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任务成功了,他倒下了!临终前,他数次用手指向天空的方向……

2019-10-10 19:40 作者:我们的太空  | 我要投稿

2019年10月3日20时58分,我国著名卫星专家,我国静止气象卫星、雷达遥感卫星的开拓奠基者之一魏锺铨先生,在执行任务期间突发疾病,医治无效,溘然长逝。弥留之际,他数次用手指向天空的方向……

魏锺铨的一生有很多个第一,曾参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技术试验卫星的研制,主持了我国第一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第一颗微波遥感卫星的研制等。

在长达一个甲子的航天事业生涯中,魏锺铨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伟大事业,把航天报国、科技强国作为毕生的追求,为中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37年,魏锺铨出生于江苏无锡,自幼饱受战乱之苦,发愤图强寻求自强路。上世纪50年代,在复旦大学读书时,就开始涉及卫星领域。

1958年,他进入中国科学院电子所,年仅21岁就独立证明了梳齿滤波、同步积累和相关接收不能重复使用的等价性,得到当时苏联专家的高度评价。凭着这一研究成果,1959年被中科院推选,代表科技界参加全国群英会,是当时最年轻的代表。

1964年,研制成功专用数字计算机,为提高我国微弱信号检测能力作出重要贡献,这一成果后被列为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

1965年,魏锺铨参与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地面观测系统方案的论证工作。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前夕,魏锺铨奉命调往上海,负责长空一号技术试验卫星的研制工作。

1970年,魏锺铨提出长空一号技术试验卫星遥测、数传和双频信标机采用“兼用合一”方案,为长空一号成功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2年,魏锺铨投入到我国第一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的研制工作,历任风云二号卫星副总师、总师,主持并带领队伍攻克了自旋卫星扫描成像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填补了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研制的空白,推动中国气象卫星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上世纪八十年代,遥感卫星技术迅速崛起,魏锺铨用他的战略眼光努力寻求在这一领域的突破。1989年,魏锺铨开始承担我国新型遥感技术研究任务,他认识到真正的高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走独立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为此,他提出了一个在技术上不同于国外卫星的研制方案。

1999年,已逾花甲的魏锺铨担任遥感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实施了多项重大技术创新,组织优势力量攻克有效载荷和相应卫星平台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多个第一,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颗雷达遥感卫星,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中国卫星成像观测技术、遥感技术跨越发展。卫星运行期间,多次开展对雪灾、地震、水灾的监测与评估,特别是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及时提供了遥感图像,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宝贵资料。

耄耋之年,魏锺铨依然坚守岗位。2019年9月29日,魏锺铨作为高分十号卫星的工程总师,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任务期间突发疾病,经医治无效,于2019年10月3日20时58分逝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惦记着这次型号重大发射任务,数次用手指向天空的方向!

2019年10月5日凌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高分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成功,是最好的告慰!他将化作最闪亮的星辰,继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任务成功了,他倒下了!临终前,他数次用手指向天空的方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