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摘玉补石||张巡守孤城 (拾遗)

2023-09-14 19:06 作者:龙条的理解者  | 我要投稿

1.如果张公不用一根筋老八去求援,换个情商高的去,会不会援军多一些?

换别人冲不出去啊

2。国家昏乱,有忠臣。都说大唐国都六陷天子九逃,但这也意味着天子九逃后每每都还有实力打回来,而不是像某宋那样一次就靖康国耻了……下次去商丘一定要去张公庙里拜拜。

个人认为 像出张巡这种顶级忠烈的地方 当地的地名最好是永远不要改的 现在虽然有睢阳区 但个人感觉这种名片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底蕴加成是不可估量的

3.你知道多少一辈子不被待见的路人甲在张巡这里找到了自己人生发光的意义吗? --有人看见光,有人看到韭菜。 死得其所,何其壮哉,于华夏儿女,何其幸哉

4.有这么一句话:你怎么评价别人,其实就是在评价自己。 

所以骗子看谁都像骗子, 

实诚人看谁都像好人, 

汉奸都觉得汪精卫忍辱负重, 

洋人的狗腿子都觉得烈士是大傻子, 

岁月静好的小确幸觉得张巡不值, 

没有家国情怀的人觉得讲英雄是在秀民族优越感。

5.顷者,国步艰难,妖星未落,中原板荡,四海横波。公等内总羸师,外临劲敌,析骸易子,曾未病诸,兵尽矢穷,乃其忧也。于戏!天未悔祸,人何以堪?宁甘杀身,不附凶党,信光扬于史册,可龟鉴于人伦。其立庙焉,以时祭祀。 简简单单的析骸易子四个字这是有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如今竟然还有人以此来黑张巡和那一批为国守土而死的烈士们!呜呼哀哉

所有人说东时 必然会有人说西 因为有流量 他们也知道张公千古 他们心里也佩服 但你得给人家吃那碗饭的机会

6.洛阳长安都陷落之时,保住雍丘睢阳还有那么大的意义吗?叛军不是能截住黄河水道吗?

如果没有张巡保住两淮的话 灵武没物资最终收买那一波波雇佣兵

7.中华历史,汉唐为何独一档。因为这两个朝代都是有信仰、有气节、士人多能文能武,最显忠良。两汉有苏武北海牧羊十数载,有耿弇十三将士归玉门。而唐在影响力上可能比汉稍逊一点,但也有张巡、颜氏兄弟铮铮铁骨,为中华之脊梁。 

虽说张巡监守睢阳也确实存在吃人的事实,但我更相信是某些史官为了夸大而在记述上进行了扭曲,而这也让这件事的味道变了;我更愿意相信是他们众志成城守城时约定缺粮若有人先死,活着的人得依靠这些尸体,能坚守一天则算一天。这也是最符合那时候情况、也不违背人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诗、有书、有青史;长安仍在,华夏之魂仍在,中华依然在!

8.为“民族优越主义”和“ 华夏全图出英烈的民族凭什么不优越”的点赞比例约为1:20,总数现在也有二十几了,要知道,一般博主的点赞数是会比普通评论有加成优势的。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何会有如此比例的人会怕华夏英烈事迹代相传,而去诋毁、去阴阳、去解构?这不符合人最朴素的情感,甚至是违背人性的。细想一下,如果其自我认同就不是华夏人呢?人都是会自我寻找归属感和标签的

9。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句话没错。但是存在于中华大地上的那些英杰,是注定无法被潜藏抹黑,注定闪耀在历史长河中。天下之势,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这种情况只存在于中国这片土地上。魏晋南北朝大乱世,晚唐五代大乱世,我们因为有张公这般人物而挺了过来,并且变得更好。以一己之力保佑江淮千万百姓安危,崇敬张公!感谢张公!感谢华夏这片土地有丞相,陶侃,李世民,张巡,岳飞等等。因为这片土地有他们,永远都是蓬勃向上的

摘玉补石||张巡守孤城 (拾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