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字圆桌|这个雨季,冥想与思绪

2021-08-30 16:11 作者:天天天然_  | 我要投稿



这个雨季


 | 父

2021年8月10日于齐齐哈尔

  

这个雨季不消停。


权威媒体报道,郑州的雨是我国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雨。微信群里都问河南的同学还好吧,回话说,还好,放心。这是我记事以来,一个地方受大灾,第一次没有官方号召捐款。这是国力的体现,也许是我想多了。科学家预测,未来极端天候发生的频次越来越高,海平面将被持续抬高。我想问一句,如果冰山都融化了,地球还有几块陆地?


有个明星陨落了。娱乐圈的事,我一向不感兴趣,因为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我知道了这个明星。在我看来,明星就是流星,有的弧线长一点,有的短一点,取决于“作”的程度。明星误以为收割粉丝的韭菜,其实是粉丝在消费明星;粉丝说不定哪天换口味,何况你演砸了。有一句话一直想问不敢问,追星到底追的啥?


东京奥运会大半赛程,我们的代表队金牌数一直位居榜首,M国的几家大媒体过去一直按照金牌总数排榜,这次却一反常态地按照奖牌总数排序,甚至排出银牌榜、铜牌榜,M国队顺利回到榜首。不料剧情反转,最后M国队在金牌和奖牌总数全都跃居到了第一的位置。早知现在,何必当初,让全网都笑喷。有人为一牌之差惋惜遗憾,我倒觉得是好事,有差距是一码事,敢于承认有差距又是一码事。不就是一块牌子吗,“发展体育运动”,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就在这当口,国家教育部严令中小学减负,孩子们终于有时间去玩了,体育不就是个玩儿吗?


这个雨季裹挟着“德尔塔”。 记得去年我就问过,新冠病毒在人类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出现,还是随着人类抗体的增加增强由旧病毒变异而来?如果曾经出现,就等于这种病毒不足以毁灭我们,如果病毒随着我们机体免疫力不断变异,那是否意味着还会有新的疫情,只是换了个名称?去年的问题,今年也没有答案,那我索性再问一句,未来,我们与新冠病毒一直共存,还是归于你死我活?


这个雨季过得有点懒散,该做的事没做完,想做的事也就是想想,多亏这个雨季帮我掩饰了许多,这莫非就是人们所说的拖延症?为什么要拖延?在我看来,拖延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做起来不舒适的事情,侥幸于被意外打断,不再向下发展,不劳不获;担心完不成的事情,寄希望找到一个免责的借口,当下心安。可惜,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拖延不过去,发昏不当死。这几天,颈椎不舒服,似乎还拐带了手臂,以为很快就能好,结果时好时坏,不好不坏。其实这把年纪了,还能看书打字,已经是老天眷顾,说不定哪一天眼睛就花了,手就抖了,还能拖延几回?


又下雨了。雪生情,雨生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问刘十九》)。“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 《虞美人·听雨》)。





冥想&这个雨季


 | 凤爪的世界

2021年8月8日于呼和浩特 


一场暴雨一场灾,郑州“一片汪洋”。省会内涝,洪水冲垮场线挡水墙,地铁倒灌,列车途中停运,水漫车厢,14条生命遇难,举国哀痛……媒体说,这是千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有记载,往年河南1年的降水量累计640毫米,而7.20这一天,郑州降水就超过622毫米!也就是说,这一天,下了一年的雨,而且还下在了郑州这一个地方……百姓说,持续几十天的雨天并不多见;连续几天的大雨或短时暴雨,城市就会立时内涝,险情不断。


翻翻历史记载,历朝历代都曾遭遇过水灾,短则几天,长则几十天。远的不说,只说二百多年前。嘉庆六年(1801年),北京连雨40多天,永定河水猛涨,河水泛滥,紫禁城宫门外水深五六尺,军机处值班房内积水一尺多高,没膝,人不可留。


设想一下,当今若遇到连续几十天的大雨,我们的城市能否应对?如何应对?有人说,我们抵御水灾的能力远不如古人,是因为能蓄水的湖泊河流被填土盖房,是因为土地被大面积硬化失去了涵养水源的能力。


灾害触目惊心,发人生省,不得不思;禅修者称“冥想”。一说冥想,貌似很高大上,实际就是集中时段的思考。可用专门时间静坐思虑,也可专注做事而无意中达到冥想效果。专注、静心,水静而深流,静而生动,动中有静,畅想于动静。禅修者说,冥想,可以掌握真理;道家说,所谓的真理,可以天人合一。


都说天人合一,怎样天一合人?自说自话。通常说,人要与自然相和谐,相顺应,而非人为地、过多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这种说法可能并不地道,它把人与自然割裂分开,从个体孤立的角度去看待人与自然,这难免会产生对立关系;然后再来谈二者的和谐,是不是有点滑稽?和谐谈何达到?


