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之后,尺度之前
(这个标题像某种“社交心理学”之类的垃圾读物的标题)
内涵定量已经把握到定量的外在界限作为定量事实上就是那个被界限的定量的自我外在,两个定量之间的外在关系于是被设立出来,首先作为一个定量的自我外在关系,这一个定量首先是正比率,比率的第一个种。
比率当中道出的首先不是数学中的正反比,而是不同的存在论样态,或者说本体论环节。
正比率道出的真相是,定量的真相在外在于这一个定量其他定量之间的关系当中。这里重新着重把握关系,因此才能在定量那里把质恢复起来,并走向尺度。
抽离地来讲,可以这么说:比率的各种,事实上是充当两端的定量的定量同和充当中间项的比率的定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当然也是定量的自我关系。
正比率无非是说:要把握两端的定量恰恰只是中间的定量,只能从定量同其他一切定量的关系中把握某一定量,这也就是自为存在的逻辑。黑格尔这里拿了一个指数来做关键环节,因为数目和单位的统一首先体现为平方,但是指数只是一个形式规定,并没有真正道出这个环节的重要之点。
反比率就是说:中间的定量也只是两端的定量的界限,两端的定量各自可以取单位或者数目,这里举出单位和数目不相等的乘积,旨在说明两端的定量的差异,即便两端统一在同一的比率之中,两者之间也是有差异的。
方幂比率是比率的真相,是同一和差异的统一,同一就是差异,差异就是同一,但不是非中介的同一。
这个小环节的麻烦程度媲美规定-构造-界限-限制-应当那一序列,但黑格尔只是要阐明定量的关系作为定量,以及定量作为定量的关系实际上已经是尺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