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巧手折纸教案
第二单元 巧手折纸
第一课时 实用的储物盒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用看图示的方法折储物盒。
2、培养学生对折纸活动的兴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尝试用看图示的方法折储物盒。
教学准备:
折纸步骤图、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出示折好的储物盒,这是什么?可以放什么?你愿意折吗?
二、交流探究:
1、引导学生观察折纸图谱,了解基本折法。
正面朝上,如图,对折出水平和垂直的中线;
四个角向中心处折;
翻面;
四个角继续向中心处折;
右侧的角折到中心处了
中心的四个角向外折;
另外三个角也向外折
翻面;
四条边折到中线上,留下折痕(后面会用到这些折痕);
中心处的四个角向外翻折;
右上角已折好,另外的三个角折法同同;
上一步翻到外面的四个角,如上图来回折;
右上角是折好的样子;
盒子边折好了;
按照步骤9折出来的折痕,将盒子撑开了。
2、鼓励幼儿提问:哪一步不明白。
3、教师演示,巩固新知:
三、动手操作:
1、学生尝试折纸,教师巡回指导。
2、将作品在全班交流,教师加以点评。
课题二:美丽的小帆船
教学目标:
1、学生 学习简单的折纸方法,并且能够根据学习到的知识看简单的折纸设意图,完成作品。
2、发展 学生 的动手 能力 ,培养 学生 自己看示意图完成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学习到的知识看简单的折纸设意图,完成作品。
教学准备:
1、 折好的折纸作品,最好人手可以一份。
2、 手工纸人手2份,要留有备用。
3、 《帆船》制作步骤示意图。
教学过程:
1、 教师 出示折纸作品,引起 学生 折纸的 兴趣 。
孩子 们, 老师 知道你们都喜欢折纸,老师也是很喜欢,看,老师折了这么多作品,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2、提出 问题 ,引导发现 学生 老师折纸的方法。
(1)老师折了这么多,其实也是请了一个好帮手,要不,老师也记不住这么多方法。
(2)你们把手里的折纸作品打开,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交给 学生 基本的折纸方法。
教师在幼儿 探索 发现的基础上,教认识折线(﹍﹍),箭头(↑),教给幼儿基本的折纸方法。
4、教师出示《帆船》的折纸示意 学生 图, 学生 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完成作品。
(1)教师按顺序出示示意图,并用简单的语言给与提示。
(2)难点:第4步,向后折为这次活动的难点,老师可以通过简单的示范来辅助幼儿理解。
(3)第一遍作品完成之后,老师给 学生 与肯定和表扬,并让 学生 看着图示再次完成作品。
5、活动延伸
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折纸的示意图,我们用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自己来进行折纸创作,好不好?
课题三:快乐的小鱼
教学目标:
1、能用边对角、边对对角线的技能折叠鱼。
2、体验折纸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用边对角、边对对角线的技能折叠鱼。
2、体验折纸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 方形纸、彩色笔、浆糊,鱼的范例、折叠步骤图
2、 "海底世界"的背景图
教学过程
1、学生游戏《许多小鱼游来了》引题,引起学生兴趣
2、将范例发给每组小组,让学生观察,并拆开看看是怎样折的。
3、出示折叠步骤图,引导学生观看并讲解鱼的折法:
注意看清鱼头的折法
4、提出折纸要求:
要求边对角、边对对角线要对齐,折痕要折平。
5、学生动手折纸,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学生注意折出折痕;
(2)指导学生将折好的"鱼"画上眼睛、鱼鳞,然后贴在"海底世界"画面上。
6、欣赏同伴折纸符号,认识折纸符号,并且会说明所表示的意思,能在全班 进行展示。
折纸 的图示和符号
1、.谷线,样子就和我们平时学习的虚线差不多。看见古线就这样折叠。折叠完厚就像是山谷的样子。(配合折的纸)
峰线,也叫山线。也是虚线,不过是一条短线一个点,一条短线一个点。看到峰线
我们应该这样折,折完后就像是山峰的样子。
2 、翻折。翻折有 种,一个是向内翻折,一个是向外翻折。向内翻折,是这样的
(展示动作)我们一般会用到这种方法折叠小鸟的嘴巴。向外翻折是这样的(展
示动作)我们一般用到这种方法来折叠小鸡的尾巴。
卷折:就是把纸卷起来,成一个小直筒。
剪切:就是把这个地方用剪刀剪开。
挖切:挖切就是用工具,把它去掉。挖切的符号是里面有个差号。
3 、基本折法。一手固定,另一手抚平纸张压出折痕。
对边折:把正方形纸相对的两条边对齐,一手固定,另一手压出折痕。这就是对
边折。
对角折:把正方形纸相对的角对齐,一手固定,另一手压出折痕。
向心折:把正方形纸对边折,打开,再把另外 条边对边折。找到中心点。把
个角折向中心点。这就是向心折。
两边向中心折:先把正方形纸对边折,压出折痕。再打开,把这条边折向中间折 痕。
集中一角折:先把正方形纸对角折,压出折痕,打开,再把这个直角的一条边
折向这条折痕,另一条边也折向这个折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