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霸秦(5)——扫六合始皇一统天下

2022-10-05 23:40 作者:若烯_  | 我要投稿
{"ops":[{"insert":" 大家好呀,我们又见面了,这里是不断加更的小杨。上一篇中我们讲到范雎的远交近攻战略为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开创了先决条件和最佳的契机。在这种战略的消耗下,韩赵魏三国苦不堪言,最难受的便是韩国,秦军正在一步步地蚕食,吞并韩国的土地,可韩王安根本没有办法。恰巧听闻嬴政很喜欢韩国公子韩非的书籍和理论,只能派出韩非于公元前235年出使秦国。\n关于韩非出使秦国的一段史事,《资治通鉴.秦纪一》是这么记载的:\n王闻其贤,欲见之。非为韩使于秦,因上书说王曰:“今秦地方数千里,师名百万,号令赏罚,天下不如。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从之计。大王诚听臣说,一举而天下之从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戒为王谋不忠者也。”王悦之,未任用。李斯嫉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情也。今王不用,又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法诛之。”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令早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王后悔,使赦之,非已死矣。\n"},{"attributes":{"class":"normal-img"},"insert":{"native-image":{"alt":"read-normal-img","url":"https://b2.sanwen.net/b_article/67c0f1945f3c9c309c85ee28cc340319efa02544.jpg","width":220,"height":302,"size":43334,"status":"loaded"}}},{"insert":"(韩非像)\n大概讲的是嬴政听说他贤能,想见见他。并不是因为他是韩国特使,韩非上书劝说秦王说:“现在秦国的土地方圆几千里,军士百万,号令,赏罚分明,天下的人都不如你。臣冒着死罪希望能见到大王,陈述您破坏了天下合纵的原因。大王果真能听从我的主张,一举再促天下合纵,如果赵,韩,魏、楚不称臣,齐、燕不加盟,霸王之业不能建立,天下诸侯不来朝贡,那就请大王砍下我的头来报效国家,以警戒对王不忠不孝的人了。”秦王很高兴,但还没有任用。李斯嫉妒他(李斯和韩非曾同为荀子门生),对秦王说:“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公子。现在我们想吞并各国,韩非最终要为韩国谋利而不会为秦国谋利,这是人之常情。现在大王不任用他,又留下放他回去,这是给自己留下祸患。不如用法律杀了他。”秦王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就下令司法官吏定罪。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早日自杀而死。韩非想要亲自向秦王陈述,却没能见到他。但此时秦王又后悔了,派人去赦免韩非,可是韩非已经死了。\n韩非既以在秦身亡,嬴政便甩开袖子,在公元前231年正式发动灭韩战争,先拔下了南阳这一个秦韩缓冲之地,南阳郡守守腾向秦投降,韩国门户大开。嬴政假意撤出南阳大军班师回秦,实际上密令骁骑将军内史腾以南阳为跳板突然强渡黄河,十几万秦军直接攻入韩都新郑,俘虏了韩王安,随后长驱直入,占领了韩国全境。嬴政下令,在此地设立颍川郡,郡治为阳翟。\n\n如果说秦灭韩几乎没遭到什么抵抗,那么灭赵国的过程就显得没那么容易了。对赵国的战役还得从公元前236年开始说起,秦国乘赵国与燕国大战,国内空虚之机,分兵两路进攻赵国。从前236年---232年这四年间,名将王翦率一军攻占阏与、撩阳,将军桓齮、杨端和率一军攻占邺、安阳等城;桓齮又率军进攻平阳、武城,杀死赵将扈辄,斩首10万,大败赵军。赵王急调在北方戍边抵御匈奴的名将李牧,带兵抗秦,在肥水大败秦军。桓齮奔还。秦军又分两路进攻邺和狼孟、番吾,亦被李牧军击败。但赵军也损失惨重,只得退守都城邯郸。\n"},{"attributes":{"class":"normal-img"},"insert":{"native-image":{"alt":"read-normal-img","url":"https://b2.sanwen.net/b_article/34fd83ca50471ac5a7e313bd50677c63500f576a.jpg","width":176,"height":234,"size":26986,"status":"loaded"}}},{"insert":"(王翦像)\n李牧坚壁清野,避免决战的战略方针让王翦等人十分头疼。经过三年休整,公元前230年,赵国遇到严重旱灾,国内缺粮,人心浮动。