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注魏书一④决战官渡
庐江太守刘勋率众降,封为列侯。
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公将自东征备,诸将皆曰:“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公曰:“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郭嘉亦劝公,遂东击备,破之,生禽其将夏侯博。备走奔绍,获其妻子。备将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昌豨叛为备,又攻破之。公还官渡,绍卒不出。
【孙盛魏氏春秋云:答诸将曰:“刘备,人杰也,将生忧寡人。”臣松之以为史之记言,既多润色,故前载所述有非实者矣,后之作者又生意改之,于失实也,不亦弥远乎!凡孙盛制书,多用左氏以易旧文,如此者非一。嗟乎,后之学者将何取信哉?且魏武方以天下励志,而用夫差分死之言,尤非其类。】
庐江太守刘勋率领部下向曹公投降,被封为列候。
建安五年春正月,董承等人的密谋反叛的计划泄露,都被曹公处死。曹公想要亲自率领士兵向东征讨徐州刘备,手下的将领都说:“与曹公您争夺天下的人是袁绍。现在袁绍要来征讨您,您却弃之不顾,而去东征刘备,假如袁绍趁着这个机会派人从背后偷袭,您怎么办?”曹公说:“刘备,是才智杰出的人,现在不除掉他,以后必定会成为心腹大患。袁绍虽然有远大的志向,但是反应迟钝,一定不会马上出兵。郭嘉也劝曹公,于是曹公向东进军攻打刘备,把刘备击败,生擒了刘备的部将夏侯博。刘备逃跑投奔了袁绍,曹公还抓住了刘备的妻儿。刘备的大将关羽驻扎在下邳,曹公又率军进攻下邳,关羽向曹公投降。昌豨先前反叛曹公投奔了刘备,这时也被击败。曹公回到了官渡,袁绍最终也没有出兵。
【孙盛魏氏春秋云:曹公回答众将的疑问说:“刘备,是才智杰出的人,不除掉他将会使我忧虑。”臣下裴松之认为记载在史书的话,大多经过很多人润色,所以先前记载的事迹有不是真实发生过的,后来的作者又一时兴起更改,在缺失真实事迹这一方面,不就差的更远了吗!凡是孙盛制作的书,大多用左氏来更换以前的词句,这么做的地方不止一处。唉,这样一来后世的学者将要如何来取信呢?更何况魏武帝刚刚才把拯救天下作为自己的志向,这时却引用了夫差临死前说的话,明显不可能这样说。】
二月,绍遣郭图、淳子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夏四月,公北救延。荀攸说公曰:“
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
公从之。绍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馀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徙其民,循河而西。绍於是渡河追公军,至延津南。公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之,曰;“可五六百骑。”有顷,复白:“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公曰:“勿复白。”乃令骑解鞍放马。是时,白马辎重就道。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复白:“可上马。”公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公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公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关羽亡归刘备。
