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那年乒乓那些事儿 ——(十)凤还巢东京成绝响 龙贺喜江户现敌手

2020-02-07 23:13 作者:皓维说  | 我要投稿

这次的资料找起来费点事儿,而且还比较多,费的时间长了点,希望大家支持。

——————————————————————————————

时间似流水,转眼又一年。

又到了单数年,世乒赛的征程拉响,国乒的各位再度集结备战。

团体赛的安排没啥大意外,男团那边郭跃华和蔡振华不必多说,虽然郭大侠的团体赛战绩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但是地位摆在哪儿,不入选是不可能的;蔡振华也不必多说,光防弧圈胶皮就够外国选手喝一壶了;团体赛之王谢赛克也不必多说,他老人家虽然上届单打确实比较水,去年男单世界杯决赛还被克兰帕尔连扳三局告负,但是团体赛他还是能占有一席之地的。

当然还有两位新人的名字:江嘉良和范长茂。

江嘉良,1964年出生,直板正胶快攻的名将。到国家队后,师从主教练许绍发。1979年中国青年队访问日本,15岁的江嘉良,居然鲜有败绩。1981年首次访欧,便夺得斯堪的纳维亚公开赛冠军。

可能大家都不明白斯堪的纳维亚公开赛冠军的地位,在那个乒乓球受政治干扰严重的年代,在相对中立的瑞典举办的斯堪的纳维亚公开赛(既现在的瑞典公开赛)享有小世乒赛之名。

1982在法国公开赛上江嘉良与当时的欧洲锦标赛男单亚军遭遇,鏖战五局方才获胜,并且获得南斯拉夫公开赛和英格兰公开赛亚军。

当然了,恐怕江嘉良没有想到这并不是和这位欧锦赛男单亚军的最后一战,也不是最激烈的一战,而这位男单亚军日后给中国乒乓球留下了怎样的阴影。

这个人的名字叫瓦尔德内尔。

书归正传,因为江嘉良的两个公开赛输的是自己人滕义和范长茂,所以是“外战内行”。凭着这毫无问题的外战成绩,顺利赢下了一个团体赛名额。再就是来自八一队的范长茂,1982年首次出国参赛,就获得南斯拉夫公开赛冠军,给自己抢下了一个名额。

顺道一提,1979年平壤世乒赛后,美国队借道北京。事先跟中国队讲好,世乒赛后在北京短期停留,拜访中国国家队,重温当年乒乓外交之旅。哪成想中国队兵败平壤,国家队对美国客人说,我们国家队要总结,没工夫接待你们。找了附近的几个中学生陪你们玩儿。

美国人一听不大乐意,我们好歹也是一支世界甲级的国家队,能争夺团体冠军的,你们国家队主力心情不好可以理解(美国人在这种问题上倒是通情达理),可怎么着也得找国家二队,或者陪练队员什么的,跟我们打打啊。

几经协商,决定搞个男女十一人的对抗赛,以决定这些中学生是否有陪美国队的资格。

哪成想一晚上22局球下来,美国队一局都没有赢,大多数局得分连十分都没过。这11个“附近的中学生”,便是当时正在什刹海的王燕生、滕义和范长茂等人。

也亏得当时不是张怡宁和李佳薇那一批,一个让球演技为零,一个奥运半决赛打人11:0的主,要不然这乒乓外交就要变成乒乓绝交。

女团那边,曹燕华和童玲不必多说,剩下两个名额里,因为团体赛有一局双打,所以曹燕华在上海的搭档倪夏莲入选拿下一席,最后一个名额各路人马几经争夺最后落到了战胜了童玲的新科全锦赛女单冠军耿丽娟的手里。

既照顾了老乡,还顾及了人脉,又提拔了新人,这个阵容安排确实有水平。

中国这边整装待发,其他对手也是磨刀霍霍。

从31届到35届,日本男女队基本上都保持在前三名之列,每届都能拿回一个或半个冠军,但是属于日本乒乓球和日式弧圈的时代已经悄然落幕了。在36届前夕,日本舆论就日本的乒乓球前景进行预测:看来日本每届都能拿世界冠军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事实证明攒人品的行为不一定管用,但总比狂的没边强,36届上,日本男队人品爆发挤掉了瑞典成为团体第三名。

由于日本乒乓球成绩不佳,影响到赞助商的赞助。而由于经费不足更影响到日本乒乓球的发展,做成恶性循环。

可能大家有疑问,这怎么成绩不佳还影响乒乓球的发展呢?

