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看 新瑶海》第147期|瑶海区:奋斗新时代 劳动展风采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人民最光荣……这一句句经典语录已经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忘我地建设发展自己的祖国。只有劳动才能收获、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瑶海区作为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城区之一,拥有合肥第一代创新创业的产业工人,孕育出内涵丰富的工业文化。现在的瑶海人已然接续了老一辈人爱岗敬业的淳朴风尚,用劳动最光荣的实际行动在新时代里建功立业。


01
坚守岗位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1983年,朱兴福正在合肥的7路公交车上进行报站。40年光景转瞬即逝,当年做售票员时的情景朱兴福仍历历在目。

从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朱兴福就告诉自己,做好每一位乘客的“勤务员”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她能清晰地记住每一位乘客是从哪儿上车,要到哪里下车。

朱兴福告诉记者,自工作以来,她收到的表扬信超过1300余件,爱岗敬业的朱兴福也从合肥市劳动模范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如今她还积极参与瑶海区的各种公益活动中,在默默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爱岗敬业的劳动精神不尽相同。在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的课堂上,正在讲课的是校长陈立利。长期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她,首创了38中后进生转化新举措,建立了“五个一”德育常规模式。

特别是在学校集团化办学方面,陈立利秉承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理念,探索各种教研载体,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用“名校+新校”战略,为教学质量攀升和集团化办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集团化办学的道路上,陈立利的新思路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和印证,所在学校获得了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陈立利本人也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合肥市先进工作者等诸多荣誉。
02
业精于勤 让劳动光荣成为时代之声
业精于勤,踏实、用心地去做一件事,其成果不言而喻。在瑶海区的各行各业,大家正在用这种踏实肯干的劳模精神去感染身边人、去办好身边事。
近年来,瑶海区结合自身的产业优势,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筑产业、大健康产业、金融商贸业、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区域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当下的瑶海,五大产业齐头并进,这离不开每一条产业战线上的劳模们。在安徽银通物联,成立于2020年的“朱小林蓝领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市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同时,该公司也被作为市级劳模创新示范基地。

朱小林告诉我们,工作室是银通物联发展的尖头兵,更是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工作室的创立所营造出的浓厚创新氛围,让这里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

十七年前,朱小林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先后在TCL等多家通信企业工作,是一位互联网行业老兵。如何在行业里永葆创新能力与活力,是朱小林时刻需要思考的问题。
尊重劳动、重视人才是企业发展,更是地方发展的重要基础。一直以来,瑶海区都在倾力为劳动者营造干事创业的最优环境。在瑶海区疾控中心,这里全体工作人员用过硬的业务能力让疾病防控更加精准。

每一个行业都需要劳模精神去引领其发展。在疫情期间,这群“白衣天使们”不分昼夜地坚守在防疫一线,最终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在全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心更是获得了集体表彰,2019年被评为安徽省先进集体。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劳模案例,都在告诉我们拼搏劳动有多么的重要。目前,瑶海正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通过开展慰问,积极主动关心服务劳模工匠;通过成立劳模宣讲团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宣讲活动,不断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的作用。

劳动者自带高光,奋斗者格外美丽,坚守者令人敬佩。他们不仅是业务上的时代先锋,也是道德上的时代楷模,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奋斗的果实。临近五一劳动节,瑶海区总工会将以“中国梦. 劳动美”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旨在展示瑶海人爱岗敬业、昂扬奋进、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致敬新时代奋进中劳动者,让劳动光荣成为时代之声的主旋律。
编辑:沙金 制作:王晓娣
全媒体记者:许翼 刘秉正
新媒体发布:龚雪
主持人:宣艳 刘杰 配音:吴玲
执行制片人:朱千里
制片人:关堂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