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解释》12.3 粗放经营
【本文转载自江苏省-资料室编-出版1959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3、粗放经营[i]
在单位面积的可耕地上花费较少的资金和劳动的经营方式。和集约经营不同,粗放经营是靠扩大耕地面积或增加牲畜头数来增加产量,也就是把相同或更多的资金和劳动分散到更多的土地上来增加产量。粗放经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在单位面积上投入的资金和劳动的数额随农业部门、土壤和气候条件等等而有很大不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果其它条件完全相等,雇佣农业工人的劳动越低,农业的经营方式就越粗放。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以日益向集约化的经营为特点,但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也可以大量扩大耕地面积[ii],增加牲畜头数,这在一定阶段中可使农产品产量提高得更快。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171页。
[ii] 开垦生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