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学少女的怯与勇 给自己和那些像up主一样的人的打气文

一直想写点东西来给你们安利我最最最最爱的一部神作
《那不勒斯四部曲》
其实不需要我安利,因为它已经享誉全球。
说这个名字可能有人还不清楚哪部书,但如果我说《我的天才女友》,相信你们立刻就明白了。
没错,就是迄今连续两季都拿下了豆瓣9.5以上的HBO热剧《我的天才女友》的原著小说。这部剧之所以能风靡全球,除了制作优良的原因,很大是因为原著就足够精彩抓人。
实际上,作者埃莱娜·费兰特早就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费兰特热”。在Twitter上,“费兰特热”早就成为了热门标签;在Instagram,不乏名人加入晒Elena Ferrante小说封面照片的活动。两个主人公莉拉和莱农更是吸引了无数铁粉,她们“相爱相杀”一生的故事也家喻户晓。今天我来谈谈这部原著。
比起《我的天才女友》这个名字,我更喜欢叫它《那不勒斯四部曲》。首先因为前者只是四部曲里首部书的名字(其他三部为《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和《失踪的孩子》);其次事因为不希望不了解的人看到《我的天才女友》这个名字,把这部书想象成一本普通的小言。
本来只想谈谈我对主人公Elena的感受。可一打开话匣子,就停不下来了。
那就详细讲讲吧。《那不勒斯四部曲》有四部,从童年到青年、成年到晚年,讲述了两个女孩子——两个最亲密的朋友相伴相斗一生的故事。五十年的友谊,五十年的战争。
我可以算是国内最早读这书的一批了吧。当时陈英教授(该四部曲的中文翻译)还只翻译出版了四部曲的第一部。百度搜索“那不勒斯四部曲”,也搜不到几条记录。我在朋友推荐下开始读起了第一部的中文译本。记得当时很入迷,虽然记人名废了很大劲(毕竟小编脑子不好使),但几天之内就读完了。接着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等待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
读第二部的时候是最激动的时候,被一个个意料之外狂轰滥炸到酣畅淋漓。
(但这绝不意味着其他几部就不精彩,每一部情节都能触动到人,吸引着大家不停地翻看下一页)

第三部上线的时候恰逢我期末考试,但不妨碍,凭本人的狂热,白天复习,晚上看书,又是几天内看完。

第四部是在意大利读的,看的意大利语原版。说实话,不是说中文译本不好,就是觉得原版味儿更纯一些(所以推荐各位同仁能看懂原文的尽量看原文去)。

本以为到老年,故事应该精彩不到哪去。但读过最后一部的人都会发现,故事整个上升了一个层次,大量作者的内心剖析与自我反思,包含着深刻的人生思考,故事的内涵绝对提升,非常值得一看。
那一句“我的整个生命,只是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何尝又不是我们奋斗终身的真实写照?
到底为什么喜欢这部书?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就是一种感觉。就是喜欢。
有多喜欢呢?
在意大利的时候,在班上当众做这部书的presentation做了不下三次;
在意大利的时候,所有的朋友、同学、老师都知道我超级喜欢这部书;
在意大利的时候,老师提到这四部书,能立马联想到我(我意大利老师在别的班讲到这四部书,然后点我,结果发现我不在他们班图片)
在意大利的时候,大家以为我是因为喜欢这部书,所以才给自己取名“Elena”(其实不是,起名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书,巧了嘛不是,也可以说,命中注定~)
回到上面的问题,到底为什么喜欢,试着回答一下:
因为这四部书的作者与我同名叫Elena;因为ta选择匿名,在获得如此大的成就后,依然选择匿名。ta的照片从来没有流于网络,甚至我们至今不知道ta是男是女(有人说这是一种商业手段噱头,但我更愿意相信作者的说法:为了远离名气带来的焦虑;为了集中于写作;为了保留自己的空间和自由)很酷,不是吗?我很喜欢这样的作家。
因为书写得好,没有华丽绚烂的辞藻,作者用最普通最简单的文笔讲述着现实,但却能抓住读者的心,就像一个飞速运转的动轮,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我的一名很通透的意大利老师曾说这本书,说不上哪里好,说不上喜欢与否,可就隐隐有一股魔力让你迫不及待的读下去)
这部书也受到不少质疑。我的一个意大利男老师就跟我说:他们都说这本书没讲出什么大事(潜台词:配不上神作)。我当时只是反问了句怎么没讲。现在再回忆到这个问题,我想我能有更好的回答。难道一本书一定要讲生离死别战争大变革等才能算做优秀吗?这四部书为什么能如此受欢迎,因为它将女性关系展示剖析得淋漓尽致,所以引起广大女性的共鸣。(聚焦女性心理的书难道只能与小众挂钩吗)五十年里,莱农和莉拉时而亲密无间时而剑拔弩张的关系绝不比那些所谓讲“大事”的名著冲突性小。不愿意去深入内部体会这些矛盾冲突的人,只从远远一看,自然不会觉得其中蕴含着什么大波动。
我想最重要的,是因为代入感。主人公莱农,是作者的化身,从她的视角,借她的口讲述了整个故事。她的名字也叫Elena。
相信很多读者在读书的时候,都喜欢大胆坚定自信勇敢的莉拉,排斥沉默寡言总是跟在莉拉后面的莱农。可我,偏偏就喜欢莱农。从第一部、最开始我就喜欢她。
大概因为,我们是同一种人。
我们真的有很多共同之处,
我叫Elena,她也是;
我们都从小学习优秀;
我们没有莉拉那样天才般的智慧,我们学习好靠的是刻苦自律用功;
我们都沉默寡言,不善言辞;
我们都总是微笑、附和;

(整部小说里的男性,我最喜欢也最痛惜的就是Franco Mari, 他是真心对Elena好过,一想到他后来的结局,唉)

