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虫记·西昌·泸山·20180929 (3)


马勃是城市里比较常见的中大型无毒真菌,但它有一个比较致命的缺点:不容易做成好吃的东西。西方人喜欢用油或奶酪填满它内部的缝隙,但这种风味对大多数国人来说不容易接受。

配色清淡的种类,比花里胡哨的异色瓢虫高到不知道哪里去。有几个近缘种,据相关文献,本种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前胸背板覆盖头部”。

鞘翅刻点的排布与大多数个体有区别,但除此之外没有找到特别相似的种类。考虑到叶甲亚科的刻点存在种内变异,我先写这个名吧。

常见的红薯害虫,但它同时能够处理入侵国内的牵牛属植物。所以说,只要不种红薯,它甚至可以算是益虫。由此不难看出,害虫和益虫的界定标准相当不稳定,最好不要只用这种不稳定的标准来看待昆虫。

这个属的多样性相当离谱,对我来说就是基本全靠猜。大伙图一乐就好,即使是专门研究这个的分类学家,也不能用照片准确地定到种。

国内最为人熟知的小蜂之一,世界范围内有几个近缘种,但目前国内有记录的长得像它的小蜂基本都是它。
在小蜂类中算得上巨人,但实际上不比绿豆大多少。

这种色型的姬蜂相对比较多见,也是很多其他类群竞相模仿的目标。不过我到现在没搞明白为什么要装成姬蜂,我寻思这东西也没什么威胁呀。

不知道软不软,因为我没摸到。
虽然母姬蜂也不会蜇人,但图示个体是个公的,但我还是没摸到。

无垫蜂的鉴定依赖于唇基的斑型,上图的角度不太容易看到这个特点,但我还有一些不太好看但角度合适的图,所以最终定出来了。
图中的植物就是大名鼎鼎的马缨丹,虽然它跟本土植物的关系不太好,但看起来很受本土动物欢迎。

国内常见的三种毛蚁之一,相对于容易混淆的玉米毛蚁和黑毛蚁,亮毛蚁倒是很有特色,尽管黑色皮裤有点精神小伙的感觉。

《中国经济昆虫志》中记录的物种,后来被降为亚种。与特别常见的墨胸胡蜂同种了。
与墨胸胡蜂相比,体型稍大,颜色显著地浅。

颜色非常深的个体,第一眼很容易看成棕马蜂或褐马蜂,但本种跗节黄色,前两种无此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大多数陆马蜂有着马蜂属常见的黄黑配色,只有云南及其周边地区的陆马蜂才有可能长得这么别具一格。
如有错漏,欢迎指出
最后祝你,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