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RIM-1M舰空导弹
SM/RIM-1M(旧编号SIM-24,为方便说明以下使用SIM-24指代)舰空导弹是共和国海军曾装备的一款全天候中短程防空导弹,主要任务为舰队防空。其是共和国实际上最早以防空导弹名义研制的防空导弹,也是目前海军中包括延伸型号在内服役跨度最长的导弹装备(1966~2014)。
发展沿革
1950年,共和国启动“天空之盾”计划,正式开启了防空导弹的研究。导弹研发工作由第三设计局主导。1956年,第一枚试作导弹SAM-0试飞成功;1959年,SAM-1试验导弹拦截测试顺利完成,标志着防空导弹的研发进入了“快车道”,SIM-3、SIM-21、SIM-24等舰对空导弹开始了实弹设计工作。1960年,第一枚SIM-24原型弹试飞成功,但在随后的机动拦截测试中暴露了气动设计问题,被迫进行修改。1966年,共和国海军正式接受第一批量产型SIM-24,至此,SIM-24正式进入海军服役。
布局
SIM-24采用常规气动布局,弹翼与尾舵成"x""X"顺序式配置。尾舵可以顺时针折叠,以便于减少收纳时占用的空间。导弹由制导段、战斗部、发动机段及尾喷口机构四部分组成。
制导方式
因为SIM-24的拦截射程相对较近,因此其是第一代防空导弹中唯一使用半主动雷达制导的型号。SIM-24一般由SR研究所研制的SE/SIR-59&SIR-60提供全程制导。SIR-59采用单脉冲照射方式,SIR-60采用单/双脉冲照射方式,工作波段在8.0 - 12.0 GHz(X波段),天线可在360°、俯仰-15°~+75°间进行照射导引。
延伸型号
在SIM-24漫长的服役生涯中,其先后共延伸出四种改型,详细如下:
I型 即SM/RIM-1M(SIM-24),基准型。
II型 即SM/RIM-1N(SIM-25),增程型,换装了推力更强的发动机。
III型 即SM/RIM-1S(SIM-28),技术增进型,开始使用固态电子零件,强化了抗干扰能力;调整了气动布局,更新了舵面控制系统,略微提升了拦截性能。
IV型 即SIM-29,安置了更大的火箭燃料单元,进一步提升了射程;全电气设计提高了可靠性、缩短战备反应时间。不过最终被放弃,部分技术被使用到了后续的导弹研发工作中。


技术参数
类型 中短程防空导弹
发射方式 舰对空
作战范围
射程 0.5~15km(I型)
0.6~24km(II型、III型)
0.5~30km(IV型)
射高 0.2~12km(I、II、IV型)
0.1~15km(III型)
制导方式 半主动雷达制导(全程)
发射方式
箱式倾斜发射架发射&吊臂式导弹发射架发射
制导设备
SIR-MIR(monopulse illumination radar)照射雷达
弹长 4.6m
弹径 330mm
翼展 980mm
发射质量 720kg
拦截速度 2.1Ma
战斗部 连杆杀伤式战斗部
引信 无线电近炸引信
动力 单级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