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欢欢喜喜过春节教案
第一单元 欢欢喜喜过春节
第一课时 了解春节
教学⽬标
1、体会我国传统的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感受⼈们对美好⽣活的向往。
2、在春节活动中能表现出探究的意识,发现春节活动中的新鲜事、有趣事。
3、学习搜集与春节活动相关的资料。
4、学习在⼈多拥挤环境中进⾏⾃我保护的⽅法。
5、表现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卫⽣的⾏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展⽰春节期间的特⾊物品,体会春节活动的热闹⽓氛,感受⼈们对美好⽣活的热烈向往。
2、学习在⼈多拥挤环境中进⾏⾃我保护的⽅法。
3、表现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卫⽣的⾏为。
课前准备:
1、学⽣课前准备:搜集与春节活动相关的资料。
2、教学器材:⽇历、春联门神等春节特⾊物品。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了解过春节的时间:
元旦过后,我们就要迎来中国传统的,也是我们中国⼈最重要的⼀个节⽇,你们知道是什么节⽇吗?找找看,春节是从哪⼀天开始的?说说你是怎样找到的?
⼆、了解⼈们在春节期间进⾏的活动:
1、课下同学们搜集了我们国家不同地⽅⼈们过春节时的活动资料,现在请你给⼤家⼈们过春节时会举办、参加哪些活动?
2、(出⽰图⽚)教师介绍过节期间⼈们舞狮、观花灯、贴窗花等活动。
3、问:活动过程中,⼤家的⼼情是什么样的?
4、问:同学们每年过春节期间,你会参加什么活动呀?当时你的⼼情是什么样的?
5、⼩结:过春节时⼈们的⼼情都很愉快,所以常说:“我要欢欢喜喜地过春节,快快乐乐地逛庙会。”
三、展⽰庙会特⾊物品,感受⼈们对美好⽣活的向往:
1、问:在庙会中你曾收藏了哪些有趣的特⾊⼩玩意,将它的名字、来历或相关的⼩故事讲给⼤家听听。(指名两⼈介绍,教师介绍⼀个,然后可以⾃由结合⼩组互相介绍)。
2、问:在庙会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或难忘的事情,讲给⼤家听听。
四、了解庙会中⾃我保护的⽅法和应遵守的公共⾏为:
1、过渡:兔⼦贝贝在庙会中发现了这样两件事情,请你们帮忙想办法。
2、以⼩组为单位讨论:
(1)、有⼈乱扔垃圾,这样好不好?你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
(2)、⼈多拥挤怎样防⽌与家⼈⾛散?如果⾛散了该怎么办?
3、全班交流。
4、问:还有哪些事需要提醒⼤家注意?
5、设计宣传牌。
五、预祝⼤家欢欢喜喜地过春节:
1、师:同学们,过节是令⼈向往的,春节就要来了,预祝⼤家欢欢喜喜地过春节。
2、播放课件,感受过春节的喜悦⽓氛。
六、课后延伸:逛庙会时收集特⾊物品,回来再交流。
第一单元 欢欢喜喜过春节
第二课时 春节传统风俗
【教学⽬标】
1.了解过春节的有关常识和传统风俗。
2.体会和感受春节的热闹和欢乐。
3.喜欢过春节,并在春节活动中过得快乐、⽂明、安全。
4.对春节中的⼀些现象和习俗产⽣探究的愿望和初步⾏为。
【教学准备】
1.在家长帮助下收集有关春节的年画、对联、年历画、⼩灯笼、过年买的⼩玩具、装压岁钱的红包、过年拍的照⽚……上课时带来。
2.查询、回忆春节有哪些与平时不同的活动;在春节活动中发⽣过哪些事故。
【教学过程】
活动⼀:春节物品展⽰会
1.学⽣把收集到的物品摆放在“展台”上。
(展台由课桌拼搭⽽成,根据物品多少、⼤⼩⽽定“展台”⼤⼩。)
2.由提供物品的同学进⾏介绍、说明,可以是物品的'来历、收集的⽅法与经过,物品的⽤途、含义等。如果提供⼈介绍不清,可以由其他⼈或⽼师代为补充说明。对收集得好、介绍得清的同学要及时予以奖励和夸赞,特别对那些收集⽅法奇妙的同学更要如此。
(注:建议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争取能开设⾃⼰专门的展台。)
活动⼆:春节探秘
1. 探究关于春节的时间。
同学汇报、教师板书:春节──正⽉初⼀
(注:学⽣汇报时要说明掌握、了解到这个时间的⽅法、途径,有必要的还可以出⽰物证,如历书等,教师也应做相应准备。)
2.了解关于春节的传说。
以开故事会或听故事录⾳的⽅式进⾏。要努⼒让学⽣把搜集、查询到的有关年的传说介绍出来,越多越好。
3.关于年的探究。
⽐如,让学⽣探究为什么元旦叫过年,春节也叫过年?元旦是哪⼀天,春节⼜是哪⼀天?
4. ⾃由谈:“我爱过春节”。
同座或⼩组交流、全班汇报:爱不爱过年?为什么爱过年?你过年最盼望什么?