国学大家钱穆晚年说,他理解了天人合一,却也没明说究竟。是天机不可泄露?或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或许,天人合一并不难理解。比如,水灾与城市化大有关联。今天造成内涝的大暴雨,不过是旧时嘉庆六年的毛毛雨。现如今,城市化是大势所趋。有谁愿意退回到粗鄙、简陋、贫困的农村生活呢?我们在享受城市生活的快捷、便利和舒适时,就不要抱怨由此带来的环境恶化,就必须担得起相应的责任与结果,这才是天人合一。


当人类把自己当成地球的主宰,谈天人合一就是枉然。想起“人定胜天”这个词,其解颇有歧意,歧于“定”。是“一定”呢,还是“定住”、“安定”呢?释义之差,衍生的行动、思考、世界观,大有不同。


还有一说,人体是一个小宇宙,理解了人为何物,就理解了宇宙。由人及彼,天人合一。


纵观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万事万物都密不可分。人是宇宙的一部分,是其中的一个物种;却往往生于其中而不知其用。天和人,二者关系如同我们的身体与身体器官。当胃不舒服时,我们才感知到它的存在,真是日用而不知啊。我们自己的身体,多么生动的“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相互成就,人与人也是相互成就,天人合一。这届奥运会,中国举重队战绩辉煌:7金1银。唯独在女子55公斤级比赛中,因战术不当,失去了包揽8枚金牌的宏愿;菲律宾由此得到了一枚从未得到过的金牌,而那位运动员,也由此改变了个人命运。可是,在国人心中,中国举重队是yyds啊!!!怎么……其实,遗憾之余,我们不妨把视野放大些,把格局做大些,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冥想初探

 | 女

2021年8月10日于深圳


有没有朋友像我一样,尝试了好多次冥想,都坚持不下来?

 

阻碍一:真的困

 

深呼吸,闭上眼睛,尽量不被思绪牵着鼻子走,心慢慢静下来……

 

尴尬的是,作为一个几乎随时随地入睡无障碍的人,一旦以这种模式进入冥想,几乎等于对我的大脑发出强烈信号——睡觉觉啦!

 

如果配上有规律的白噪音,比如这雨声,不到10分钟,我就开始赴周公之约了……

 

晨起冥想、睡前冥想,达咩(日语“不行”)

 

阻碍二:硌得慌

 

从未比此时更痛恨自己,当初为啥没多长二两肉!

 

寺庙里的佛祖和各位大仙,盘腿一坐平安愉悦。到了我等凡人,就如坐针毡、如芒在背、“万蚁噬腿”(障碍信号雪花画面感)。

 

打坐冥想,达咩~

 

阻碍三:成得慢

 

由于前两个阻碍,让我对前几次冥想尝试,都没收到强烈效果反馈。

 

为数不多的几次,状态比较好,发生在我非常闹心、无法继续工作、决定把冥想当做某种“精神按摩”之时。

 

彼时,跟着app从头到尾轻声引导,能感受到一丢丢平静的力量在体内蔓延、蔓延开来……

 

没有“治疗”的紧迫性,想要坚持冥想,哪怕只有10分钟,都变得困难。

 

坚持每天冥想,达咩~


 

现代生活,信息纷繁杂乱,当你每每感觉“快要溺死”时,还是不妨试一次冥想。

 

缤纷世界,有那么多那么多可以纵情的“声色犬马”,却独独不好寻找一两个极简单方式,随时清空大脑。色好追,空难寻。是人类享乐基因的太贪得无厌?还是社会发展太快太快,处理太多太多声色的基因进化跟不上了?

 

今天跟朋友聊天,得出了“不放空,就找不到主动的激情”这个结论。

 

谨祝我下一次像模像样的冥想,更进一步吧。

文字圆桌|这个雨季,冥想与思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