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选择岗位之前,首先应当复盘自身经历

2023-03-29 12:20 作者:bili_15968304550  | 我要投稿


就公务员考试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步工作,是选岗。无论是国考央选,还是地方选调,选岗都应该充分结合自身情况,力争做到“人岗相适”。尤其对有志于报考部委公务员的同学来说,“人岗匹配度高”在面试环节和差额考察(如有)环节是极为重要的。相信大部分明法学堂的关注者,即便最终没有上岸公务员,手上往往也有央企、律所等不错offer。因此,我认为,没有必要“为了上岸而上岸”,而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优势特点,合理选择报考岗位。而对还在念本科的同学来说,如果将来有志于从事公务员工作,最好在读书阶段不断提升自己的“人岗相适性”,在实习、学生工作、论文写作、社会实践等方面,要有选择性的弥补个人短板,锻造自身优势。而不是从大二大三就开始刷行测题。“公考热”之下,很多人试图通过提前备考时间来提升笔试成绩,事实上,以大部分名校在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保证基本复习时间充分的情况下,这是没有太大必要的;多多提升自己“说”和“写”的能力,是更为基本和重要的素质。


在选择岗位之前,首先应当复盘自身经历,问一问自己“这个岗位的要求是否与自己的简历有足够的适配性”?为此,第一,可以通过自己查看报考要求和限制条件来进行初步判断:例如,是否限制党员身份,是否有从业资格要求,是否有专业考试,是否有公文加试,是否有体测等。第二,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能找到对应单位工作的前辈询问,具体打听一下用人司局的要求和偏好。

看到题主的问题,明显能感觉到题主焦急的心情。但是恕我泼一盆冷水,题主提的这些问题有一些还是比较基础性的,在这一点上希望题主能有清晰定位,您目前的备考阶段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还要努力一段时间。其次,想要和题主分享一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考试,在行测和职测两方面来讲差别并不大,关键在于有些省份的事业单位考试会有数列题,我看到题主明显提到了天津和北京这两所城市,就我个人而言,天津人,参与过多次天津省考和国考。也以于前年国考上岸某部委。我个人建议题主应该主抓公务员考试,以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和题目类型来作为主要的复习方向,除此之外,用额外的时间再去关注一下数字推理题型即可。(下附本人近几年的成绩单进行作证)

下面我先简单谈下行测的复习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二:言语理解。言语理解题量占到了整个考试题目的1/3左右,因此言语理解是需要我们着重去复习,保证整体正确率的。言语理解主要分为选词填空和片段阅读。选词填空上需要通过找对应的方式找到明显的题眼,再依据排除法排除错误的选项,从而选出我们心中认为的最优解。在这个题型上尽可能的要避免出现纠结、难以取舍的情况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积累上要注重区分常见的一些成语和实词,且积累一定的固定搭配。而片段阅读部分则更需要我们着重于题干当中整体行文逻辑的把控,通过对整体结构以及题干当中所涉及的关键词的掌握找出最为优质的选项。而在片段阅读当中的各种题型当中,也存在着不同的一个复习技巧。比如说针对我们的细节理解题,要通过提问方式——选项——题干的这种方式去进行阅读,这样能够节省一定的时间,

跟随行测步伐完成全真模拟和总结归纳笔记。


3.补足与冲刺(22天)


在清楚了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建立知识体系之后,对自己的不足进行补充完善,随后进入考前模拟阶段,这个时候需要运用前面学到的方法完整答题,掌控字数要求,合理设置要点,训练字句间的逻辑连接,并且积累背诵大作文的素材。


申论与行测要同步复习,上面所设置的时间也和行测一样是短到不能再短的了,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合适的阶段适当进行延长,才能比较从容地完成备考。


复习资料准备


刷题:行测5000题,申论100题,历年真题


教材:行测的思维,申论的规矩


网课:某笔或者某图980


首次考试的考生来说,学习资料的选择尤为关键之前加入一些网盘群里面就有了,现在还一直在里面有更新内容。 

这个网课的资源非常丰富,整个课程复习有它就足够了,学习资料和讲义也可以下载打印,更新速度特别快,视频无码高清,支持电脑、平板和手机学习,超级方

更不会导致二次阅读,而针对排序题,则是需要我们依据选项当中的这种差距去寻找最优解,从而能够去缩短我们的考试时间;在面对一些主旨概括类型的题目时,要去区分两个记忆选项当中的这种不同点,进而能够去评析出最优选项,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才是应该具备的能力。言语理解模块建议考生在复习时能够去积累一个电子版错题本,阶段性的去回顾自己之前做错的题目,通过不不断的总结来提升自己的这种技巧把握,这样才能够稳定的提高言语理解的做题正确率。


片段阅读部分说实话还是比较水的,有些题目不看题干只看选项都能选出来。因为有些类公文行文的题目,有其规律性。剩下的。因为有些类公文行文的题目,有其规律性。剩下的一些题目还是要紧紧抓住关键词这一特性,这样才能避免陷入2选1的纠结误区。片段阅读这块儿有题目不明白的小伙伴可以随时咨询我。

如果做不到,也可以结合近几年来该用人司局的录用名单进行简单判断(包括是否格外偏好名校,是否偏好行业相关的工作经历,是否有十分明确的性别偏好),在报考时避开一些完全不符合的“雷区”。第三,关于岗位的工作强度和主要内容,在报考前最好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现在很多岗位压力大、任务重,实际上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还存在一些刻板印象的同学,应当尽快转变认识,对于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切除不切实际的期望,也避免在这一个机会上耗费过多心力,导致心理压力过重。实际上,如果试图追求work life balance,相较于部委公务员,有很多性价比更高的选择,例如金融央企总部、部分实业类央企总部、政策行省分、部分新一线城市的地方城投等。建议秋招季前后,多跟身边亲友、师长、前辈交流沟通,包括多跑跑学校学院的就业部门,有些信息只在小范围流动,如果能够知道,后续的竞争压力要小不少.


在选择岗位之前,首先应当复盘自身经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