建安五年春二月,袁绍派遣郭图、淳子琼、颜良攻打驻守在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袁绍带兵到黎阳,准备渡过黄河。建安五年夏四月,曹公北上救援刘延。荀攸说服曹公说:“如今我军士兵稀少打不过敌军,必须分散敌军的兵力才可以。曹公您率军到延津,如果做出准备渡过黄河切断袁绍后路的样子,袁绍必定会分兵向西应战,到了那时您就可以率领轻装骑兵偷袭白马,趁敌人毫无防备时进行突然袭击,就可以生擒颜良了。”曹公听从了他的建议。袁绍听说了曹军准备渡河,就分兵向西应战。曹公带兵日夜兼行赶赴白马,离到白马还有十多里的时候,颜良大感惊讶,急忙来迎战。曹公让张辽、关羽作为先锋与敌军交战,击败攻破了敌军,斩杀了颜良。于是就解救了白马的围困,迁徙了当地的民众,沿着黄河向西而走。这时袁绍渡过黄河追击曹公的军队,一直追到了延津的南边。曹公让士兵停止行军在南面的山坡安营驻扎,派人登高观望敌情,说;“袁军大约五六百骑兵。”过了一会,又报告说:“骑兵比刚才多一些,步兵不计其数。”曹公说:“不用再报告了”便命令手下的骑兵解下马鞍放开战马。这时,从白马缴获的军用物资到处都是。曹公手下的众将认为敌军骑兵多,不如退回保守营寨。荀攸说:“这正是诱敌的好时机,怎么能撤退呢!”袁绍的骑兵统将文丑和刘备率领五六千骑兵先后赶到。众将又说:“可以上马出兵了。”曹公说:“还没到时候。”一会,袁军的骑兵又增多了一些,有的骑兵去抢夺军用物资。曹公说:“可以出兵了。”于是曹军众将士都上马出击。当时曹军骑兵总数还不满六百,曹公亲率骑兵发难,将敌军大举击破,斩杀了文丑。颜良、文丑都是袁绍手下的名将,两次交战,他们都被杀,袁绍的部队都很震惊。曹公率领军队回到官渡。袁绍进军保卫阳武。关羽逃亡到刘备那里。
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於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彧以为“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公从之。
建安五年秋八月,袁绍连接营垒逐渐推进,依托沙堆作为建立营寨,由东到西长达几十里。曹公也分派士兵建营寨与袁军相对抗,交战没占到便宜。当时曹公的士兵不满一万,其中受伤的还有两三千。袁绍又重新进军直逼官渡,堆土山挖地道。曹公在营寨内也采取同样的措施来应对。袁绍命令弓箭手向曹营放箭,箭矢好像下雨一般,营内走路的人都举着盾牌,众人都很恐慌。这时曹公粮食缺少,曹公给荀彧写了一封书信,商议想要回到许都。荀彧认为“袁绍把所有兵马都聚集在官渡,想要和曹公您一决胜负。曹公您用最弱的军队抵挡最强的军队,如果不能够克敌制胜,那就必定被敌胜,这是决定天下归属的关键机会。况且袁绍,只不过是平庸的领袖,能聚集人才但不能用人才。凭借着曹公您的神武英明再加上奉天子的命令讨伐逆贼,岂不是无往而不胜!”曹公听从了荀彧的建议。
【习凿齿汉晋春秋曰:许攸说绍曰:“公无与操相攻也。急分诸军持之,而径从他道迎天子,则事立济矣。”绍不从,曰:“吾要当先围取之。”攸怒。】
【臣松之以为魏武初起兵,已有众五千,自后百战百胜,败者十二三而已矣。但一破黄巾,受降卒三十馀万,馀所吞并,不可悉纪;虽征战损伤,未应如此之少也。夫结营相守,异於摧锋决战。本纪云:“绍众十馀万,屯营东西数十里。”魏太祖虽机变无方,略不世出,安有以数千之兵,而得逾时相抗者哉?以理而言,窃谓不然。绍为屯数十里,公能分营与相当,此兵不得甚少,一也。绍若有十倍之众,理应当悉力围守,使出入断绝,而公使徐晃等击其运车,公又自出击淳于琼等,扬旌往还,曾无抵阂,明绍力不能制,是不得甚少,二也。诸书皆云公坑绍众八万,或云七万。夫八万人奔散,非八千人所能缚,而绍之大众皆拱手就戮,何缘力能制之?是不得甚少,三也。将记述者欲以少见奇,非其实录也。按锺繇传云:“公与绍相持,繇为司隶,送马二千馀匹以给军。”本纪及世语并云公时有骑六百馀匹,繇马为安在哉?】
【习凿齿汉晋春秋曰:许攸说服袁绍说:“袁公您不必全力和曹操相互对抗。先分一支部队和曹操正面相持,然后派另一支部队绕道进攻许都奉迎天子,那么大事马上就可以成功了。”袁绍不听从许攸的建议,说:“我要先围歼曹军。”许攸生气了。】