答:你当全世界的乒协都是国家体育总局下属单位啊!

于是乎日本乒乓球协会借着37届世乒赛在本土举行之机,调兵遣将欲在本土重温旧梦。

女队全面大换血,团体阵容由两名削球手:新保富美子、田村友子和两名进攻手:神田绘美子、星野美香组成。尤其是星野美香在37届之前被日本舆论界吹的神乎其神:因为其速度快被人称作外星人,搞得中国队上下极度重视,但真打起来吗……

相反日本男队的变动不太,当然也是没什么人可用了,冒出来的新秀斋藤清成为中流砥柱。配以老将阿部、小野和高岛。

韩国那边比较尴尬,男团方面当时的韩国队的几位还都是无名小辈,女团那边上届女单四强李寿子因病未能出席,只剩下梁英子独自支撑。

顺道一提,80-90年代初的韩国四位一流高手里,已经登场的两位身体是真不好,李寿子一共就打了两次世乒赛,梁英子也就打了两届,结果这两位完美错开(李寿子81,85;梁英子83,87),一次世乒赛团体都没能合作。

朝鲜那边虽说是出席了,但是也没啥新人都是老朋友。欧洲那边匈牙利队居然连团体五名队员都没有凑足。一向无法无天的克兰帕尔同学在成为世界杯男单冠军后又一次“犯错”,被匈牙利乒协禁赛。除了约尼尔和盖尔盖伊这两位名将之外,匈牙利队只勉强选了两个人,届届替补的摩尔纳尔和技艺不佳的新手克里斯顿。

道格拉斯、希尔顿、普里安领衔的英格兰队和奥洛夫斯基、潘斯基、德沃拉切克等老将组成的捷克斯洛伐克队阵容倒是挺豪华,但是连匈牙利都搞不定,面对中国队,也就是提前准备单项的命。格鲁巴、库哈尔斯基为首的波兰队,虽然大放异彩,尤其是格鲁巴成长喜人,但是目前仍然无力跟中国队对抗。南斯拉夫队那边,斯蒂潘契奇上届打入四强后退役,科萨诺维奇移民去了加拿大,元气大伤,目前只有年逾36岁的老将舒尔贝克和新出道的卡列尼奇联袂出场。

卡列尼奇也是奇人一位,身高1米95,却打直板,发球和推挡之变态可谓少见,别的不说,南斯拉夫公开赛团体赛,卡利尼奇2:0完胜江嘉良,两局下来硬是让江嘉良吃了十七个发球,哪怕是老瓦面对中国高手也没这么变态。

男团小组赛黄金一代的英格兰队在抽签的帮助下,躲开了中国队,在B组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除了输给日本一次其他全胜出线,逼得日本和匈牙利直接对抗,而日本男队则是在最后一轮与匈牙利的天王山之战中落败,只能去打5-8位的排名赛了。

中国没啥悬念,一路基本上都是5:0,唯独在面对韩国队的时候丢了一场。

中国队的教练们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这种事儿很正常,谁都有状态起伏的时候。

可谁都没有想到,三年之后的韩国汉城,韩国人将给中国队一个惊天的surprise。

三年后的事儿谁都说不准,但是此时国乒的教练们最担心的还是瑞典队。

说起瑞典队的故事那也是一把辛酸泪。

瑞典队其实以前在国际赛场上哪怕在欧洲也就是战绩平平,直到一个人的登场瑞典的乒乓球事业才迎来了飞速的发展。

这个人就是国际乒联第四任主席哈马隆德先生。


国际乒联第四任主席,瑞典乒乓球的元老人物——哈马隆德


哈先生当年的战绩如何我是查不到的,能肯定的是没有他的前任荻村伊智朗和继任徐寅生强。1958年,未来的国际乒联主席,年仅26岁的哈马隆德同志被推举为瑞典队的“队长”。

说来寒酸,瑞典国家队常年以来,连女队一起算上,只有二十几个人,七八个队员的编制,和咱们国乒三十多号人的一队编制比是差远了。这个“队长”,说是”队长”,其实是集领队、教练、后勤等多种职责于一身的“长”。

