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九上历史第四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拓展

2022-07-13 01:04 作者:衣不求华-食不厌蔬  | 我要投稿

          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是对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马其顿王国的称呼,由著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开创,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是历史上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第二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

          亚历山大东侵扩大了领土,为统治他们,他采取措施:
1.尊重被征服地区的宗教文化信仰。
2.改造他的马其顿传统君主制,促使其尽快完成向专制君主制的转变。
3.他采用了波斯帝国的行政制度,在中央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体制;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利用亲信加强被征服地区的统治。
4.鼓励希腊人和被征服地区的人通婚,努力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企图以此缓解矛盾,扩大阶级基础,他自己也带头娶了大流士三世的小女儿。

亚历山大帝国版图

然而,大帝死后不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原因是王位之争

亚历山大帝国分裂

现在就来讲讲原因吧。

原因一:皇室的衰落

后继者没有亚历山大大帝的精神和远见,也没有统一的能力。亚历山大在位期间主张民族融合政策,但其继任者上台后反对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没有得到广泛认同。他们排斥除马其顿人以外的其他民族,不利于帝国的统一

在马其顿众多的继承者中,也会发生战争,实力较强的一方会吞并实力较弱的一方。面对这种情况,实力较弱的后继者会采取结盟的形式,共同对抗入侵者,将其击败,然后与盟友分享战果。这种奇特的战斗方式,使得每个接班人的地盘和实力平均上升。他们中没有一个能够脱颖而出并吞并其他继承者。于是,形成了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局面,公元前301年亚历山大的帝国被分为亚洲,欧洲和埃及三部分。

原因二:交通不便,没有通信设备传递信息

何一个帝国无论多么强大,都有自己的极限,亚历山大的帝国也是如此。亚历山大帝国,西起希腊本土,东至印度,南至埃及,北至巴克特里亚。它的领土非常辽阔。即使在亚历山大大帝在世的时候,也不可能一个人统治国家。

于是亚历山大大帝采取了“总督制”来统治帝国。所谓“总督制”,它可以理解为中国封建社会的“行省制”。要指派管理者管理地方,中央政府只需管理地方统治者即可。这种管理方式虽然方便,但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作保障。一旦中央力量薄弱,弱于地方力量,就会形成尾大不掉的趋势,就会出现地方割据的现象。亚历山大死后,皇室衰落,就发生了这件事。后继者频频分开一方。

从公元前323年到公元前301年,帝国皇室和地方总督一连达成了三项协议。把原本属于中央的领土瓜分,交给地方,它也从法律上承认了地方总督占有领土的合法性。公元301年的第四次协定中,帝国皇室被彻底推翻,继承者们彻底瓜分了国家的领土。如此一来,要把马其顿帝国统一到一个人的手里,就难上加难了。

帝国尾声

将领们纷纷拥兵自立为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马其顿王国从此分裂为四个希腊化的国家:马其顿、色雷斯和小亚细亚、埃及与叙利亚。亚历山大庞大的帝国只存在了短短的13年。

公元前301年,在弗里基亚的伊浦苏斯之役(又被称为继承者之役)结束了争执,帝国分裂为一些独立的王国,卡山德统治希腊,利西马科斯占据色雷斯,塞琉西一世(被称为“胜利者”)得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而托勒密一世分得黎凡特(指地中海东部诸国)和埃及,安提柯一世在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建立了短暂的统治,但很快就被另外四个将领击败。对印度领土的控制也只是昙花一现,当塞琉古一世被旃陀罗笈多·孔雀(孔雀王朝的第一个皇帝)击败时即归于结束。其中托勒密王国(公元前305—30年),塞琉西王国(公元前312—64年)和马其顿王国最为强大。

亚历山大大帝( 马其顿国王、西方四大军事统帅之首)


九上历史第四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拓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