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让你轻松摆脱事后追悔!

2021-08-30 16:13 作者:天行健六西格玛  | 我要投稿

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是一种 “自下而上”的可靠性分析工具,从分析系统中所有组件的详细列表开始,通过一次一个部件的分析整个系统。系统可以有层次的划分为子系统,根据分析的目标,可以对层次结构中的每个分组进行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①建立团队

组建合适的团队是成功实施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前提,由干流程或产品/系统设计涉及不同的职能部门,要识别各种可能的失效模式,评估其影响程度及采取改进措施等,所以需要各类人员的参与。

②估计失效模式

团队采用头脑风暴法,得出流程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

③评估失效模式造成影响的严重程度

通常采用1--10分制法,程度最严重的情况打10分,例如,危害生命安全的情况,没有什么影响的情况打1分。有时也建议用1、3、9分制,从而拉大分值与分值之间的差距。

④分析失效产生的原因

尽可能多地列举造成每一种潜在失效模式的原因,比如,设备维护不当,检修不及时,零件漏装,等等。

⑤评估每种原因发生的概率

分成10个等级,10分代表必然发生,1分代表几乎不发生。

⑥描述现行的控制措施

评估在现有的控制手段下的检测度,分成10个等级。10分为几乎检测不到,1分为几乎肯定能检测到。

⑦计算风险顺序数RPN

RPN=严重性*发生频率*可检测度

RPN数值或严重性分值较大的,应首先提出改进措施,以降低失效风险。

⑧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

⑨重新计算RPN值


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让你轻松摆脱事后追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