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解释》12.2 农业的集约化
【本文转载自江苏省-资料室编-出版1959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2、农业的集约化[i]
在同一土地面积上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改进技术,实行深耕细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例如,采用农业机器和新式农具、使用化学肥料、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实行精耕细作,饲育优良品种的牲畜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行农业集约化是为了榨取更多的利润,其表现为对单位土地面积投资的增加。大规模资本主义农业企业沿着集约化的道路发展,就会排挤小农经济,因为小农经济很少有可能在自己的农场里采用科学技木的成就。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的破产,对农业工人剥削的加重,是农业集约化的结果。
在社会主义农业中,由于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土地私有制,合理的农业制度逐步有计划地建立起来了。例如,在我国认真贯彻水、肥、土、种、密、保、工、管的农业八字宪法,便是实行农业集约化的具体表现。社会主义农业集约化,对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有着重大的意义。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1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