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元素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盐组成元素,健康成人体内钙总量约为1,000~1,300克,约占体重的1.5%~2.0%。其中99%的钙以骨盐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分布在软组织中,细胞外液中的钙仅占总钙量的0.1%。
骨是钙沉积的主要部位,所以有“钙库”之称。骨钙主要以非晶体的磷酸氢钙(CaHPO4)和晶体的羟磷灰石(3Ca3PO4×Ca(OH)2)两种形式存在,其组成和物化性状随人体生理或病理情况而不断变动。新生骨中磷酸氢钙比陈旧骨多,骨骼成熟过程中逐渐转变成羟磷灰石。骨骼通过不断的成骨和溶骨作用使骨钙与血钙保持动态平衡。
成长与骨骼
在生命各个阶段,骨骼的大小和骨质的含量会有显著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在生命初10-12 年中,男孩和女孩的骨量会不断增加。在青春期,骨量累积的速度加快,男孩增加的速度更快1,在二十四五岁就达到骨量峰值(peak bone mass, PBM)。此后,男性的骨量逐年下降直到老年后下降速度逐渐趋于平缓,绝经后的女性会经历几年的骨质流失加速期。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疾病,特征为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变差,导致骨折风险增加。当骨量降低速度比身体补充速度快,造成骨骼强度净损失时,就会发生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的后果是骨骼变得脆弱,因此,即使轻微的碰撞或跌倒都可能导致骨折,称为脆性骨折(fragility fracture)。 在骨折发生以前,骨质疏松症并没有症状或体征,这就是通常被称为“无声疾病”的原因。
骨质疏松症会影响体内的所有骨骼;然而,骨折最常发生在椎骨(脊柱),手腕和髋关节。 骨盆,上臂和下腿的脆性骨折也很常见。
骨质疏松症本身并不疼痛,但骨折会产生剧烈的疼痛、严重的残疾甚至死亡。髋部骨折和脊椎骨折有较高的死亡风险——20%髋部骨折患者通常会在骨折发生后6个月内死亡。
据估计,全世界每三秒钟就有一例脆性骨折发生。50岁的人群中,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五分之一的男性会在剩余的寿命中发生骨折。对于女性来说,髋部骨折的风险比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癌加起来的风险还高。对于男性来说,髋部骨折的风险比前列腺癌的风险高。
由于骨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简称骨密度)的下降和老年人跌倒比率的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遭受骨折的风险会以指数方式增加。
老年人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族群。因此,随着全球大部分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除非采取预防措施,否则与脆性骨折相关的财务和人力成本都将大幅度增加。
骨骼健康问题
中国一直是骨问题大国。数据显示,中国骨健康平均分仍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设定的及格线,超过2亿人处于低骨量和骨质疏松状态。骨质疏松,已成为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之后第四大城市居民常见慢性病。
骨质疏松调查
2018年,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对中国的骨质疏松症做了调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尤为严重。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男性为6.0%,女性为32.1%。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到32.0%,其中男性为10.7%,女性为51.6%。
调查还发现,我国低骨量人群庞大, 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我国40-49岁人群低骨量率达到32.9%,50岁以上人群低骨量率为46.4%。
钙占骨骼重量40%以上,骨质疏松跟钙缺乏密切相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缺钙呢?
钙摄入量不足
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的食物摄入量调查,大多数美国女性仅摄入建议摄入量一半的钙。2017年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发布了一张《世界补钙地图》,里头标注了世界各国家、地区居民每天从饮食中获取的钙含量。 中国的摄入量仅有338毫克/天。在全世界倒数。世界范围内有80%的女性钙摄入量不足,而在中国,女性钙摄入量不足的比例高达90%!

骨骼流失
骨骼流失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除此之外,有一些食物会阻碍钙的吸收,并且会导致钙的流失。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加重骨骼流失的问题。
-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大量的钙营养被消耗,需从骨骼中将钙调入血液,造成骨密度下降,导致骨质疏松症。
老年人骨钙丢失可达30%~50%。长期地将骨钙调入血液,可能导致血管、组织、细胞内的钙量增加。随之,血管壁、心肌、肾脏中钙淤积,造成周身麻木、神经衰弱、情感淡漠、便秘、嗜睡、性功能减退、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结石症、肿瘤等多种老年性疾病。在此时,甲状腺的C细胞会分泌降钙素促进骨钙还原,在还原过程中又形成了游离钙在大骨节边缘的异位沉积——骨质增生,也就是说,骨质增生是由于缺钙而引起的。这些病理和生理变化致使很多中老年人的生活受到困扰。
- 饮食习惯
促进骨骼流失的因素:
糖。糖增加钙和镁从尿中的排出;糖降低维他命D的活性,因而降低小肠对钙的吸收;糖抑制成骨细胞的产生、增加破骨细胞的活性,因而破坏骨骼的形成;糖增加乳酸的产生,酸性环境溶解骨骼。
过多的精制淀粉食品,它们升高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高水平的PTH释放骨骼中的钙,降低骨质密度。
软饮料(可乐等)。可乐等软饮料可导致体内钙与磷之间的平衡失调,磷过多,钙过少,从而引发骨骼中钙的流失。
咖啡因。研究指出,每天喝18盎司的咖啡增加更年期后女性脊骨骨骼的流失。
吃素,或过多的植物食品。研究发现,完全素食或以植物食品为主的成年女性具有高水平的PTH,导致骨骼中的钙流失。尽管蔬菜中含有丰富的钙,但因同时含有纤维、植物酸和草酸,使得钙的可利用性变得低下。另外,由于其中农药的问题,使得血液中磷过高,并降低了血液中蛋白质的水平,其结果将导致PTH水平的升高,骨骼流失钙。
长期过量饮酒。过多的酒精干扰机体对钙和维他命D的吸收和利用。
热狗或香肠。它们含防腐剂亚硝酸钠,亚硝酸钠升高PTH,降低骨质密度。
缺水。缺水导致机体释放组胺,组胺升高PTH,导致骨骼流失。
总结
缺钙的问题跟年龄有关,年龄越大,缺钙越严重。50以上人群低骨量将近人口总数的一半,也就是至少有一半50岁以上人的钙摄入量不足,亟需补钙。
缺钙跟饮食习惯有关,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加快钙的吸收和流失。
缺钙的问题跟性别有关,女性缺钙比男性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