【臣下裴松之认为魏武帝刚起兵时,已经有了部众五千人,自此以后百战百胜,失去的士兵不过十分之二三而已。但在兖州第一次攻破黄巾军的时候,投降的士卒有三十多万,其他吞并的,不可计算;即使征伐战斗损失受伤,也不应该这么的少。而且连结营寨对峙,有别于面对面集中主力决战。本纪云:“袁绍军队有十多万,屯扎营垒由东到西几十里。”曹公即使机巧应变无常法,武略非世间所常有,哪有用几千的兵力,能和袁绍十多万兵力旷日持久的相抗衡呢?按照道理来说,我认为不是这么回事的。袁绍修建营垒几十里,曹公能分兵营垒与袁军平分秋色,曹军不可能很少,这是第一点。袁绍如果有十倍于曹军的军队,按照道理应该尽力围剿守军,把曹军的进出通道全部隔断封锁,但是曹公却命令徐晃等人攻击袁绍的运粮车,曹公又亲自率军攻击淳于琼等人,举着军旗耀武扬威的往返征战,从不曾遇到抵抗,说明袁绍的实力不能完全控制住曹军,这是由于曹军的兵力不会很少,这是第二点。诸多史书都说曹公坑杀袁绍的军队八万,有的说七万。八万人逃散,不是八千人所能够束缚的,袁绍的大军都束手等死,该有怎样的实力才能控制住呢?这是说明曹军不是很少,这是第三点。或许是记述的人想要体现曹公用兵以少胜多的神奇,并不是真实情况的记录。按照锺繇传云:“曹公与袁绍对峙时,钟繇作为司隶校尉,曾送来两千多匹用来补给军队。”魏武帝本纪和世说新语都说曹公当时有骑兵六百多人,钟繇所送来的马到哪里去了呢?】
孙策闻公与绍相持,乃谋袭许,未发,为刺客所杀。
汝南降贼刘辟等叛应绍,略许下。绍使刘备助辟,公使曹仁击破之。备走,遂破辟屯。
袁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大破之,尽烧其车。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公谓运者曰:“卻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馀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公。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绍遣骑救琼。左右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公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就彼攻琼等,吾攻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乃使张郃、高览攻曹洪。郃等闻琼破,遂来降。绍众大溃,绍及谭弃军走,渡河。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冀州诸郡多举城邑降者。
孙策听说曹公与袁绍对峙,就谋划偷袭许都,还没有出发,就被刺客杀死。
汝南已经投降的贼寇刘辟等人反叛响应袁绍,掠夺许都附近的区域。袁绍委派刘备帮助刘辟,曹公派曹仁率军击败他们刘备逃走,于是曹仁攻破了刘辟的营寨。
袁绍有几千运粮车来到,曹公采用了荀攸的计策,派遣徐晃、史涣夹击,大败袁军,把袁军的运粮车都烧毁了。曹公与袁绍对峙好几个月,虽然屡屡斩杀袁绍的将领,但是士兵少粮草用尽,士兵疲劳匮乏。曹公对运粮的人说:“再过十五天就为你们攻破袁绍了,不再需要劳累你们了。”建安五年冬十月,袁绍派车运粮,让淳于琼等五个人率领士兵一万多人护送粮草,夜宿在距袁绍大营北面四十里的地方。袁绍的谋士许攸贪恋财物,袁绍不能满足他,于是便来投奔曹公,因此说服曹公攻击淳于琼等人。曹公身边的人都怀疑许攸,荀攸、贾诩劝说曹公接受许攸的建议。于是曹公就留曹洪驻守大营,自己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五千人连夜前往,恰好等到天亮才到。淳于琼等人看见曹公士兵稀少,到营门外摆好架势迎敌。曹公猛攻营门,淳于琼撤退保守营寨,曹公便攻打营寨。袁绍派遣骑兵救援淳于琼。曹公身边的人有的说“贼子的骑兵快要到了,请曹公您分兵阻挡”。曹公生气的说:“等贼军到背后,再报告!”手下的士兵都拼死作战,大败淳于琼等人,把他们都斩杀了。袁绍一开始听说曹公攻击淳于琼,对他的长子袁谭说:“趁着曹操攻击淳于琼的时候,我去攻占他的大营,他一定无处可回了!”于是派遣张郃、高览进攻曹洪。张郃等人听说淳于琼的营寨被攻破了,就派人来投降曹公。袁绍的部队全面溃退,袁绍和袁谭抛弃了大军逃跑,渡过黄河。曹军追赶但没追上,缴获了袁军的全部军用物资书籍宝贝,俘虏了袁绍的士兵。曹公收缴袁绍的书信,得到了许都的官员和自己军中的将领写给袁绍的书信,都焚烧了。冀州各郡县有很多整座城都献城投降的人。
