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不使一木枯--探究有效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不爱学习、成绩差、不守纪律、爱打架、爱网游、没有兴趣爱好……您的班上,是不是也有那么几个学生让你束手无策?
后进生是个让很多老师头疼的话题。转化后进生,也是初中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

01
关注学生层次,发现原因
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原因多多:
· 原生家庭缺少条件
有些学生的父母文化不高,辅导不了孩子;经济能力也不强,没有更多的能力进辅导班;还有些学生父母在外地,家里无人管束,养成诸多不好的习惯;最关键的是没有想方设法培养孩子成才的意识。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又如种庄稼,营养跟不上或者天干没水导致长势不好,后期再去浇水施肥效果都不会好。
这些学生进入初中学习阶段,科目变多、任务变重,学习基础差,缺乏自觉性,遇到困难就退缩,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下游。
· 社会环境的变化带来负面影响
现在的孩子接受社会的信息太多,渠道也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是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短视频、动画、游戏......给孩子们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有些孩子从小沉迷电子游戏,缺乏基本的自控能力、学习思考能力。
· 教学氛围的变化
在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老师是可以留学生下来背诵所有需要背诵的知识的,甚至在我入职的前几年也是可以的。
现在,老师基本不敢也不愿意留学生,即便留也是10~20分钟,谁都怕因为留学生导致安全事故,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学生成绩不好或作业不交,老师们一般都是反复做工作,谈心、讲道理、摆事实,也会多次与家长交流沟通。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以言劝人的效果是有限的,尤其是对青少年儿童。
另外,老师还有很多很多教学任务之外的任务要做:各种检查,各种学习,各种APP......分散了老师的教学精力,老师的责任与信念不一定或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教好。个人认为,就教育的本质来讲,这是本末倒置的。但是就目前的环境来看,只能是一种无声的呐喊。
02
转化"后进生" 可以怎么做?
教师是园丁,如何在自己的园子里把花呀树呀都培育好,值得商榷。
· 多家访,多向家长汇报进步
家访的目的显而易见,是在与家长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让孩子知道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期待,同时也让家长知道学习是有希望改变孩子的一生,家长才会积极配合老师管理学生,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双边关系建设。
主要是尽可能改变家长的观念,相信孩子、相信老师、相信自己,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教会他们如何去与孩子交朋友,走进孩子的心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育环境了。
孩子有一点进步都及时让家长知道,让后进生家长看到希望,相信自己的孩子也是能逐渐转变的。尤其是对特殊家庭的家长,比如离异家庭或者单亲家庭,要多花时间与心思去帮助和劝导。
教师就像是一个辛勤的农夫,不停地耕耘,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目的都是想让自己的庄家茁壮成长~

· 让学生感受来至老师真诚的关心
2018届的一位学生,从小就随父母在江苏生活,小学在江苏就读,初中时回到老家上学。这个孩子的性格非常要强,而且容易冲动,和别的孩子闹矛盾的时候敢下手打人。
经过了解,他的父亲由于犯罪被判25年的有期徒刑,妈妈带着他的两个姐姐在江苏打工,我才知道孩子内心是比较自卑的,他用一种潜意识里的防备,把自己的内心武装起来,成了一个“刺猬”。
我想走进他的内心,但是很不容易。起初的时候,他怎么都不愿意交流与沟通,后来他发现老师从来没有放弃过他,终于打开了他的内心,愿意交流了。
初一到初三,我都时常关注他的变化。初二上学期,我发现每一个晚自习他都不会离开座位,一直在努力学习,而且还积极向老师同学请教,认真听课,班上的老师都在夸他。中考的时候,他以不低的总分考入了高中。我想这或许就是老师们愿意付出,愿意去关心学生的原因——看着自己的花与树健康、茁壮地成长着,颇有成就感吧!
鲁迅说:“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 点燃上进愿望和信心
路边的花草是自生自灭的,后进生不能成为路边的花草,他们是园子里的花草,需要我们细心呵护,认真打理。
后进生的问题共性:学习基础差、缺乏学习动力、习惯不好、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后进生的表现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不招人待见”的,容易受到周围同学与老师的歧视,久而久之就会破罐子破摔,越来越差,行为上也会越来越逆反。
作为班主任,我根据每个后进生的具体表现,先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针对性地开展补差工作。抓住机会表扬他们,不吝啬口头上的能转变他们的语言,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点燃学习的热情之火。

· 老师心有阳光,便是晴天
上文说到教育环境的变化影响了老师的教育热情。但当个体不能改变目前的现状时,不应一直纠结于此。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要多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多去给予学生一些积极正向的引导,把快乐与幸福教给学生。
老师心有阳光,学生也会心向太阳。

教育是探讨如何把知识与文化简单有效地进行传承,包括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劳动卫生、生命与安全等等,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是智慧与创造的延伸,是人类不断发展进步的渠道。
如何转化后进生是值得每个老师思考的问题,也需要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的各种力量,还有学生自己的上进心和毅力等等。任何一位学生被转化的程度也是不同的,有些可以转化得非常优秀,有些可能成为合格的公民。
无论成果如何,做总比不做好。
阁楼寄语:
每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会遇到学习、习惯存在问题的学生,如何转化?是值得每一位老师关注和思考的。
关心、耐心、教导、沟通、思考和总结,几年下来,一定会形成自己的一套经验与方法。学生获得成长,也就成老师自己。
END -
作者:聂江老师,贵阳市息烽县第二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
图片:网络
*更多教学经验与干货、主题班会资料,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教师阁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