各位看官别着急,说什么瑞典人不懂球,什么都一把抓,教练球员两头窜。远的不说,就说英超的切尔西从一般球队向豪强转型的几年就是古利特和维亚利两位主帅球员一肩挑;如果说那是英国国情(英国有些情况和欧洲大陆确实不同),大家觉得外国情况不能尽信的话,那么林慧卿和郑敏之当年教练球员一肩挑在名古屋夺冠的故事就不能忘了。

俗话说的好,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也必然给你开一扇窗。哈先生比起容国团和庄则栋来打球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比起李富荣和徐寅生搞平衡也不是一个档次。但是人家带队伍确实有一手。

1960年瑞典队获得欧洲锦标赛的男团亚军,并且成为1962年欧锦赛夺冠最热门的队伍。功夫不负有心人,1962年欧锦赛团体夺冠虽然功亏一篑,但是,汉斯·阿尔塞却夺得了男单冠军。


右者为汉斯·阿尔塞,瑞典的容国团,可惜的是这两位都是未得善终

1964年,瑞典队终于如愿以偿,获得欧锦赛冠军,跻身于世界一流之列。从此,汉斯·阿尔塞成为了瑞典队的“容国团”。紧接着,瑞典又出了个连夺两届欧锦赛冠军的约翰逊(就是逼得郗恩庭打直板反胶的那位,百度百科上的资料翻译是约翰森),阿尔塞和约翰逊合作,获得1967年和1969年世乒赛的男双冠军。

1970年,哈马隆德即将高升把瑞典队交给约翰逊的哥哥克里斯特·约翰逊的时候,瑞典已经是拥有三大高手阿尔塞、约翰逊和本格森的重量级队伍,世乒赛夺冠已经初具雏形。

哪成想人算不如天算,第31届名古屋世乒赛上,中国队凭着梁戈亮的长胶秘密武器,在半决赛打得阿尔塞晕头转向,怀疑人生,使得他连失三分。梁戈亮的长胶拍子,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据说,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荻村伊智朗先生一状告到到周恩来总理那里,周总理出面制止了使用这样的武器。

风水轮流转,1973年第32届世乒赛上,梁戈亮使用正常长胶上阵,在对瑞典一役时一人丢三分,把团体冠军送给了瑞典人。后来经徐寅生回忆,上梁戈亮是大多数人的意见,而他自己则是抱着“小梁不至于丢三分”的心理勉强同意的。

可事实证明,你最怕发生什么,那么它一定就会发生。

梁戈亮连输三分,把瑞典送到了夺冠的边缘(那届世乒赛前四名打循环)。

可惜一代名将阿尔塞,本来1970年,他一口气夺得欧洲锦标赛、南斯拉夫公开赛和斯堪的纳维亚公开赛三大赛事的冠军(你可以类比为一个人参加世乒赛前拿了亚锦赛,中国公开赛和地表直通赛的冠军),是第31届世乒赛(1971)夺冠的最热门人选。特别是在斯堪的纳维亚公开赛的半决赛中战胜中国队实力最强的周兰荪,决赛中又战胜了刚刚打败庄则栋的本格森,使得他信心大增。可是,第31届世乒赛却成了他的滑铁卢,团体赛他被梁戈亮的那块不正常长胶搞得心态爆炸,单打在第二轮被南斯拉夫名将斯蒂潘契奇以3:2淘汰,和约翰逊作为第一号种子的双打,也是早早出局,未能达成三连冠。所以世乒赛后,他就挂拍到西德当教练去了。

风水轮流转,二十年后,还是在日本,只不过这次被搞得心态爆炸的,换成了国乒,而瑞典则是在决赛击溃了南斯拉夫连续第二届成为了世乒赛男团冠军,老瓦和佩尔森更是连续第二届包揽冠亚军。

二十年后的事儿谁都不知道,也都不敢想,当下最重要的还是团体半决赛。

女团那边,则是爆出了两个冷门,和中国队同组的欧锦赛女团冠军匈牙利队小组赛一输再输,输给中国比较正常,那届曹燕华状态太好;但你作为欧锦赛的冠军输给荷兰和西德……

另外一组,韩国日本直接对话,第一盘,由神田绘美子迎战尹璟美。神田绘美子显然不适应尹暻美直板生胶的快攻的打法,0比2落败。第二盘,由新保富美子对梁英子。前二局双方打成一比一。第三局,梁英子对新保的削球旋转变化判断不清,再失一局。双方总盘数为一比一。

