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景区规划思路探索

在中国历史上,我们推崇儒家文化,崇尚知识。中国科举制度自隋朝兴起至清朝没落,两千多年的科举文化形成了古代科举教育文化体系。这些大量的科举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从营山县进士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为营山县发展科举文化旅游,打造高品质的进士旅游景区提供规划思路及建议。

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有人的足迹,有人的地方就是有历史,有历史必定有文化。营山县自建县以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尤其以进士文化、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根据《营山县志》记载:从宋朝至清朝县,营山共有进士57名。举人200余名素来有“科第仕宦、甲于蜀都”之美誉。营山进士文化旅游景区在规划建设承载着营山县城的建设,营山旅游业的发展,以及营山人民的期望。本文从营山县近视文化旅游景区目前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营山县进士文化旅游景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规划思路与建议。
二、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营山县进士文化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现状
营山县处于嘉陵江流域与渠江流域的汇合处,是南充市的东大门。营山进士文化旅游景区位于营山县城东部,占地面积1600余亩,以回龙塔为核心,整个景区包含白塔公园、新时代广场、于式枚故居、滨河公园等,是一个以进士文化为载体的休闲公园。进入白塔公园,我们能看到体现耕读文化的塑像、于式枚塑像等。高高的白塔直指云霄,上容浪漫、新时代夜景广场迷人绚烂。当前于式枚故居正在修缮建设中,建设完成后将成为以国学讲堂、国学研学为主题的体验式进士文化旅游景点。
营山县打造进士文化旅游景区得益于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交通优势。2013年营山县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动车停靠县。南大梁高速从南充到达州的渠县也正式通车,开启了营山高速公路的历史。等到巴南广高速营达高速营山先后通车待营仪阆高速公路开工建成后,营山高速将四通八达。“两铁四高”的格局即将形成。
(二)营山县进士文化旅游景区规划开发的问题
目前营山县较为出名的景点当属进士文化旅游区、太蓬山国家森林公园与个别乡镇季节性的乡村旅游。进士文化旅游景区自创建以来,一直深受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委书记与县长组织领导,为打造出营山特色、彰显出营山文化付出了巨大的时间、精力与财力。总的来说,进士文化旅游景区呈现出一片良好发展的态势,但在规划开发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一定的不足与问题。

一是品质有待提升。虽然有政府的大力支撑,但是营山县进士文化旅游景区规划开发的时间不长,各个景点的联系度不高,吸引力不够强,导致整个景区呈现出活力不足,景区太过年轻,对于一个主打文化的景区来说,知名度比较弱,吸引力不够高。
二是特色不明显,缺乏差异性。营山县进士文化旅游景区以科举文化为主导线,但是文化底蕴与其他主打科举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古城古镇相比,除了知名度较弱外,旅游特色不够明显,缺少玩点与看点,从而显得竞争力不足,另外同质化严重,使得景区缺少差异性。
三是缺少游客体验项目。营山县进士文化旅游景区以白塔公园为载体,整个景区内只有体现进士文化的雕像,白塔公园,以及一些上容楼和进士故居。笔者亲自到景区体验后,感觉就是在逛公园而已,缺少能够体验和游玩的项目,一个留不住游客的景点无疑不能算作成功的景点。
四是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目前,营山县进士文化旅游景区的游客中心正在修建中,景区的各项指示标语还不够完善,游客中心修建需要适应当前游客量,并且满足相应的功能,于枚士故居正在修缮中,为了保证游客的体验和景区的品质 ,整个景区的基础设施还亟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