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1-08-08 10:07 作者:河南健康  | 我要投稿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说到家,我们想的可能是一切美好与温馨……温暖的阳光洒满长满菊花的小院、一只狗安安静静卧在墙根旁、傍晚时分夕阳映红的天空、炊烟袅袅升起、厨房里飘出饭菜的香味……

然而在巴金先生的《家》里,这里断然不是温馨与美好的所在,在这个封建大家族里一切都是木讷的、禁锢的,没有思想、没有灵动……在这个家里有梦想不能去追求、有理想不能实现。封建礼教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在这个家里长辈们以孝的名义让人做出无谓的牺牲,而在这个家里大多数人的命运不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鸣凤、婉儿、这些封建家庭里的牺牲品是不幸的。作为“作揖主义”与“无抵抗主义”的觉新也是不幸的,作为长孙的他承担着家族的重担,自己的婚姻不能自己做主,自己喜欢的人不能去喜欢,只好看着身边最亲最爱的人一个又一个离去,因为封建礼教瑞珏的性命被白白牺牲。慧、梅少爷、淑贞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终结,这些也许这并不能怪觉新,可是他的懦弱和害怕也让一幕幕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如果当初的他勇敢一点像他的三弟那样,是不是他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出国去留洋,娶自己喜欢的梅表姐。可惜的是没有如果,一切的悲剧就是这样的发生了。觉新他自己的心也是不好受的,是悲痛的、是充满了伤痕的,一个个亲爱的人的离去,给了他多么大的打击。他有着身不由己的苦衷。也许觉新的痛苦是由于他看到了自己的悲哀、看到了自己想而不能的痛苦!小说的结局作者留给了我们一个悬念,我想分了家之后的觉新也许能够做真正的自己……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觉民与觉新相比他是幸运的,他可以公然与封建礼教作斗争、他带着新式的思想、冲破封建礼教的窠臼。他不会像大哥觉新那样,他不满意爷爷指定的婚姻,他躲出去。用自己的抗争赢得幸福,也许他没有处在觉新的位置上,他不必有太多的顾忌从而可以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与封建的大家族相比他也许不符合礼教,但他的思想是新的,他是一个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觉慧也许是这本书里作者最为倾力塑造的人物,他先进的思想、他对理想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代表着那个时代的先进思想和光明未来,也正是由于有千千万万和他一样的想要冲破封建窠臼的新青年们,我们有了光明与希望。

这部小说与作者的经历也是息息相关的,正是经历过那样一个的封建大家族,并看到过身边最亲最爱的人深受过那样的痛楚。作者写出了这样的一部小说来控诉封建大家族里的罪恶。

生活在当今的今天我们当然是幸福的多了,有梦想可以去追求、有理想可以去实现、也可以说:确实是时代赋予了今天的我们一个平台


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