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始信坡仙诗是谶

2023-02-06 06:56 作者:张连春作曲  | 我要投稿


东坡集.日本公文书馆藏.南宋年间杭州刊本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林语堂


有老年斑的苏文忠公


假如时光倒流,让你随意选一个古代大文豪做旅伴,你会选谁?


杜甫?整天愁眉紧锁,忧国忧民,跟老杜一起旅游玩不起劲。


李白?走着走着他就自顾自的不知道去哪里浪了,会管你?


还得是苏东坡,会玩,会吃,一路上各种段子,没段子讲了就现场发挥,总之,玩的会很尽兴。


坡公一生有五种爱好:自然(山水田园)、艺术(诗词书画)、爱情(妻妾歌伎)、杂技(瑜伽烹饪岐黄)、幻境(佛道)。



一门三学士

📜家   世。苏小妹是不存在的



苏辙


王弗十六岁时嫁给十九岁的苏轼,但不幸在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苏轼伤心的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
三年后又娶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为妻,侍妾朝云十二岁时被苏轼赎出,陪伴苏轼多年。
苏轼并没有妹妹,所以“苏小妹”是演绎出来的,而秦观二十九岁拜师进苏门时,早已娶妻。
田径运动员苏炳添是苏轼的第二十九世孙。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


苏轼.枯木怪石图


“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苏轼不管苏门四学士还是五学士还是六君子,他们统一的没有沿袭老师的风格,也可能正因为此,苏轼才把他们收入门下。秦观的作品内容贫瘠,气魄也小,修辞却异常精致。金国人说他的诗词是“妇人语”、“女郎诗”。苏轼有时也嫌弃的说:“不意别后,学柳七作词”。黄庭坚是江西诗社宗派的开创人,生前跟苏轼齐名。“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是说他能把古典成语巧妙的镶嵌到诗里去。读书人对黄庭坚的诗都凝神疑神疑鬼,只提防极平常的字句里有什么埋伏着的古典?结果草木皆兵。
张耒的东西随便的近乎不耐烦,他是亲眼见过白居易诗稿的人,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一改再改的痕迹,结果看完也没学到啥,自己写诗连续用一个字来押韵也不管。晁补之是苏轼门下学问最差的一位。陈师道如果说黄庭坚的诗像听异乡人说方言,讲得滔滔滚滚,只是不懂。读陈师道的诗就仿佛听结巴嘴或病的气若游丝的人说话,瞧着他一肚子话,只是说不出来,替他干着急。


📜“呵呵”的鼻祖公奈我何?


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与陈季常》

🏷️嘚瑟自己睡眠好


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与鲜于子骏》

🏷️嘚瑟自己的词作


承惠杨梅,感佩之至。闻山姜花欲出,录梦得诗去,庶致此馈也。呵呵。——《与林天和长官》

🏷️表达谢意

在《苏轼全集校注》里,“呵呵”共出现四十五次,想不到如今的网络语竟然在千年以前就已经投入使用了。

苏东坡懂英文?

📜百事可乐 Pepsi cola和爱因斯坦

苏轼《前赤壁赋》苏轼在〈与鞠持正书〉中说:“文登虽稍远,百事可乐。岛中出一药,名曰:‘石芝’者,香味初嚼茶,久之甚美,闻甚益人!”。千年后竟然成为英语pepsi cola的音译。


天下第三行书

📜寒食帖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苏轼《寒食帖》


不要怕后面没有伟大的东西,问题在于你怎么布局和安排?笔尖到笔根全部用到,绵中裹铁。中国美学里,不管是舞蹈身段还是书法绘画,都在讲这个东西。宋朝的书法不再卖弄线条,《寒食帖》写的几乎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他的《寒食帖》写错了字就点一点,再改一改就好了,没有人规定伟大的书法里不能有错字,错了,为什么一定要再写一次呢?生命里面的错误让别人看到会很难堪吗?苏东坡、黄庭坚的书法美学,从窠臼中跳出转变为性情的流露。

帅哥佛印

📜修   行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佛印是因为长得帅,被皇帝赐了度牒,实非自愿,所以成了个酒肉和尚,和苏轼有很多小故事流传,著名的是“一屁过江”。

有一段苏轼觉得最近修炼到不贪婪了,也不嫉妒了,也不生气了,什么都没有了,于是作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指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然后派书童过江,将诗送给佛印欣赏。佛印看了诗稿,提笔写了“放屁”两字,让书童带回。苏轼气半死,跑金山寺来骂佛印。佛印哈哈大笑,问他:“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我就写个‘屁’字,你就匆匆地过江来了?”这就是“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的故事。修炼其实是为了回来做人,不是为了告诉别人我有多了不起。能告诉别人自己没有多了不起,才是真正的修行,了解自己其实是一种大智慧。

苏轼与佛印

始信坡仙诗是谶

📜坡仙

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


元代方回在《桐江续集》里说:始信坡仙诗是谶,捧心国色解亡吴。


他是宋代的李白,后人称其“坡仙”。神宗问近臣苏轼可于哪位古人相比,或曰“唐李白文才颇同”,神宗说:“不然,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

苏词中,写朋友的多,写女人的少,即使写女人,也不涉狎亵,大多数词人都写过歌伎,只有他写老婆最多。“十年生死两茫茫。”所以他瞧不起柳永。

李清照说苏东坡这家伙填词连音韵都不管,“句读不协之事”。其实他也是懂音律的,只不过他作词时并不十分注重于协律,他不专为歌唱而填词,苏词的文学部分已经脱离了音乐的束缚。
《词林纪事》:有一回苏轼与晁以道在汴河上分别,苏轼喝多了,大唱《阳关》。人家不是不会唱,不是不懂音乐,只是不愿意将就音乐把词写死了而已。
所以东坡先生才将词引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白称诗仙,古体绝伦;杜诗律圣,拓宇七言;东坡晚出,各体皆能,无题不作,比配诗神。高宗追赠其为太师,谥号文忠。诗作现存二千七百多首,词三百四十多首。

东坡纪年(上):从眉州到徐州

东坡纪年(下):从湖州到常州

词,是怎么来的

词牌故事【一】 菩萨蛮/雨霖铃/清平乐/沁园春/浣溪沙


始信坡仙诗是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