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Vivy -Fluorite Eye's Song-》— 寻求何谓人心的成长故事

2021-06-21 16:59 作者:信评动画  | 我要投稿

《Vivy -Fluorite Eye's Song-》完结撒花!

作为这个季度开播前后,我个人最期待的4月新作,本作最后的表现确实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当然,这并不是说本作就做的很不好,其中也依旧有不少我个人觉得处理的挺好的部分;只是它在前期提高了我的期待,最后却没有达至这个期待而已。

所以我的这篇专栏,会先聊一聊本作我觉得做得不错的部分,以及具体是什么地方,本作没有达到我个人的期待。

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分享、关注来支持up主哦!


寻求何谓人心的成长故事


首先我们先来聊一聊本作表现得好的部分。

我认为其中最讨喜的,也是我个人观感最好的部分,还是它前期所构建出来的单元故事。

作品的这些单元故事,都是以相对直接且爆发力十足的方式,去将主角如何解决奇点事件的这个过程,爽快地呈现出来。与此同时,作品还能够在间中,将各个单元故事的配角都塑造得非常有魅力,搭配上作品高质量的制作,以及在结尾处相对震撼的反转设计,让作品得以在每个故事的末尾,极大地感染着观看作品的观众。

无论是第一章,Vivy最后无法救助给予了她名字的桃佳妹妹的无奈;
第二章,旅店老板艾丝黛拉的牺牲与歌唱所带来的感动;
第三章,为了解决奇点事件导致相爱的人机双死所带来的震撼;
第四章,也有安东尼奥与Diva的执念所带来的反思;
这些,都是本作的这些单元故事,最能够挑起我们情感上的波动的几个瞬间。

不仅是调度情绪,这种将故事高潮摆放在每个单元故事的末端的叙事,也很大程度的让这个故事变得更具有悬念,让人能够更期待下一个篇章作品又会带来怎样的故事。

所以随着作品前期单元故事的推进,观众对于作品整体的情绪与观感,其实都是在不断地层层递进与叠高的,这也很好地说明了本作之所以在中前期,有着如此高的风评的核心理由了。

与此同时,这些单元故事里,虽然Vivy承担着解决奇点事件的重责大任,但实际上她在这些故事里的角色定位,其实并非是主角,而更多的是一个旁观者或参与者的身份;而之所以要这样去设置她的角色定位,是为了让她能够在这一个又一个的事件中,透过与他人间接或直接的互动中,对自己的使命、对何谓人心,产生进一步的思考,进而让她成长起来。

这样的叙事模式,恕我直言,与《紫罗兰永恒花园》中对薇尔莉特的塑造如出一辙。

两部作品,同样透过单元故事来进行叙事,同样让主角在其中扮演旁观者或参与者,同样不在这个期间直接描写主角的成长,同样让两个主角有着“三无”的性格,在此基础上思考同一个类似的问题:何谓“爱”与何谓“心”。

所以本作的Vivy其实在我看来,就是一个AI版的薇尔莉特;而一旦发现本作与《紫罗兰》有着如此的对应关系,我们就能够很清楚地意识到本作的核心,不在于那些与AI相关的科幻设定,而是着重于对女主Vivy这个角色的成长过程的描写。

而我个人本来就很喜欢《紫罗兰》这部作品,所以尽管本作说实话对Vivy的塑造我个人觉得不如薇尔莉特,但对于本作所采取的同样的叙事方式,我自然也能给予不低的肯定。

除去前半部分的单元叙事,作品在最后几集的主线内容,我个人觉得也算是中规中矩地将这个其实不好收尾的故事,给讲完整了。

虽然不得不承认,作品到了后期,依旧有一些细节没有交代得很清楚,又或者说没有给出足够扎实的铺垫,让观众在看到的刹那会有点无法理解与消化;但撇开这些细节的问题之外,作品也算是很顺利地回收了作品开篇所埋下的伏笔,并趁最后几集的篇幅,继续将重心放到了Vivy的个人成长上,让作品的这个内核得以更进一步地被呈现出来。

换言之,就作品这样的收尾,我认为已经算得上是把这个有着极多元素、有着极多不确定因素的作品,给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结局了;而在这个原创作品各种爆炸的当下,有着这样的结局处理,虽谈不上特别高明,但也已经足够令人满意了。

所以这里先简单总结一下:

本作有着表现力极高的几个单元故事,期间有着不错的悬念与剧情设置,也有着与《紫罗兰》相似的对Vivy的成长塑造,以及最后还算完满的结局处理,让这部作品,整体给人的感觉其实也还是相当不错的。

当然,就如同我在一开头就提及的,本作最后这样的表现,还是和我一开始的预期,有着不小的差距。


过于庞大的框架所致的期待不符,与AI设定所致的循环论证


前面说了好话,这部分我就来就我个人立场来对本作挑一挑刺。

首先,就是我已经提到了好几次的期待度不符的问题。但或许有人会说,这无非就是我自己擅自拔高期待,最后期待落空,怨不了别人,是我个人的问题;这点确实,擅自期待擅自失望,这本不该是作品所需要承担的责任。

只是,我之所以会拔高期待,之所以会在之后表达失望,这却依旧和作品本身开篇所构建出来的架构足够庞大,以及最后所编写的故事,却无法支撑起这份庞大有关。

作品开篇涉及了非常多的要素,科幻、AI、人机大战、人类灭绝、时空穿越等等等;单是罗列出这些要素,故事就足以给人足够多的遐想空间。

但是,就如同我前一段所说的那样,本作虽然展现了这些要素,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要素通通都不是本作的重心;本作真正想要做的,是透过一个个故事,去谱写属于Vivy这个AI的成长故事。