【曹瞒传曰:公闻攸来,跣出迎之,抚掌笑曰:“【子卿远】子远,卿来,吾事济矣!”既入坐,谓公曰:“袁氏军盛,何以待之?今有几粮乎?”公曰:“尚可支一岁。”攸曰:“无是,更言之!”又曰:“可支半岁。”攸曰:“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何言之不实也!”公曰:“向言戏之耳。其实可一月,为之柰何?”攸曰:“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辎重有万馀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今以轻兵袭之,不意而至,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公大喜,乃举精锐步骑,皆用袁军旗帜,衔枚缚马口,夜从间道出,人抱束薪,所历道有问者,语之曰:“袁公恐曹操钞略后军,遣兵以益备。”闻者信以为然,皆自若。既至,围屯,大放火,营中惊乱。大破之,尽燔其粮谷宝货,斩督将眭元进、骑督韩莒子、吕威璜、赵叡等首,割得将军淳于仲简鼻,未死,杀士卒千馀人,皆取鼻,牛马割唇舌,以示绍军。将士皆怛惧。时有夜得仲简,将以诣麾下,公谓曰:“何为如是?”仲简曰:“胜负自天,何用为问乎!”公意欲不杀。许攸曰:“明旦鉴于镜,此益不忘人。”乃杀之。】
【献帝起居注曰:公上言“大将军邺侯袁绍前与冀州牧韩馥立故大司马刘虞,刻作金玺,遣故任长毕瑜诣虞,为说命录之数。又绍与臣书云:‘可都鄄城,当有所立。’擅铸金银印,孝廉计吏,皆往诣绍。从弟济阴太守叙与绍书云:‘今海内丧败,天意实在我家,神应有徵,当在尊兄。南兄臣下欲使即位,南兄言,以年则北兄长,以位则北兄重。便欲送玺,会曹操断道。’绍宗族累世受国重恩,而凶逆无道,乃至于此。辄勒兵马,与战官渡,乘圣朝之威,得斩绍大将淳于琼等八人首,遂大破溃。绍与子谭轻身迸走。凡斩首七万馀级,辎重财物巨亿。”】
【魏氏春秋曰:公云:“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
【曹瞒传曰:曹公听说许攸来投奔,光着脚出来迎接许攸,拍着手掌笑着说:“子远,你来了,我的大事就要成功了!”许攸接着就进入营中坐下,对曹公说:“袁家军队强盛,您打算用什么对付袁绍?现在有多少粮食?”曹公说:“还能支撑一年。”许攸说:“不对吧,你换句话来说!”曹公又说:“可以支撑半年。”许攸说:“您不想要击败袁绍吗,为什么说这样不真实的话!”曹公说:“我一向喜欢开玩笑罢了。其实只够支撑一个月了,这可怎么办啊?”许攸说:“曹公您孤军独自防守,外面又没有援兵粮草已经用尽了,今天就是最危急的时刻了。现在袁绍有军用物资运粮车一万多辆,驻扎在故市、乌巢,驻守的部队没有严密的守备;现在如果用轻装部队偷袭,出其不意到达,烧掉他们积累汇聚的粮草辎重,超不过三天,袁军自己就溃败了。”曹公非常高兴,便挑选精锐的步兵骑兵,都用袁军的军旗,命令士兵含着木棍并用布缠住马口,晚上从小道出兵,每人抱着一束干柴,所经过的道路上如果有袁军询问,就对盘问的袁军说:“袁公害怕曹操包抄后军,派我们来增加守备。”听说的人都相信这是真的,都跟往常一样防守。曹军很快到达了目的地,围住了储备粮草的营地,放起了大火,营寨中的袁军惊异混乱。曹公大败袁军,烧尽了粮食宝物,斩了督将眭元进、骑督韩莒子、吕威璜、赵叡等人的头颅,割掉了将军淳于仲的鼻子,但没有杀死他,又杀了士兵一千多人,都割掉鼻子,牛马割掉嘴唇舌头,用来对袁军示威。袁军的将领士兵都担忧恐惧。当时有天晚上曹军擒获了淳于琼,把他押到曹公面前,曹公对他说:“为什么会是这样啊?”淳于琼说:“胜负由天决定,何必问这种问题呢!”曹公本意不想杀他。许攸说:“明天早上他照镜子,那就更加不会忘记仇人了。”于是曹公便杀了他。】
【献帝起居注曰:曹公向献帝进言说“大将军邺侯袁绍先前和冀州牧韩馥改立已经死去的大司马刘虞为帝,刻制了金色的玉玺,派遣原来的任县县长毕瑜拜见刘虞,用天命运数去游说他。同时袁绍还给我写信说:‘可以建都邺城,应该拥立新皇帝’袁绍还擅自铸造金银印绶,许多被举孝廉的人和考成的官吏,都前往投奔他。他的堂弟济阴太守袁叙写书信对袁绍说:‘现在天下大乱汉家王朝衰败,上天的意旨在我们袁家,神灵给予了征兆暗示,应当在尊敬的兄长您这儿。南兄袁术的部下臣民想要让他登基即位,南兄说如果按照年龄那就是北兄您比较年长,如果按照地理位置那就是北兄您比较重要。所以南兄想把玉玺送过去,却恰逢曹操阻断了去路。’袁绍家族世世代代深受国家大恩,凶狠叛逆没有道义,到了这种地步。于是我整顿士兵战马,与他在官渡决战,承蒙皇帝您的威势,能够斩了袁绍大将淳于琼等八人的首级,然后大败击溃袁军。袁绍和他的长子袁谭孤身逃走。我军一共斩杀敌人首级七万多个,军用物资和金钱财物巨大上亿。”】