秦国在稳定占领区形势,将韩地改建为颍川郡后,立即转用兵力于赵国,于前229年派军乘赵国大饥之机从两个方向对赵国发动进攻。王翦,羌瘣率兵出井陉;杨端和率河内军士兵出河西,分由南北夹击邯郸。赵王迁派李牧和司马尚率军抵抗。李牧仍采用筑垒固守,避免仓促决战的方针。秦军屡攻不胜,形成相持。\n王翦利用赵王迁庸碌无知、其宠臣郭开贪财好利和嫉贤妒能的弱点,使用反间计。赵王迁听信谗言,遂命亲信赵葱和颜聚代替李牧、司马尚为将。李牧拒不受命,被赵王迁杀死。但李牧治军有方,爱护部属,在边防与官兵共同生活、战斗多年,颇得士心,被杀后军心涣散,部队解体。\n前228年,王翦借赵军已成一盘散沙的军事现实,发动强攻,占领东阳郡,随后与将军羌瘣合兵一处,以23万秦军压倒性的优势攻破邯郸,占领整个赵国,俘虏了赵王迁。随后,在赵地设立了邯郸郡。\n\n"},{"attributes":{"class":"normal-img"},"insert":{"native-image":{"alt":"read-normal-img","url":"https://b2.sanwen.net/b_article/b0a4baafb26defb264ca8ea0d584aec726516942.jpg","width":198,"height":198,"size":31559,"status":"loaded"}}},{"insert":"(李牧像)\n还记得我们之前讲到过武安君白起曾经指挥的一场经典战役---伊阙之战吗?在这次战役中,韩魏联军24万人几近被白起率领的秦军全部歼灭,由此役始,韩魏两国一蹶不振。如今韩,赵皆已经灭亡,嬴政自然不可能会放过三晋中剩下的唯一一国--魏。况且伊阙一战,魏方所受损失远高于韩,自然已经无力反击。秦军休整三年后,嬴政派王翦之子王贲突袭魏国,秦军长驱直入,直奔魏国都城大梁。魏王假凭借城池之坚固拼死抵抗,王贲计掘黄河之水来淹大梁,经过水泡过的木质城墙已经不堪一击,于是他下令发起总攻,在混乱中俘虏了魏王假。嬴政从咸阳传来命令,设魏地为旸郡,郡治安邑。\n截止到至公元前225年,原先瓜分春秋五霸之一——晋的韩赵魏三家皆被秦国所灭,中原大地上只剩下楚,燕,齐三国。接下来先灭哪国成为了秦国君臣在思考和辩论的一个议题。最后嬴政力排众议,采纳了客卿李斯和将军李信,骠骑将军王贲的建议,先灭楚。\n至于为什么要先灭楚,我们可以简单猜测分析一下。燕齐地处北方和东北方,虽说两国有世仇,先灭哪一国另外一国绝不会插手和干涉,但是楚国会沿着张仪时代开辟的蜀道从西北方进攻巴,蜀之地。而巴蜀历来为富庶之地,可以说是支撑秦军连年来大规模用兵的后备粮仓,假定巴蜀被楚国拿下,那么远在北方前线作战的秦军在粮草问题上就要打一个问号了。而如果先拿楚国开刀,可以一路从安邑兵出岐山,一路兵出商於谷地,一路兵出巴蜀,三方出击楚军势必难以兼顾三路,一路被攻破后就可以在广袤的楚地上配合其他两路的秦军夹击楚军,形成包围之势从而歼灭楚军主力。\n但嬴政还是轻敌了。\n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n:“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於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於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n嬴政认为王翦年事已高,有些怯战,灭楚竟需要60万人,便派了青年将军李信率20万秦军赴楚配合蒙恬,但由于他的轻敌及兵力不足,楚军反应过来后,一直奋勇顽抗。几天没有扎营并且杀了三个都尉,大破秦军,歼灭六七万人。\n嬴政得知消息后非常愤怒,认为李信有辱于秦军之威风,亲自去频阳请王翦出山,并且答应了派兵60万给他。前224年,王翦和蒙武(蒙恬之父)率领60万大军再攻楚国,楚国征调全国兵力,由项燕(项羽之父)率领在平舆与秦军决战。秦王在郢陈亲自督战。王翦采取了李牧曾经用过的坚壁自守、避免决战、养精蓄锐、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楚军多次挑战,终不肯出。他与士兵共同生活,并关心其饮食、起居,注意其劳逸结合,同时开展投石和跳远运动,以提高士兵的体力及战斗技能。楚军求战不得,日久斗志松懈,项燕只好率军东撤。\n而就在这时,王翦派一支精兵打头阵追击撤退的楚军主力,抓住楚军撤退时的仓皇,以死士冲击楚军战阵。在勇猛无挡的秦军冲击下,楚军溃败,被歼灭几十万人。追至宿阳地区,王翦下令三路秦军合于一线发起总攻,彻底击溃楚军主力,并斩杀了项燕。\n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俘楚王负刍,楚亡。王翦继续进军江南,占领越国土地。秦在楚地设立楚郡,不久,又分为九江郡、长河郡和会稽郡。\n灭掉楚国,标志着秦国在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随后秦为了加强统一,在今湖北武汉设立了岭南郡,这也宣告岭南这块自古就是“蛮荒之地”的土地,正式纳入汉民族文化版图之中。\n在进攻楚国的战役打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北方的秦军也开始出动了,在公元前228年秦灭赵之后,赵国公子赵嘉逃到了代国(今河北地区),代国是与燕国接壤的一块地方,而王翦陈兵70万在赵代边境,时刻准备出兵燕国。