只是,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为什么不干脆一点,不设计那么复杂的背景,将诸如人机大战、人类灭绝、时空穿越等冲突性与戏剧性都极其强烈的要素,给直接删除,就真的像《紫罗兰》那样,完完全全的重心都落到了薇尔莉特这个角色身上。

毕竟,当开篇就给出了如此庞大的叙事框架,观众又怎么可能,不对作品后续如何将其收回来,抱持着极高的期待呢。

当然,也如同我前段所说,本作的这个收尾,算是把本作开篇的这些伏笔,以一个简单但相对完整的方式给收了回来,至少不至于整出特别大的幺蛾子,让剧情框架彻底崩坏炸裂,让所有人都无法对它满意。

但作品如此简单仓促,甚至可以说毫无铺垫地就直接把冲突的对象与解决的方法抛出来,让事情以一个几乎无需观众思考的直白方式给解决的时候,先不说这样的故事编排的可信度如何,这无疑会让作品最一开始吸引观众的,让观众对作品会如何讲述这份冲突的这份好奇,瞬间变得荡然无存。

而正是这个瞬间所带来的失望,多多少少会让观众对这部作品,难以产生更进一步的认同与欣赏,让本作或多或少,失去了一些它本该、也本能征服的观众。

但就算我们撇开这个期待度问题,作品的内核部分,即便有着我个人喜欢的叙事方式,却也碍于它本身有点相互矛盾的设定,导致这个内核也难以被发挥到极致。

作品的核心,是要描写Vivy作为AI如何发展出情感、如何理解人心、进而成长为“人”的故事。

但与此同时,作品所塑造的AI角色,其实就已经是一个个饱含情感的个体;甚至包括Vivy在内,都因为程序上的设置,让她在特定场合下也能够表现出丰富的情绪出来。

而看着这个想要成长为人的Vivy,与本来就已经足够像人的AI设计,这两者综合起来,就会给人一股:“作品想证明机器人之所以能够发展出丰富的感情,是因为它原本就有感情”,这样的循环论证的感觉。

这是本作我认为在观感层面上最根本的矛盾点。

因为这个矛盾,作品所描写的这个成长,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空洞与空虚的,是非常难以与人产生共情的;直白点说,就是这个角色虽然想了很多,也做了很多,甚至最后得出的“心”的意义也足够有说服力,但即便如此,观众多少还是会因为她AI的身份,进而在内心中依稀会存在一种“她并没有成长多少”的错觉。

这其实对于这些观众来说,才是最严重的一个问题。

毕竟,作为本作核心的叙述对象,最后却因为自身设定上所产生的矛盾,让人或多或少的不好与角色的具体成长共情,这就导致了本作到了后期的重心开始变得模糊,甚至有种看到最后看了个寂寞的空虚感。

这,或许才是本作即便坐拥如此高的制作质量与演出效果,最终也难以征服所有观众的核心理由吧!



发完牢骚,最后还是要再声明一下,虽然我提出了这些问题,但这也仅代表我的个人感受,而且这些问题尚未对整部作品造成致命影响;本作整体来说,我认为依旧算是一部相当不错的作品的。

毕竟,本作有着相当高质量的制作与演出,其中前期也有水平不错的单元剧故事,最后的收尾也算完整,所以整体看下来,本作的观感肯定是不差的。尤其,对于那些一开始期待没那么高,也对作品那有点冲突的设定无感的观众来说,很可能就会丝毫不在意我所说的那些问题,进而在整体的观感上,取得了比我要好得多的体验。

所以总的来说,只要抱持着正确的期待,我认为本作绝对还算得上是一部值得推荐的作品。


简单评分:8.4/10


ps:或许会有人不认同我文中所讨论的循环论证的观点,并用类似于:薇尔莉特是人,她周围的人也是人,那么薇尔莉特寻找何为爱的意义难道就没有循环论证了吗?的反例来反驳我。
薇尔莉特与Vivy之间关键区别在于,薇尔莉特是人,而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是一个默认的事实,无需解释;但Vivy是一个机器人AI,而AI是程序驱动的,是能够达至一定程度的统一与共性的。所以,当有其他AI发展出感情的时候,人类乃至于系统中枢(Archive)就理应会对其有所观察与分析,并以此来回答,甚至是解决Vivy的这个“个人”问题。因此当本作的AI设计的太有情感的时候,Vivy再去追问这个问题,即便理性上我们多少还是能够找到解释的方法,但直观的感性层面上,这样的设计就是会有违和感,就是会让人相对难以接受的。

ps2:作品最后透过Vivy的口,把“心”定义成“回忆”,一定程度上是能够触动我的,也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我对作品那循环论证的问题的负面观感;毕竟如果心是由回忆产生,那确实这台最早的自律型AI,且经历了那么多事情的Vivy,能够比起其他AI发展出更贴近人类的感情的这个说法,也就相对成立且完整了。不过,这也是理性下的产物;主观感受下,还是会因为其他AI实在被塑造得太像人类,进而导致Vivy的这个成长,多少还是欠缺一点说服力或感染力的。

ps3: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分享、关注来支持up主啊。对于专栏或动画有任何想要讨论的,也欢迎到留言区告诉我哦!

《Vivy -Fluorite Eye's Song-》— 寻求何谓人心的成长故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