【魏氏春秋曰:曹公说:“当时袁绍的强大,我自己尚且自身难保,更何况众人呢!”】
初,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殷馗善天文,言后五十岁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其锋不可当。
六年夏四月,扬兵河上,击绍仓亭军,破之。绍归,复收散卒,攻定诸叛郡县。九月,公还许。绍之未破也,使刘备略汝南,汝南贼共都等应之。遣蔡扬击都,不利,为都所破。公南征备。备闻公自行,走奔刘表,都等皆散。
七年春正月,公军谯,令曰:“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其举义兵已来,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为存者立庙,使祀其先人,魂而有灵,吾百年之后何恨哉!”遂至浚仪,治睢阳渠,遣使以太牢祀桥玄。进军官渡。
绍自军破后,发病欧血,夏五月死。小子尚代,谭自号车骑将军,屯黎阳。秋九月,公征之,连战。谭、尚数败退,固守。
当初,汉桓帝的时候有颗黄星出现在楚国和宋国的分界处,辽东郡的殷馗擅长天文,他说五十年以后会有真命天子在梁国和沛国间起家,他的锋芒不能阻挡。到这时正好是五十年,曹公击败袁绍,已经天下无敌了。
建安六年夏四月,曹公在黄河上炫耀兵力,攻击袁绍在仓亭的驻军,击溃了他们。袁绍回到了冀州,又收拢了零散的士兵,攻克了各个反叛的郡县。建安六年夏九月,曹公回到许都。袁绍还没有被击败的时候,派遣刘备攻占汝南,汝南的贼将共都等人响应刘备。曹公派遣蔡扬攻击共都,曹军交战失利,被共都击破。曹公向南进军征讨刘备。刘备听说曹公亲自前来,逃跑投奔刘表,共都等人也都逃散了。
建安七年春正月,曹公驻军谯郡,传令说:“我兴起义勇军,是为了天下去除残暴混乱。故乡的百姓,死去的人也都差不多了,在境内走了整整一天,看不到认识的人,这让我感到凄凉伤感。自我起兵以来,将领兵士阵亡断绝后代的人,寻找他的亲戚作为他的后代,授予土地田地,由官府供给他们耕地的牛,设立老师叫他们读书。给活着的人立祀祭奠祖先,如果死者的灵魂泉下有知,我死后还有什么遗憾的呢!”然后就到了浚仪县,治理了睢阳的水渠,派遣使者用猪,牛,羊来祭祀桥玄。之后曹公率兵进军官渡。
袁绍自从军队被击溃后,得了病吐血,建安七年夏五月死去。小儿子袁尚代替袁绍的位置,袁谭自称车骑将军,驻扎在黎阳。建安七年秋九月,曹公去征讨他们,连续打了几仗。袁谭、袁尚多次失败撤退,坚固防守。
【褒赏令载公祀文曰:“故太尉桥公,诞敷明德,汎爱博容。国念明训,士思令谟。灵幽体翳,邈哉晞矣!吾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鄙之姿,为大君子所纳。增荣益观,皆由奖助,犹仲尼称不如颜渊,李生之厚叹贾复。士死知己,怀此无忘。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匪谓灵忿,能诒己疾,怀旧惟顾,念之凄怆。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尚飨!”】
【褒赏令载公祀文曰:“以前的太尉桥公,特别传布美德,博爱有宽容。百姓念念不忘他的敦敦教诲,贤士思念他的良好建议。他的灵魂幽静身体隐没,久远明亮!我在年幼时,赶到他的厅堂拜见,当时我还是个顽皮鄙陋的孩子这样的姿态,却被这样的正人君子所接纳。增加了我的荣耀扩散了我的知名度,都是由于他的夸奖和鼓励,就好像仲尼声称自己的学问不如颜渊,李生那样推崇赞叹贾复。士为知己者死,我心怀思念怎能忘记。再说我承蒙他的随意相约誓言:‘我死以后,你路过经过,如果不拿一斗酒一只鸡祭奠我,车子过了三步,可别怪我让你肚子疼!’即使这是临时玩笑话,如果不是至亲至交的好朋友,又怎么可能肯说出这样的话呢?不是害怕幽灵生气,会让自己遗留下病痛,只不过是因为怀念往昔,想起来感到凄凉悲怆。现在我奉皇帝的命令向东征伐,驻扎在故乡,向北望您的故土,心中牵挂故人的陵墓。致送些菲薄的祭品,请桥公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