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志·逆命书》(32)
第五章 鹰翔
天启城西门下,一场令人窒息的厮杀正在夜色之中悄然进行着。
刀枪相接,高大男子用手中的弧刀将枪锋错开,脚下却丝毫不停,刀锋如同毒蛇一般贴着枪杆窜上,擦出一溜火星,直直地削向姬伯松持枪的双手。姬伯松猛地震动手腕,手中的猛虎啸牙枪发出强横的圈劲。将贴在枪杆上的弧刀震开,同时向后转身,七尺七寸的猛虎啸牙枪划过一个巨大的扇形,呼啸着抽向对方胁下要害。
高大男子连忙收刀挡在身前,刀枪交击,发出刺耳的轰响,持刀的男子被姬伯松这一击强横力道震得向后倒飞出去。
姬伯松此时已经收枪凝视,眼睛紧盯着对面倒飞出去的身影,在对方双脚即将着地的刹那,猛地大声吼道:“还没完呢!”
吼声被更为响亮的虎啸生生盖过,猛虎啸牙枪在急速的突进中发出了震慑人心的嘶吼,枪头的一双虎目熠熠生辉,仿佛嗜血的猛虎一般,直直刺向了持刀男子的咽喉。
在长枪堪堪刺中男子的刹那,姬伯松再次感受到了那熟悉的刺骨寒意,生生止住了全力前冲的身形,猛地将头低下。凄冷的刀丝贴着他的头顶划过,削下了一绺额发。
“好险!”姬伯松正心有余悸之时,眼前刀光闪动,持刀的男子双脚刚刚着地,便再次向姬伯松冲了过来,仿佛已经先算到姬伯松这一枪不会刺到自己。此时男子的身形转动,整个人如同一架血肉筑城的风车,裹挟着凄厉的刀光向着姬伯松迎面劈来。
龙氏禁手·蝶儿旋。
姬伯松顾忌身边的刀丝,不敢向别处闪避,面对这气势凌厉的一击,只得举枪挡在身前,双眼紧盯着呼啸而至的刀光。
只听刀枪交击的铿锵之声不绝于耳,刺客的劈斩中夹杂着蹴击,如同狂风骤雨一般向着姬伯松袭来。姬伯松只能靠着转动长枪,不停地挡下左右两侧的袭击,每挡一记,脚下便退一步,连连后退,没有丝毫还手之力。
又一记劈斩过后,刺客旋身背对着姬伯松,如同闪电一般踢出一脚,直奔姬伯松的前心踢去。姬伯松咬了咬牙,拼力将长枪挡在胸前,只听砰的一声闷响,枪杆被踢得向内弯了进去,重重地压在姬伯松的胸甲上。姬伯松整个人也随着这强劲的蹴击,向后飞去,落地后连退三步,才站稳了身形。
“不愧是天驱宗主,”持刀的男子收住身形,“能将蝶儿旋一系十三连打全部挡下的你还是第一个。若不是有苏家的刀丝相助,单打独斗,龙墨不是你的对手。”
“天罗山堂,上三家果然是棘手的角色啊。”姬伯松活动了一下被震得发麻的手腕,“既然派了两位本堂的刺客对付我姬伯松,以涂天浩行事的风格,若公子那边也不会没做安排吧?”
“的确,”矮小的男子从龙墨身后走了出来,“按照主顾的要求,我们这次分了两组,各自行动。由我苏陌泉和龙墨两人专程负责解决最难对付的青君宗主;另一队人数多些,负责在路上伏击若海常。”
“最难对付?”姬伯松笑了笑,“那么,你们的意思是说,去刺杀若海常的人,还不如你们俩啰?”
“二十人中只有一个本堂的刺客,论力气,我们俩加起来也不是他的对手。”龙墨说道,“不过讲到杀人手法,那么他就比我们差远了。但是加上几个下三家的好手,虽不是本堂刺客,相信也应该万无一失。”
“听你们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姬伯松将手中的长枪掼在地上,伸展了一下筋骨,“那么,我们继续吧。”
“放心?”两名天罗的刺客楞了一下。
“你们派去刺杀若公子的人算是倒了大霉了,”姬伯松往手心啐了口吐沫,将地上的长枪拔起,双手持枪,冷冷地盯着面前的两人,“碰上了在若公子身边的那个家伙。动起手来的话,那家伙的脾气比我要坏上一百八十多倍。”
在另一边的城西街道上,黑衣的刺客们从街道两侧的屋顶纵身跳下,纷纷围在已经被巨石砸碎的马车周围。
“龙爷,车子已经完全给砸烂了,里面的人恐怕……”一名刺客探头往巨石下看了看,巨石之下,尽是车厢的碎片,一滩鲜血之中伸出两只马蹄,想来拉车的骏马也已经被这巨石砸死。
“墨哥说过的,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首领瓮声瓮气地说道,径直向前走去,脚步沉重,踩在地上仿佛铁锤敲打石板,身旁的刺客纷纷让开,敬畏地看着这个比常人高出一半的本堂刺客从身边经过。
首领走到马车旁边,伸开双臂,抓住巨石,正要发力将巨石搬到一边,却隐隐觉得巨石之下发出微微的震动,耳边响起一个冷冷的声音:“大个子,滚开,老子赶时间。”
