,红楼同人是红楼同人。持这些世俗论调的人并不能理解,在封建社会那种令人窒息的“教化”之下,贾宝玉身上那种未被扭曲和污染的纯真人性和诗性,才是他作为这篇巨著里唯一男主的最大闪光点。
在那个封建的年代,父权和男权鼓吹着男性在社会上的绝对统治权,无所不用其极地将女性边缘化,甚至物化;而父权和君权又同时在打压、扭曲、“教化”着男性。受到这些意识形态的影响,现在不少人也还在用一套陈腐的规则去要求和审视男性,要男性必须“顶天立地”,“具有阳刚之气”,“成为栋梁”,“做可造之材”,要求男性不能悲春伤秋,不能软弱,必须做出一番事业,在男权的社会里证明男人就是天,就是理性,就是该占据一切福利也扛下一切辛苦。他们自然是不能理解,一个对燕子说话、惋惜落花凋零、在下雨的时候先提醒别人避雨而忘记了自己也在淋雨的贾宝玉,正如原著中的婆子所评价的,“痴”,“傻”。当然,现代的一些人经过了一些基础的教育之后,也可以勉强理解这里面宛如童话的浪漫和纯真。但他们依旧会觉得,保持内心的美好,然后去红尘里厮杀,才是人生最完美的选择。但是贾雨村的经历早已给了一个答案,要么遵守“护官符”沦落为吃人社会的帮凶,要么就是被排挤出这一条经济世道。而且,果真去考科举,去做“人情来往”,就可以拯救贾府吗?试问:贾府里符合这些人要求的男性,有吗?贾政算不算?好读书,无恶习,而且非常“正人君子”,但,他拯救得了贾府吗?没有。那么,凭什么就认定贾宝玉“学好”,就能拯救贾府呢?《红楼梦》描绘的是封建王朝贵族的末世,这种将倾的大厦,如果要凭一人之力去支撑,那真就得开各种无限大的主角光环了。当然了,这也是网文作者惯用的手法了,我并不能一味地反对这种手法,但也正是这种“强行”,拉开了网文和红楼梦的距离。
而有一部分同人作者也并不一定要拯救贾府,他们要么是本身就不喜欢或者不在意贾府,要么是接受了“贵族家族末世”的设定。但从根子上说,“宅斗”或者“宫斗”的本源就是扭曲的,所有主角甚至所有人似乎都是一样的,通过所谓的奋斗、运气,以及金手指,在一个充满了压迫和奴役的社会里不断往上爬,心安理得地做着被服侍的人上人,而那些受尽苦难的往往是不识好歹的反派,这和“你穷是因为你懒、你笨、你坏”的那种意识形态脱不了干系。但这种小说生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宅斗向爽文的目标读者们,本身就只会盯着大观园内的花红柳绿歌舞升平,只看得到小姐公子们吟诗作赋,甚至他们唯一会注意的穷人也是在大观园里吃喝打秋风最后还救了巧姐的刘姥姥,而不会去想在大宅之外会有饥荒饿死的穷人,甚至连被逼死的晴雯、金钏,也只不过是因为在这院子里竞争失败了,而他们只要牢牢地握紧了他们的“经济仕途”,就可以一直在这个院子或者另外一个院子里,无比幸福地生活下去。这就是红楼梦的宅斗向同人。
而红楼梦同人文在主站,或者说男频里的形态,则更多的是后宫文。一样的男权凝视使得主站的作者比女频作者更为鄙夷贾宝玉这个角色,而爽文、后宫文的男性读者也在某种程度上更不在意女性人物的魂灵和自我,写几首抄来的诗就能俘获林黛玉,干一些正经的事情就能使薛宝钗死心塌地地想嫁给他,至于其他漂亮女性,只要不是有特别近的血缘关系的,基本都会一一收入后宫,并且妻妾和睦,从来不生事端……这类皮肤滥淫的东西简直是槽多无口了。而且囿于篇幅的限制,我就写到这里吧。我是宇宙打工仔伽古拉,我们有缘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