消息传到燕国首都蓟城,朝堂上下一片惊慌。燕国太傅,公子姬丹的老师鞠武主张西与代联合,南与齐、楚结盟,北与匈奴结好,共同抗秦。燕太子丹认识到诸侯均服秦,不可能再组织合纵,于是采取刺杀手段。前227年太子丹派刺客荆轲携带燕国督亢区域的地图和秦叛将樊於期首级,与副使秦舞阳勇士前往秦国诈降。荆轲向秦王献图时,用夹在图中的匕首行刺秦王,在医师的“王负剑!王负剑!”的呼喊之中,嬴政斩杀了荆轲,一代“荆轲刺秦王”的悲歌就这么告终了。\n在躲过刺杀之后嬴政大怒,命令王翦,辛胜准备出兵,在易水河畔大败燕军,歼灭十余万燕代联军,并攻克了蓟城。燕王喜和太子丹等率残军逃亡辽东地区。嬴政再派李信追击强渡易水再度打败太子丹。燕王喜想要求和,便斩下了太子丹的头颅送去秦国,但为时已晚,嬴政并未答应。只是当时需要将兵力投入到魏,楚战场,就只派了一小股军队留下来就地驻扎,而将主力调往魏国。\n前223年,在结束对楚战事之后,嬴政派王贲从代地起兵直插辽东,在战争中俘虏了燕王喜,燕国正式灭亡,秦在燕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郡便于管理。\n战事进行至此,只剩下齐国了,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秦在这七八年间攻伐其他国家之时齐国并未增援呢?这其中其实有两个原因,一是五国伐齐战争给齐国人民,以及田氏统治集团留下了很大的创伤和阴影,若非田单大摆火牛阵力克五国联军,齐国就要被灭亡了。虽说齐已经重建,但力量早已大不如前,已经失去了和秦争天下的主动权。二是嬴政派使者告诉齐王建,只要他作壁上观承诺不出手援助其他五国,战后会和齐国平分天下。齐王建深以为然,于是不仅没有派出援军,还为秦军战胜喝彩和送去物资。但到了前223年,看到五国一个接一个被秦灭亡,齐王建就是再傻也明白秦国的最后一个目标就是齐国了。\n可惜,为时已晚。\n前222年,秦王以齐国拒绝秦国使者访齐为由,避开了齐国西部主力,命王贲率领秦军由原燕国南部南下进攻齐都临淄。齐军士气本就不旺盛,对秦军突然从北攻来,更是措手不及。迅速土崩瓦解。秦军一举攻占临淄,俘齐王建,齐亡。秦王在齐设置齐郡和琅琊郡。\n"},{"attributes":{"class":"normal-img"},"insert":{"native-image":{"alt":"read-normal-img","url":"https://b2.sanwen.net/b_article/c05122e41b44a2f19bafd82de26492e04f0b6a94.jpg","width":438,"height":450,"size":159528,"status":"loaded"}}},{"insert":"(统一战争形势图)\n值得一提的是,秦在灭齐战争中吸取了灭楚战争中轻敌冒进的教训,改善了打法,避开齐军主力交战,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伤亡。最后逼得齐王建不战而降,打了个猝不及防。\n截止至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实现了对于北至辽东,南至岭南,东至渤海,西至甘肃的统一。随后在咸阳学子坛上,嬴政命礼官摆来象征无上权力的九鼎,率文武百官一祭天,二祭地,三祭先王,向全天下昭告: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正式成立。嬴政取《尚书》中“三皇”“五帝”之同名,称自己为“皇帝”,是为秦始皇。秦朝定都咸阳,始皇命令所有秦军,除去必要留守军队,剩余全部班师回朝归建。\n\n"},{"attributes":{"class":"normal-img"},"insert":{"native-image":{"alt":"read-normal-img","url":"https://b2.sanwen.net/b_article/7042f7983787c351810ec346e302f5cde6932d88.jpg","width":500,"height":454,"size":78135,"status":"loaded"}}},{"insert":"(周九鼎)\n嬴政建立了秦朝,宣布自犬戎在公元前771年攻破长安杀死周幽王,春秋时期正式开始,到前4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横亘近600年的春秋战国乱世,正式结束了。同时,统一也对于汉民族的形成和壮大提供了非常必要的条件。\n俗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秦国自公元前770年建国伊始,在公元前356年宣布开始进行商鞅变法,在前332年正式开始连横,在前270年正式开始远交近攻,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统一全天下,建立大一统王朝。在前221年,秦始皇拜李斯为上卿,王绾为相国,蒙恬为上将军,封武安君。他将使用什么手段,来巩固来之不易的大一统王朝呢?我们将悬念留给下一篇,再与各位娓娓道来。\n"}]}

霸秦(5)——扫六合始皇一统天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