5.结束语:过年真好,⼩朋友们都盼望着过年的那⼀天早点到来。你们可以把挂历上注明春节的那⼀天做上记号,天天看⼀看、数⼀数:还有⼏天就该过年啦。还有,请⼩朋友回家去问⼀问、查⼀查:春节前要做哪些准备活动,春节后⼜有哪些活动?在过春节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下节课我们将与⼤家讨论这些话题。
活动三:讨论交流、春节期间有哪些活动
1.可以分节前和节后,着重说春节所独有的和⾃⼰最喜欢的活动。
(如,节前:熬糖、煮酒、杀猪、腌鱼⾁、腌鸡鸭、灌⾹肠、打年糕、打扫卫⽣、买年画、写春联、购买⾐服和玩具;节中:贴春联和年画、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发压岁钱、给亲友和邻居拜年;节后:⾛亲戚、拜年、耍龙灯、舞狮⼦、撑旱船、看戏、逛街、赶集等。)
2.选代表汇报、教师边听边把图⽚或板书随机张贴或板书出来。
3.最后⼩结浏览⼀遍。
活动四:模拟拜年
1.对传统的拜年动作、语⾔的模拟。
(模拟拜年时⽼师要组织学⽣引导、讨论,确定⽂明、得体的动作和灵活、多变的祝福语。)
2.新式拜年⽅法的表演,如利⽤打电话、写信、利⽤电脑发邮件等。
活动五:情境研讨──我有好办法
(⼀)出⽰若⼲情境,组织学⽣研讨
情境1:过春节虽然热闹、快乐,可是也有烦⼈的事。过春节的前⼀天,明明跟着爸爸上街赶集。集市上真热闹,⼈太多,货也太多,明明跟着爸爸
买这买那,看这看那。⼀个没留神,他与爸爸⾛散了。这可怎么办呢?请⼤家帮明明想想好办法,怎样才能让他不着急?
情境2:正⽉初⼆,⼩红跟着哥哥去外公家拜年,搭车的⼈⾮常多,⼤家拼命地挤上挤下,⼩红该怎么办?
情境3:⼤年三⼗那天,是个晴天,有点风。⼩丁吵着要玩爆⽵,爸爸就给了⼩丁⼀封⼩鞭炮。⼩丁放鞭炮时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结
春节期间,虽然喜庆热闹,却有“四多”:
(1)⾛亲访友的⼈多,车上⾮常拥挤,造成的交通事故多。
(2)⼤家烧纸、点蜡烛、放鞭炮、放铳,引发的⽕灾多。
(3)因为坐车、看戏、放鞭炮,⼩学⽣受伤害的事故多。
(4)春节好吃的东西多、作客多,容易多吃多喝,所以得肠胃病的多。
我们要特别注意安全,防⽌“四多”灾难的发⽣。
[以上拟设情景可增可减,视时⽽定。]
⼩结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最喜庆、最欢乐的节⽇。我们放假以后,很快就到春节了,希望同学们把在春节中看到的新鲜事,参加的有趣活动牢牢地记在⼼⾥,开学时告诉同学和⽼师。同时,⽼师也衷⼼祝愿⼩朋友在过⼀个快乐、吉祥、安全的春节!
第一单元 欢欢喜喜过春节
第三课时 春节传统风俗
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节⽇,过年是孩⼦们最向往最⾼兴的事,抓住这机会,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让孩⼦们更多的了解和感受⼀些我国的传统⽂化,民间习俗。
活动⽬标
1、了解⼀些有关过新年的风俗习惯。
2、愿意在集体⾯前⼤胆表达⾃⼰的想法。
3、感受节⽇的⽓氛。
4、体验和⼤家⼀起过节的快乐。
5、探索、发现⽣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
感受我国节⽇的传统⽂化,体验节⽇的⽓氛。
教学难点:
能表述在以往过新年⼀些习俗,还能⼤胆表达⾃⼰迎新年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新年环境布置。
2、⾳乐磁带《新年好》。
3、对联、红包、⼿⼯爆⽵、挂历、糍粑等教具
活动过程
⼀、谈话:认识新年
(1)、出⽰⽇历讨论:“⼀⽉⼀⽇”是什么节⽇?
(2)、你们知道这个节⽇是什么意思吗?(是我国新历的新年)
⼆、经验交流
价值取向:交流以往过年的经验,感受新年的欢快的⽓氛。
1、师:新年就要到了,我们宝宝过年时会和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情呢?(指名学生表述)
2、师:你看到了⼈们是怎么庆祝新年的?(学生⾃由交流)
提升:过新年的时候⼈们会穿上新的⾐服,买好多好吃的东西,贴上对联,燃放烟⽕、互相拜年,孩子还会得到很多压岁钱,来庆祝新年,新年⾥,每个⼈都觉得⾮常⾼兴。
3、师:孩子们怎样使⽤压岁钱?(⾃由交流)师提醒学生应该怎样合理的安排使⽤压岁钱。
4、教师和学生分别送上新年的祝福。
三、歌表演:歌曲《新年好》
过新年的时候⼤家会做很多的事情,都是为了平平安安,开开⼼⼼地迎接新的⼀年。来,让我们也⼀起唱起歌,跳起舞,庆祝新年吧!
活动反思
在本次孩⼦们的参与是积极的,情绪是热烈的。⾸先是教室环境,不少孩⼦都带来了有关新年的物品来布置教室。学生⼤胆地交流以往过年的经验,同时也进⼀步了解和感受我国的传统⽂化和过年的习俗,渲染了新年的⽓氛。在新年环境和新颖教具的影响下孩⼦们热情⾼涨。最后环节我们是歌表演,进⼀步增添了节⽇的⽓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