哪成想一向靠谱的梁英子当了回猪队友,关键第三盘双打,梁英子尹璟美发挥失常,再丢一盘。第四盘是双方主力的较量:神田绘美子大战梁英子,双方都是右手直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的打法。双方激战到第三局,场上的气氛十分紧张。神田绘美子把握机会,在场边观众的呐喊助威声中越战越勇,终于取得了第三盘比赛的胜利。日本队获胜后,整个代代木体育馆成了沸腾的海洋。日本女队连连向观众鞠躬表示谢意。

哪成想乐极生悲日本队以3比1战胜了韩国队后,接着却以2比3败给了苏联队。韩国队绝处逢生,只要以3比0取胜苏联队,就能出线。可惜,在对苏联队的一战中,梁英子由于前面丢了二分半,这场比赛未能上场,确是韩国队的一大失策。尽管以3比2取胜,但计算得失局数只能获小组第三,痛失出线资格。

于是半决赛中苏交兵,日朝重逢。

半决赛没什么意外,中国对苏联是上届半决赛的翻版,比赛结果中国队以3比0取胜。值得一提的是上次比赛,童玲对波波娃胜得十分轻松。但这场比赛却苦战三局才艰难取胜。这个结果使教练不得不对她能否胜任决赛的重任产生了疑问,也为她被梁英子淘汰出局埋下了伏笔。

另一场半决赛日本和朝鲜队激战了五局,朝鲜的削球手们已经倾尽全力,奈何已无法撼动日本人主场捧杯的信念。其中神田绘美子独赢两分。这个结果使日本队喜出望外,这已经是日本女队12年来最好的成绩。

而十二年前,正是主场作战的她们击溃了林慧卿和郑敏之挂帅的女乒,捧起了冠军。

天时地利人和,三项齐备,日本队是雄心万丈。

尽管耿丽娟以前对日本选手胜得较为轻松,但像这样的世界锦标赛团体决赛还是第一次,但是童玲的状态也就那样。经过五名教练的权衡利弊,决定弃用童玲而上耿丽娟。听了这个决定,童玲留下了眼泪。

童玲很想自己亲自拿一个世界冠军。上届团体决赛,面对一群正手狂的韩国女队她未能下场。女单决赛,曹燕华是奉命让给她的。但如果说童玲所获的世界冠军是让或是搭“顺风车”得来的话未免太冤枉了她。其实,35届女单八进四的比赛中她淘汰了夺标呼声很高的朴英顺后最有实力夺取冠军。当时进入前四名的对阵形势是:葛新爱对童玲;张德英对李松石。如果是真打的话,童玲有机会赢葛新爱,张德英却阴沟翻船败给了李松石,若童玲在决赛和李松石碰头也有把握赢她。但教练让更有把握的葛新爱上,童玲只能让路。

童玲这次未能上场,只能等下一届了。但出身八一队的她还是如同四年前一般痛快,尊重了领导班子的决定:“谁有利,谁上吧!”不过她还是感叹了一句:“憋了整整两年,等的就是这一仗啊!”还是徐寅生风趣:“那就再憋两年,像当年李富荣一样,他是小老虎下山,那时候你母老虎下山,两年后在再看你的啦!”

果不其然,两年之后童玲入选团体赛,并在哥德堡捧起了考比伦杯。

说回当日女团决赛东京的代代木是人声鼎沸,中日双方世界冠军云集,连日本皇太子明仁也是亲临现场助威。

不过虽然两方高度重视,但这场中日女团决赛犹如大制作,重金投资的大片,却最终拍出了超级大烂片的效果。

众人期待的经典对决,一场势均力敌的苦斗最终变成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首盘正手强化过的耿丽娟以发球抢攻和凶拨两大角的战术使神田绘美子疲于奔命以2比0轻取。接着曹燕华对星野美香。星野美香作为专门对付中国队的秘密武器,在前面的比赛中极少露面,搞得中国队极其重视,让一号种子曹燕华对阵这位号称“外星人”的选手。

哪成想星野美香这场比赛面对曹燕华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狂吃发球不说,还常常被曹燕华一板一个,曹再以2比0得胜。第三盘双打曹燕华/倪夏莲对新保富美子/田村友子。曹燕华/倪夏莲这对双打在团体赛中由头打到尾,小组赛除第一场输了一局外,就没输过球。新保富美子/田村友子防守不住,很快也连丢两局。结果中国女队再一次蝉联考比伦杯。赛后,日本前世界冠军松崎君代对日本队的表现表示失望,尽管她不奢望日本队能战胜中国队,但一场球才打15分钟,能打得激烈一点也好。