话音刚落,首领发现眼前的巨石猛然从中间整个地裂开了。裂缝之后,一道如烈日般刺眼的白光闪过,首领眼前突然出现一只眼睛。
他自己的眼睛。
接着,这高大魁梧的刺客,随着一道弧光飞到空中。硕大的身躯在空中,从头顶猛然裂开,整个人也随之裂成两半。
鲜血和内脏四下飞散,随从的黑衣刺客们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之间裂开的巨石之下,一个彪悍的武士缓缓站起,手中的一双战斧在灯火的映照下发出冷厉的光辉,鲜血顺着战斧锋利的边缘缓缓流下。
“若公子,”武士看了看周围的刺客,蓦地说道,“这里交给我戴铭森,你先行一步,我随后就去你府上接应。”
“那么,就有劳碧落宗主了。”白衣翩翩的公子从马车的废墟中站起,正是若海常,他拍了拍长袍上的尘土,对着武士拱手行礼后,径直向前走去,却对身旁手持刀尖的刺客完全地视而不见。
“可恶!竟敢如此目中无人!”其中两人心头火起,举刀向着若海常的头顶砍下。长刀尚未劈下,只见一道白光从若海常身前如流星般划过,戴铭森伸手接住了旋转着飞回的战斧,转身对着身后的刺客说道:“如果我是你们,就绝对不会犯挑错对手这种低级的错误。”
话音刚落,挡在若海常身前的两人脖颈猛然喷出一股血箭,捂着脖子无力地倒在地上。若海常静静地踩过尸身继续向前,却在没人敢阻拦,不一会儿,便消失在街角。
“这样才对嘛。”戴铭森看了看位在自己身边的黑衣刺客,满意地点了点头,“一共十七人,是我喜欢的数字,作为奖励,你们将有幸看到武神之轮。”
“而同时,”戴铭森笑了笑,伸出舌头舔了舔嘴角,“你们也已经是个死人。”
话音刚落,两柄寒铁所铸的战斧在他手中飞速轮转,如同一个巨大的转轮,在灯火映照下飞旋着发出震慑人心的光芒,每个人心中都升起彻骨的寒意,如同死亡。
若海常回到家中,年迈的管家便迎了上来。
“少爷您这是出了什么事?”管家看到若海常沾着木屑和尘土的长袍,吃惊地问道。
“路上一点小意外,没大碍的,”若海常摆了摆手,“徐伯,家中的仆役可都安排好了?”
“安排好了,”徐伯点了点头,“按照少爷您说过的,战乱将至,大家愿留者留下;不愿留者,在账房支取两个月的薪水出城。”
“那就好,”若海常松了口气,接着问道,“那这地下的东西……”
“少爷放心,”徐伯答道,“那批物资是老爷生前交代过的,我拼了这条老命,也不能让它们有什么不测啊。”
“徐伯,谢谢你了。”若海常对着徐伯拱了拱手,“眼看这战火就要烧到城里了,您也及早从偏门出城吧。”
“那少爷你呢?”徐伯问道。
“我?我就不走了。”若海常笑了笑,“我自己一个人留下来,和天驱一起守城。”
“留下来?”徐伯吃了一惊,连忙问道,“难道,老爷生前嘱咐过少爷的话……”
“父亲临终嘱托,海常何时敢忘?”若海常抬头看着夜空,眼神中神采奕奕,“正如父亲所言,海常,终于等到了要等的人。”
“就等少爷这一句话!”徐伯猛地跪倒在若海常面前,再抬头时,密布皱纹的脸上已经是老泪纵横。
应着这句哭喊,几十名仆役从屋中走出,齐齐跪倒在若海常的面前。
“愿随公子身后,与帝都天启共生死!”仆役们异口同声地说道。
“你们,你们不是都走了吗?”若海常惊讶地看着面前跪倒的众人,“为什么还留在这里?”
“少爷,”徐伯涕泪横流地说道,“老夫侍奉若家两代已经三十余年,就是看中若老爷守卫这天启的雄心壮志。我们都是天启城土生土长的百姓,力量有限,但是只有有人愿意守住这座城市,我们便甘愿以死相随。”
“以死相随!”其余的仆役应声说道。
“你们……”若海常还想再说什么,却发现自己的后头已经哽咽,十几年来他以为已经死去的天启人心,此时正在自己的眼前发出有力的搏动。
若海常稳了稳气息,缓缓说道:“既然如此,徐伯便带着大家将若氏地窖中的物资全都搬上来,片刻之后会有天驱碧落宗主戴铭森率羽林天军前来收取。”接着,若海常转身对徐伯说道:“徐伯,请先给我一支火把。”
“火把?”徐伯愣了一下,一旁早有下人将手中的火把递上,徐伯将火把递给若海常,“少爷,你要火把干什么?”
“今夜,”若海常接过火把,火光照亮了他的眼睛,透着一股异样的神采,“天启城将在这把火中,重获新生。”
说罢,他走下了台阶,将手中红的火把扔进了院内的枯井之中。
从枯井深处传来阵阵不安的悸动,仿佛整个大地也因为这把火而颤抖不已。老管家和仆役们正疑惑中,眼前猛然一亮。抬头看去,只见远处的天启城内,大火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