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佛光寺大殿

2022-11-25 22:06 作者:建筑研学ers  | 我要投稿


专注建筑学考研  研究生学习  项目交流




佛光寺大殿


佛光寺大殿位于山西五台山豆村的佛光山中,相传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公元471 ~499年),隋唐时代为五台大刹之一。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武宗“灭法”时,寺内大部建筑被毁。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宣宗“复法”后陆续重建。

佛光寺总平面图



佛光寺总剖面图



寺址坐落在朝西的山坡上,背负崇山,左右山峦环抱。寺院布局依山岩走向呈东西向轴线自山门向东,随地势辟成三层台地,形成依次升高的三重院落,中轴线上有唐僖宗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建造的陀罗尼经幢。北侧有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建的文殊殿。南侧与之对称,原建有普贤殿(一说观音殿),已不存。第二层台地中部有近代建的两庑,两庑之后建有南北两个跨院。第三层台地就山崖削成,陡然高起8米左右,中间有踏步通上,台上以坐东面西的东大殿作为全寺主殿,这就是闻名骡迩的佛光寺大殿。殿前立有唐大中十一年建的经幢,殿之东南有祖师塔,大约建于北朝末。大殿后部紧接山崖。东大殿高踞山腰台地,可俯视全寺、在地形利用上颇为成功。这组寺院容晚唐大殿金代配殿、北朝墓塔和两座唐幢于一寺,堪称荟萃中华古建瑰宝的第一寺。

图片来源与网络(侵删)
图片来源与网络(侵删)




佛光寺大殿


即佛光寺内的东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其年代略晚于南禅寺大殿,而规模较之大得多,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平面

大殿面阔7间,长34米;进深八架椽(4间),深17.66米。殿身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柱子组成,属宋《营造法式》的“金箱斗底槽”平面形式。内槽柱围成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的内槽空间,两圈柱子之间形成一周外槽空间。内槽后半部设大佛坛。佛坛背面和左右侧面由扇面墙和夹山墙围合。大殿正面中部五间,设板门,两端尽间和山面后间辟直棂窗。其余三面均围以厚墙。

佛光寺大殿平面图


构架


大殿为殿堂型构架,由下层柱网层、中层铺作层和上层屋架层水平层叠而成。这组构是现存唐宋殿堂型构架建筑中时间最早、尺度最大、形制最典型的一例,佛光寺大殿的构架有几点值得注意:

1.柱网层有显著的“生起”和“侧脚”;

2.左、右后三面的外檐柱列都包砌在很厚的土坯墙内,对柱网稳定起很大作用;

3.在屋架层内运用了四椽草栿、草乳栿,在铺作层内运用了四椽明栿、明乳栿,形成明、草两套梁栿;

4.在平梁上采用“叉手”,在四椽草袱上添加“托脚”,构成局部的三角杆件,增添了屋架的稳定性;

5.斗栱用“材”已标准化,“材”高30厘米,“分”长2厘米。大殿的面阔、进深、柱高均为“材分”的整齐倍数,表明以材分为模数的设计方法至唐代已成熟运用。

佛光寺大殿剖立面图(梁思成手稿)


斗栱


大殿共用7种斗栱。外檐柱头铺作为七铺作出双抄双下昂,半偷心。外檐补间铺作每间仅施一朵,不用栌斗,而是在柱头枋上立蜀柱,内外出双抄。身槽内柱头铺作为七铺作出四抄,全偷心。值得注意的是,明乳袱的两端分别插入外檐柱头铺作和槽内柱头铺作,均砍作第二跳华栱。这表明斗栱与纵向的柱头枋和横向的明袱、素枋都连成一体,充分发挥着整体构架联结点的机能。外檐柱头铺作出跳达2.02米,也充分发挥着铺作支撑挑檐的机能。

佛光寺入口(来源于网络)



殿内空间


内槽佛坛上供奉着释迦、弥勒、阿弥陀佛和文殊、普贤等主像,并有胁侍、供养菩萨、供养人像等簇拥,共30余尊,均为唐塑。外槽依两山及后檐墙砌台三级,置五百罗汉像,为明清时添加。内槽空间宽大、高敞、规整,内外槽尺度及其与佛像的尺度比例均很合称;架空的明袱丰富了上部空间层次和内槽空间划分;繁密的平闇与简洁的月梁、斗栱,精致的背光与全部“朴素的结构构件形成恰当的对比;微微弯曲的佛像背光,与后柱斗栱的全偷心出跳和边沿天花的抹斜平行, 更添增了内槽空间与佛像的有机整体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外观


大殿上覆单檐四阿顶(庑殿顶),下承低矮的台基。平缓挺拔的屋面,深远舒展的出檐,造型遒劲的鸱尾,微微凹曲的正脊,雄大有机的斗栱,一气五间的方形板门,细腻的柱列“升起”、“侧脚”以及鸱尾对准左右第二缝梁架的严密构图,组构了大殿外观简洁、稳健、恢宏的气度,典型地展示出唐代建筑的泱泱风貌。佛光寺大殿的平面、构架、内景、外观的高度协调,也反映出木构架建筑体系成熟期的夺目光彩。





带画环节

佛光寺大殿平面画法


笔者自绘



首先画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将每个正方形进深等分成4份,开间方向分成七份,间距符合明间>次间=稍间>末间,平面为金箱斗底槽,内外两圈柱,内外柱同高。


笔者自绘



这样佛光寺大殿的平面图就画好啦!考试的时候可以适当的保留作图痕迹。

笔者自绘




佛光寺大殿立面画法


首先,画出一个正方形,在竖直方向上将其均分,将下半部分均分三分,距地面2/3处画一条参考线,作为柱高,水平方向等分三分,并按明间>次间=稍间>末间原则,在两侧加上稍间及末间。

笔者自绘



正方形上方的高度恰好就是大殿的鸱尾高度,鸱尾正对正好对准左右第二间的正上方,屋檐出挑深远。


笔者自绘
笔者自绘



佛光寺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单檐四阿顶(庑殿顶),屋面平缓,出檐深远,板门直棂窗,体现了典型的唐风的雄伟!


笔者自绘





佛光寺带画视频

【【建筑史抄绘】-佛光寺大殿】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g411q7Xw/?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f8f9f5c34f67f3e9d7d292e8373dab48





编辑 I 阿yu                  

视觉 I 小肆                  

运营 I 建筑研学工作室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根据网络资料汇编整理,图片均已标明来源。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方删除。本文部分文字参考《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其他内容系编辑团队原创撰文排版整理,禁止以建筑研学ers编辑形式随意转载,授权请留言。

为中国建筑之崛起而研学!

欢迎各位考研同学加群咨询!


佛光寺大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