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早餐麥片

2022-03-09 12:12 作者:henry89104  | 我要投稿



十九世紀末,英國和北美地區的早餐餐桌上到處可見食品大廠的影子,農產品加工業大幅加快了歐式早餐的普及腳步,也壓縮了食品的多樣性。

 對早餐來說,農產食品加工業最有創意的貢獻大概非穀物產品莫屬了。

在早餐還沒成為今日這般獨樹一格的飲食習慣之前,很多國家社會,包含歐洲在內,就已經開始吃穀類食品了,多半是做成穀物粥。

它大概是最古老的家常菜了,可遠溯至石器時代。 任何穀物都能做成粥,有時也加入蔬菜烹調。

 在歐洲,歷史悠久且歷久不衰的穀物粥當推不列顛群島的牛奶燕麥片了,不管是稱作麥片粥還是麥片糊其實都一樣,

斯堪地納維亞地區也有類似的食品(瑞典文稱作「havregrynsgröt」)。 瑞士「Muesli ╱綜合堅果穀麥」挾其良好的天然營養形象,銷售早已超越原產國的國界,遍及全球。 


到後來隨著早餐麥片的發明,許多人也漸漸愛上了這種能夠在短時間內就能準備好的早餐,再加上廣告的推波助瀾,使得大眾開始相信早餐是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一餐了,這些因素正好助長了大眾食用麥片的風氣


.
麥片的問世讓人們陷入了搶購的風潮。

一般認為,這是因為當時人們認為麥片是改善消化不良這種文明病的最佳良藥。

不過阿比果卡蘿對這個現象做了不同的解釋:

麥片之所以在當時會暢銷,是因為它是一種無須花費太多心力跟時間就能夠食用的簡便食品(convience food)。對於當時正處於工業革命的時代下,或許麥片正是能夠解決家家戶戶進廚房時間變少的最好方式。


 

源自美國以玉米為基礎原料的玉米片,這也是穀片原文名稱「corn flakes」的由來。

最初的想法是推出不需調理,開封即可食的歐風麥片粥,因為燕麥粥一般需要煮上二十幾分鐘




二十世紀中,美國模式開始往外擴散,遍及全球,異國情調反倒變得可有可無了。


歷史上,許多的飲食風氣,都是結合當代的科技發展及當時的社會需求及認知接受,而麥片的問世與後續的發展也並非例外


1854年,美國人發明了穀片,穀片的普及則要歸功於1861年至1865年的南北戰爭。

 
這場戰爭造就了食品業原創發明的高峰,目標都是為了優化北方軍隊的糧食補給。

於是1856年蓋爾.波頓(Gail Borden),這位出身印第安納州墾荒先民家庭的孩子,發明了加糖的煉乳並開始企業化生產。原先的戰士後來竟成了推廣這些新食品的大功臣。

 開封即可食的穀物,即不需先花時間煮成糊的產品,就是最好的例子。

1877年開始,專門生產這類穀物食品的公司出現了,公司名叫桂格(Quaker)。

1890年,約翰.H.家樂(John H. Kellogg)成立Sanitas 食品公司來開發和銷售食品

1906年,他的兄弟,威爾(Will)創立了家樂氏公司。

在1903年以前,光是在巴特爾克里克(美國密西根州的一個城市)-這個家樂氏的發源地,就有多達100間專營麥片的公司。

.

最先接受即食穀片的歐洲市場就是原本就習慣吃麥片粥的國家,大不列顛群島和斯堪地納維亞地區,而後逐漸普及全球。

至於法國,則遲至1980年代才開始出現快速的成長。 .

早餐食品的第一大供應商想當然耳就是世界第一大食品龍頭,雀巢公司。

該公司於1866年在沃韋(Vevey,位於瑞士日內瓦湖東北岸)成立, 創辦人是瑞士的一名藥劑師亨利.雀巢(Henri Nestlé),

他原本是想利用尤斯圖斯.馮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在1865年研發出的人造奶粉技術,製造一款專為新生兒調配的牛奶麥粉, 時至今日無論是人類食品,家禽家畜寵物食品或飲料,雀巢旗下的產品種類之多冠居全球。



【麥片分類】

 

【Cereal】:

也就是俗稱的玉米穀脆片,像是台灣常見的喜瑞爾 Cerear

是指用穀物(通常是玉米或小麥)磨粉塑形之後製成的各式穀片,已經看不出來原來穀物的形狀,通常會添加糖粉、食用色素、香料等,像是小朋友最愛的雀巢可可早餐脆片 .

