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实战解析食断随笔(前言)

因为近来关注者数目略有提升,准备写一点新坑。有人以我善于断幺调侃我,但我也不否认,毕竟根据天凤日志网,我是凤凰桌前3%断幺率。

在这个前言里我就大概阐述一下自己对断幺的理解。
断幺的特点
总的来说,断幺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日麻核心番种,它灵活多变、防守能力强。
有一定基础的玩家都知道,日麻的核心番种在于食断、番牌与立直。这三个番完成了90%以上的和牌型。毫不夸张地说,掌握这三个番就是掌握日麻牌效率的过程。他们之前的比例可能因人而异,但是总的来说基本都是碾压其他罕见出现番种的存在。
那么断幺的灵活体现在哪里?断幺只需要21种数牌随意构成基本麻将和牌型就可以,也就是由这些牌构成其中5个BLOCK。那么他的灵活自然要相对于其他的番种而言。拿以役牌为起胡条件的牌来说,其5个BLOCK已经占有了至少一个在字牌上,而字牌没有数牌延展性,也无法构成顺子,构成面子的难度相当大。如果4个BLOCK分布在3种花色上,吸收牌、牌型变化的能力是比5个BLOCK都在数牌上要差的。但是与之相应的,役牌可以利用幺九数牌,弥补了一定的变化不足换取了做牌速度。就这个理论而言,役牌比食断通常要快。顺带一提,役牌的缺陷在于构成指定字牌的BLOCK,平均一个半庄能够做出役牌的次数还是很少的,所以副露手主要依赖的番种通常是断幺。断幺由于可以副露以及5个BLOCK都在数牌上,BLOCK的分配会更灵活,副露的路线更加复杂多变。
断幺的防守能力可能也比役牌会更强。因为断幺经常舍弃边张牌与字牌而吸收中张牌,边张牌一般铳点低,铳率低,而字牌铳率也很低。所以断幺具有强大的兜牌能力,这也是5个BLOCK都集中在数牌上的优势,反观役牌副露通常很难让手牌吸收超出已有BLOCK的牌。
断幺与其他副露番种的比较
在日本麻将相关影视作品《天和街浪子》中,作者曾经以角色赤木为载体讨论过断幺和全带幺的关系。直观上,断幺需要21种数牌,而全带幺可以利用18种数牌和7种字牌,理论上的副露效率并不弱于断幺。然而遗憾的是,在有赤麻将的年代,全带幺只会被弱化到个位数百分比以下的出场率。断幺对赤牌的利用效率实在太过强大。所以善于断幺的牌手通常也有较高的赤宝率。反观全带幺,虽然可以利用更多数牌,但是这其实是一个虚假的利用率高。全带幺牌型要形成刻子的难度远高于断幺,因为全带幺的刻子必须利用幺九牌,而牌局进行早期幺九牌本就容易被舍出,即使后续摸到幺九牌对子也很难形成刻子,而且雀头也需要由幺九牌完成,这直接对牌型的构成提出了困难的要求,而断幺的雀头是非常容易获得的,中张数牌的刻子一般在早期也不会轻易亏损枚数。实际上28对子形成28牌刻子的能力非常强,有一定经验的玩家在做碰碰胡时可以体会到,其强度并不很弱于幺九牌。其次,全带幺中面子的形成也非常困难,因为它必定消耗本就对全带而言珍贵的幺九牌,全带幺中的复合型更是难以处理,如1123等。而且其都是边坎搭子,虽然副露的效率略微可观,但是只能吃,而门清摸成非常困难,相比断幺不够灵活和效率。最后听牌形也必然听到愚形,且向听数低时基本无法改变牌型。

至于其他可以副露的日麻番种,可以参考对全带幺和断幺的分析,能得出很多相同类似的观点,如三色清龙,牌型较难变化,容易依赖到边坎搭子。对对胡则因为无法形成顺子而难度高。
关于所谓断幺三式
与我关系较好的一名凤南玩家调侃我有断幺三式,即类似武侠小说中的招式概念。其具体内容如下:拆幺九对子断幺,拆幺九刻子断幺,拆边张面子断幺。不可否认,在断幺中这些确实是比较重要的反直觉思路,我也曾经在300何切等战术书中看到类似的牌型,如确定的食断满贯选择退听拆掉幺九刻子,实战中也经常有雀头转换向断幺推进。我可能只是讲这些思路做到了直觉化,换言之,已经适应了经常需要食断的日麻思路就会经常做出让人觉得反直觉的操作,我认为很正常的操作并不一定得到其他人的认可。这个思路的平衡其实是比较难以把控的,只能在不断的实战中摸索。
说了太多废话,那么接下来我将不定期分析一些个人凤南实战对局,解读个人食断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