相较于女团的顺风顺水,男队是实实在在的波澜不惊。

半决赛,中国队跟老对手匈牙利遭遇。结果被中国队以5:0痛宰出局。一年之后,盖尔盖伊和约尼尔先后退役。盖尔盖伊退役后情况不明,约尼尔堕入商海,找了些赚钱“高手”帮忙做生意。据说,约尼尔同志最后落入了高利贷的圈套,饱经风霜。这是题外之话,打住不表。从此,匈牙利队除了克兰帕尔偶尔有过一些出色的个人表现外,退出了乒乓球的历史舞台。从1952年到1979年,匈牙利的两个团体冠军相隔了27年。如今三十年过去了,2019年的世乒赛在匈牙利举行,可是匈牙利却早已不是那支曾经称雄欧亚的劲旅了。

决赛赛场上,中国瑞典第二次相遇。

针尖对麦芒,双方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领军主将是23岁的欧锦赛冠军阿佩伊伦,副将是上届世乒赛一战成名的19岁小将林德,而首发登场正是不满18岁的瓦尔德内尔。

当年也算是帅哥的瓦尔德内尔,此时18岁

这是瓦尔德内尔第一次登上世乒赛团体赛决赛的舞台,从此这个名字将如同梦魇一般在国乒教练的脑中挥之不去。

中国队这边新科小将江嘉良、团体赛之王谢赛克和秘密武器蔡振华应战。

首战江嘉良对阵瓦尔德内尔,小瓦先声夺人,先是发球轮打得江嘉良满地找球,又是在相持阶段中国人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快速弧圈球,江嘉良没招了,那年头的直板退台相持就是找死,发球抢攻你又打不死人家,一个直板正胶快攻选手没有发球抢攻就是白瞎,第一局江嘉良败下阵来。好在他接受了教练“以我为主”的指导,连扳两局,为中国队获得了第一分。

第二场亚运会男单冠军谢赛克对阵欧锦赛男单冠军阿佩伊伦。这是中式单面快攻对欧洲两面弧圈的标准对阵。阿佩伊伦是新一代的欧洲弧圈球的代表,以走远台放高球著称。但由于其打法本身被动,对付中国快攻一直都不占优势。可是谢赛克此番发挥欠佳,再加上颗粒胶打法及其依赖状态。尽管在第二局打得阿佩伊伦没有还手之力,但是第一、三两局却被其牛皮糖粘住,败下阵来。

第三场由蔡振华迎战林德。林德是新一代欧洲弧圈球的杰出代表,左手横板双反中近台弧圈。中国队这边则是派上了秘密武器,同样左手横拍,反手防弧的蔡振华。蔡振华的倒板发球搞得林德如同两年前的本格森一般晕头转向,蔡振华直下两局,轻取第三盘。

第四场,江嘉良对阿佩伊伦,江嘉良这时直接利用直板正胶的优势发动快攻,你弧圈拉得再好,我利用接发球三板之内结束战斗,谁和你拉弧圈。全场阿佩伊伦光吃发球了,以悬殊的比分连输两局。中国队以3:1领先。

这时候上阵的是还是小蔡的蔡主席和还是小瓦的老瓦。第一局中,小蔡一路领先,看着大局已定,有些放松,结果被小瓦追上来,搞到30:28才解决问题。第二局,小蔡自然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这盘球,其实对于大局的影响不大,只是由于这个高分,和两个人后来在乒乓史上的地位,被中国乒协的《乒乓四十春》选为第37届的代表作。

第六盘,谢赛克在中国队胜利在望时,锦上添花,以2:1战胜林德。中国队卫冕,小谢也报了上届世乒赛一箭之仇的一小半。

就这样中国队再一次包揽世乒赛男团女团冠军,只是登上领奖台的曹燕华和蔡振华没有想到这将是他们这两位好友最后一次征战团体赛,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之后的单项赛上,又是一笔笔让球的乱账。

 

求求大伙儿给个三联吧,创作不易啊


那年乒乓那些事儿 ——(十)凤还巢东京成绝响 龙贺喜江户现敌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