我们都愿意懦在一个更热情的人身边,就像莱农待在莉拉和弗朗科身边;
我们都习惯逃避和隐藏,不愿争取不敢表达;
我们都总是怀疑自己;
我们都很在意别人的看法;
我们都不自信
我相信很多人都像我们一样,沉默寡言不善言谈不愿意与别人打交道更喜欢独处敏感内向永远在意别人的想法自卑不自信。
我一直有一个愿望,如果有一天,我获得了成功,我当众讲话,我一定要为这些内向不自信的人发声,我一定要对他们说:
我理解你!你不是一个人!我和你有一样的感受!和你一样,会紧张,会担心,会纠结!真的,千万不要觉得什么周围大家都是开朗大方的,只有自己是异类。没有人能知道别人心里的想法,即使是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风光无限的人,可能内心也是胆小不自信的。就像我,从小到大,一直是成绩优异,同学眼里的优等生,可我的同学一定想不到,我也会紧张,说话前要先在心里想一遍怎么说,也总是不自信。
但是,即使这样,也是可以成功的。不要怀疑自己,不要否定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我们自己的光。没有人会完全活在黑暗之中。
莱农,她不自信,她沉默,但她能在独处中去思考,去观察,去感受,她知道做什么是对的,所以她成功了,成为了一个作家。
我,虽然有上面说到的各种缺点,但我懂事,我三观很正,我善解人意,我真诚,我做事靠谱,我相信这些,都会给我的未来带来益处。
敏感内向的朋友们,我们的天空不是全黑的,我们从来不是一无是处,相反,我们有很多那些大方侃侃而谈的人没有的长处。
我们有更细腻的心思,可以轻松观察到环境,观察到人的氛围、情绪。
敏感的人或许并不聪明,但总是更加善良真诚。
我们更会思考反思。
我们办事总是更踏实认真靠谱。
我们真的有很多很多的优点的。


这一路走来,最想劝自己做到的就是:
接纳自己,
接受自己安静的性格,不强迫自己去开朗大方。
千万个人,千万个活法,不必非要为了让自己“显得和大家一样”,而自我折磨与勉强。
不爱说话就不说了,无法聚会就不聚会了。
我不善言谈,对,我说话前就是还需要在心里打草稿;
我习惯倾听,没什么,那我就倾听;
我总是微笑附和,OK,那我就微笑附和。
但这些绝不是我的缺点,绝不是我的短板,这就是我,我的性格。
很多事情只是不同,并无是非。
我与意气相投的人也能侃侃而谈,我待人真诚,我做事认真,我已经很优秀了。
不要因为那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就自我怀疑。
接受自己,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与活法,而我,就是我这个样子。
不要因为那些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
活到现在,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千万不要和别人去比。攀比是一切痛苦的来源。一辈子都要和别人去比较,是人生悲剧的源头(之前实习的时候,一次普通的下班回家公交车上,偶然听到别人聊天,一个挺年轻的姑娘说她实习的事。听到她说她工资是多少时,顿时被打击到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中。仅仅一个公交车上的一个不认识的姑娘,就能让本来高高兴兴的我一下子down到极点。缓过来才觉得,真的不要和别人去比)
坚信我就是好的,别人如何如何那是别人的事,跟我一点关系没有。过我自己的生活。我自己觉得我过得好,那我就是幸福的。
至于紧张害怕当众说话,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表现了。而且不仅仅是我们含蓄内敛的中国人会这样,外国人也会。在意大利的时候,我见过很多外国同学在课堂上做pre的时候都紧张到表情不自然发抖等。就那些顶优秀顶优秀的大神,也会为演讲紧张,练了一遍又一遍。是个人,就都会有紧张的时候。
所以,如何克服紧张呢?我觉得首先要明白紧张是绝对绝对的正常现象。其次,没别的,就是准备充分。我在意大利做过很多的pre,同学夸我说,我的pre总是很有意思。因为我不是单纯的读PPT,而是真的在讲。(前面提到,我可不是开朗大方的人,我是很不自信很怕当众讲话的人,那如何做到这样子的呢)提前准备,练习到滚瓜烂熟。这样真正在大家面前时,我就能胸有成竹。当然了,一开始肯定会紧张,但控制住,渐渐让自己放松下来,接下来就是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自信源自我充分的准备。希望能给有同样感受的人带来一点勇气。
说了这么多,最想说的就是:
做自己,过自己的生活,活自己的人生。
当然,不可能一下子改变,
不可能一下子就不再在意别人的想法,
不可能一下子就开朗自信大方起来,
但是,
可以一点点地开始改变想法。
我很优秀,我不需要在意别人,我不需要和别人比…
这些想法,需要时间,需要阅历来成长,
你看吴昕,她不也是过了十几年才有了改变吗
我始终相信,每个内敛的人,
平静的外表下,心底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可以迸发为巨大的勇气来追求自己向往的东西,
一直沉静懦弱的莱农,能够放弃夫家带来的荣誉,勇敢地追寻自己的爱情,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虽然为此吃过很多苦,但她从来都没有后悔过。
我呢?虽然到目前都没有明显的表现,但我觉得我也是有这种能量的,说不定哪天我就远走他乡去寻找我想要的自由了呢。
好久没有写文章,这段时间真的发生了很多事。从崔雪莉具荷拉的自杀到科比Gigi的逝世,真切的感受到,一辈子不长,明天和意外谁先来,真没法说。所以,跟着自己的心活,做想做的。我是最好的。ENJOY

文章写的乱,但我想我把我所有的想法都表达了出来
想给自己打气,想自己能更勇敢
如果这篇文章有一处地方打动到你,请让更多的人看到
因为想对很多像我一样的人说
我理解你!我们都是很优秀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