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翔先生所办影展的一些想法(多图警告)

感谢李翔先生在新城市广场所办的影展。
一眼看见时便被完全的震撼。


想起从前去新街口,看见零零星星的农民,穿着简陋的衣服,卖着朴素的水果蔬菜,在炎热的日子里求着生存。
我确乎看见了似乎目前城市里正在被抛弃,遗失的一些东西:
真诚的笑容。
照片里的每一位劳动人民,几乎都是笑着的,或是认真的做手上的活计,是那么干净。
人类最初的模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我不知道拍摄的主角是不是南京人,但我看见了老南京人的生活态度:无论经历了什么困苦,什么灾难,我们依旧是笑着前行的,自然的新生着,成长着,衰老着。
但相片是黑白的,拍摄的蔬菜,本该五颜六色,也是黑白的。
我也感受到拍摄者深深地迷惘。
几乎所有的照片,背景是车,是高楼,或是江边的栏杆。
这样淳朴自然的,自食其力的劳动人民,生计的环境却每况愈下。
他们或是本地的原住民,或是很早便来城市打拼的人。
三十年前,南京大部分的道路都是土路,金陵大饭店只有八九层,却是南京最高的楼,而这些人们,那时候便在那里了,他们和今天一样生活着,自得其乐,生活轻松自在。
而现在呢?高楼拔地而起的新兴世界里,再也没有人关注他们。蔬菜?人们宁愿去买超市里冻得快要烂掉的,也不愿在路边买他们刚刚从地里挖出来几天甚至几个小时的新鲜蔬菜。因为“不卫生”。鱼虾?人们宁愿去买市场里半死半活的,也不愿意去买他们刚刚钓出来的自然馈赠。因为“不卫生”。
但是他们卖的东西,还是30年前人们吃着的,嘴上说着是美味的东西。然后在今天,人们说这种东西已经没有了。
他们因为市容,被人驱赶,小区不准入内。
但是究竟是谁才是入侵者呢?是这些一如多年前生活方式的原住民,还是高楼与科技?
他们的未来,他们宽厚的生活态度与为人处事,该何去何从?
我也困惑了,看着他们永远定格在相框里的笑容。
2018.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