1940年代,波斯敦穀物企業(現為Post Cereals)這間麥片公司已經在出產的麥片上完全裹上了一層糖.

現在隨著大眾對於健康意識的改變,糖被認為是一個對健康有害而無益的食物。

然而在當時,這種加糖的麥片仍是代表性的健康食品。這得歸功於當時如病毒式的廣告行銷。像C.W.波斯等業主宣稱麥片是可以治療很多的疾病,像是瘧疾跟闌尾炎

有些麥片業者為了要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就運用了卡通吉祥物(cartoon mascots)來做產品行銷,像是現在在超市裡常見的東尼虎(Tony the Tiger)(玉米片)以及Snap, Crackle and Pop(西式米香的吉祥物),都是早在1930年就推出的吉祥物

過去,在北美以外的地區,玉米片向來被認定是兒童食品,一直等到吃穀片的兒童世代長大成人後,依舊繼續保持吃玉米片的習慣時,這樣的社會觀念才有了改變。


【Granola穀麥】 

相對 Cereal 而言, Granola 保留了穀物原本的外型,也留下許多營養,除此之外更添加堅果、果乾等天然食物,最後以蜂蜜烘烤,讓整體看起來有種誘人的金黃色且酥脆,泡在牛奶當中也比較不會軟掉,

歐美也有很多廠商直接將他做成營養棒方便攜帶,穀麥常見的口味有乾果、巧克力等等,種類甚多

Jayne Hurley指出,“它們基本上是偽裝成健康食品的餅乾”

 1863年詹姆士傑可森研製了一款名為"Granula”的全麥產品,由於必須浸泡時久並未流行

 

1877年,有一位在密西根的療養院任職的年輕醫生,為了想給病人補充營養,把煮好的穀物碾壓成小片後送進烤箱烘烤;這位醫生名叫約翰.H.家樂(John H. Kellogg) 最初也同樣稱為 Granula,但後來更名為 Granola,以避免與 Jackson 發生法律問題。 

家樂氏採用滾壓工藝將穀物壓成薄片,使其更可口,摒棄原先的健康食品概念,添加糖類

後來在1960 年代作為一種有點類似但不相同的早餐麥片重新復興





.


【Muesli木斯里】

除了將穀物簡單的壓扁、加入堅果及果乾之外就不做任何處理,甜味完全由穀物本身和其他天然食物而來 .


以未煮的麥片、水果和堅果為主的一種流行的早餐。

但起初在瑞士等當地,並非作為早餐而是晚餐食用

1900年由瑞士營養家Maximilian Bircher-Benner專門為了他醫院裡的病人而演化出來的早餐麥片形式。


1960年代,由於西方國家開始關注素食和健康食物,木斯里也越來越流行。最初的木斯里先以清水和檸檬汁泡浸一晚,然後配以乳酪食用。


當今在西方已到處可取,形式多種多樣,譬如,乾形式,即食形式,而且也可以在家自己做

在瑞士和德國,木斯里也經常當作簡便的晚餐。


【Oatmeal燕麥片】

最知名的品牌以桂格燕麥片莫屬,常以糊狀的吃法為主

又稱麥片麥皮,是由燕麥做成的食品。由於麥片食品的製作過程簡單,而且省時,有些種類的麥片只要經過開水沖泡就可以食用,所以受到了許多人歡迎。燕麥在西方飲食中主要用來做麥片粥,或和果汁香料等混合一起焙製成一種乾燥食品,泡在牛奶中做早餐(如木斯里)。

.


文章參考資料:百年早餐史、

麥片有四種:Cereal、Granola、Muesli、Oat 差在哪?怎麼挑?


早餐麥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