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ENSO循环对全球天气及气候系统的深刻影响

2023-02-04 12:16 作者:杜兰特的小球迷  | 我要投稿

从地图上看,太平洋所占地球面积达到了惊人的二分之一,其体量之巨大,导致太平洋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深刻影响整个地球的天气与气候系统。如“蝴蝶效应”一般,太平洋上一场小降雨经过一系列的传导后,几个月后引发了长江的滔天洪水,我们也只能理解为“天有不测风云”。 在东太平洋附近,秘鲁沿岸,受东南信风影响,表层的海水刚刚被晒热就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到了印度尼西亚及北澳大利亚一带,堆积出一个温跃层达一百米的“暖水池” 而在东太平洋则形成了一个温跃层只有三十米的“冷舌”。由此,因为东太平洋海水较冷,而西太平洋海水较热,则在东太平洋洋面空气遇冷下沉,于洋面形成冷高压,在西太平洋洋面空气遇热上升,于高空形成热高压,又由于气压梯度力的作用,叠加东南信风的效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大气环流系统,在气象学中把这个环流称为“沃克环流”。 在一些时间,东南信风减弱,吹不动那么多的表层海水,会导致西太平洋的暖水池变浅变长,甚至暖水会回流,积累在中太平洋。导致在中太平洋上空形成热高压,在西、东太平洋洋面形成冷高压,形成了一个新的环流系统,看起来就像把沃克环流一分为二一般,实质上大幅削弱了沃克环流,这就是所谓的“厄尔尼诺”。而“拉尼娜”则恰好相反——更强的东南信风,更厚的西太平洋暖水池,更薄的东太平洋冷舌,实质上大幅增强了沃克环流,形成了更强的沃克环流。 众所周知,秘鲁渔业十分发达,我们在初中课本中学过世界闻名的秘鲁渔场。秘鲁渔业如此发达,实际上靠的是沃克环流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水被东南信风吹走后造成的冷水上翻带来的营养物质。在东南信风弱的时候,热海水回流直接打断了这一过程,造成了秘鲁渔场大幅减产,于是秘鲁人将这一现象起名为“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是“圣婴”的意思,而相反的,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的现象就被起名为“拉尼娜”——凑了一对“兄妹”。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往往交替往复出现,在这一过程中,英国气象学家吉尔伯特·沃克发现东、西太平洋上的气压呈现出一种“跷跷板”的关系,于是将这一现象起名为“南方涛动”。 人们将由厄尔尼诺、拉尼娜和南方涛动构成的系统用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的首字母为其起名为“ENSO”,将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交替往复的过程称为“ENSO循环”。 在一九九零年前后,爆发了强厄尔尼诺,造成了秘鲁渔场的大幅减产,对秘鲁渔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鳀鱼本是一种高蛋白饲料,由于强厄尔尼诺的爆发,秘鲁渔场中的鳀鱼大量死亡,推高了其替代品大豆的价格,美国农民开始大量种植大豆,从而导致小麦减产,恶化了当时全球粮食短缺问题。 当拉尼娜发生时,由于西太平洋上空的热高压被增强,导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北移,造成了我国华北地区的异常高温,形成了南涝北旱的局面。而西太副高的北移又加强了哈得来环流,哈得来环流的增强就意味着其环流圈的收缩,对应了印度及印度尼西亚地区一到五月的异常高温。而当厄尔尼诺发生时,状况则恰恰与上述相反。 据统计资料表明,二十年内十次拉尼娜事件,至少有八次对应了我国的暖冬。 如果将地球比做一个系统,那么“ENSO循环”一定是最大的那个“子系统”。

浅谈ENSO循环对全球天气及气候系统的深刻影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