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利率下降了,为何存钱的人却变多了?内行人一语道破真相
说到银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绝大多数人手中有闲钱的时候,都会选择将钱存放在银行。可近几年,银行存款一直在不断下降,尤其是中长期存款利率调整幅度过大。但是奇怪的是,在银行存款利率下降的背景下,往银行存钱的人却变多了起来,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对此,内行人一语道破真相。

一、未雨绸缪,存款意愿增强
首先要明白,存款利率下降与储蓄率上升,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联。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储户本身存款意愿变强了,所以才会在银行存款利率下降的背景下,还要将钱存放在银行。
至于储户存款意愿增强的原因,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受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居民之所以一直保持着爱存钱的习惯,不仅仅是因为勤俭节约,更重要的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这也让我国居民深刻的明白未雨绸缪的重要性。
在以前,可能有很多年轻人很不理解为什么老一辈人一直提倡勤俭节约和存钱,但在经历过公共卫生事件后,才明白老一辈人的用意,从而开始存钱以备不时之需。
另一方面原因,就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导致居民的收入增长也受到影响,再加上近几年物价的上涨,导致很多人消费意愿开始下降,更愿意将钱存放在银行增加收入。

二、银行存款安全性高
很多人之所以选择将钱存放在银行,主要原因就是安全性高,能保障资金的安全。虽然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理财产品,但只有存款和国债这两款产品能承诺保本保息,由于国债发行量有限、太难买,所以很多人就选择将钱存银行了。
再加上银行存款产品受存款保险条例的保障,储户存款金额在同一家银行只要不超过50万元,无论银行出现任何情况,都是可以进行赔付的,这足以看出银行的安全性是无可比拟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很多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投资者,会以银行存款为主要理财方式。
三、固收类理财产品利率同步下降
银行存款利率下降的同时,其他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利率也都处于下降状态,甚至比银行存款下降的幅度还大,相比银行存款也就没有太大的优势,所以投资者更愿意选择将钱存银行。
其实,对于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弱、收入不高的人来说,除了银行存款,还可以考虑其他的理财渠道。比如国债逆回购、纯债基金、定投基金、理财产品等低风险的理财方式,或者一些模式比较稳妥且符合大势兴起的外贸经济平台的代销,周期为30天,10万元到期后可得1000元的利润等,这些方式都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收益。

总之,银行存款利率下降,与存款的人变多没有直接关系,存款的人变多主要是因为考虑安全。毕竟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弱、资金比较少的投资者来说,尽管银行存款利率低,但并不失为最合适的一种理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